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249章 林永年的反擊,倭寇來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9章 林永年的反擊,倭寇來襲

第249章 林永年的反擊,倭寇來襲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3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249林永年的反擊,倭寇來襲

(今天的章節奉上,謝謝書友們的打賞月票支持,拜謝!!!)

看著林永年對自己如此大發雷霆,潘英臉上難看的要死,但卻也不敢反駁,畢竟林永年是他的頂頭上司。請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說

而且這次他做的事確實是官場大忌,如果林永年硬要追究他一個欺瞞上官的罪過,他逃都逃不了。

那怕林永年初到揚州,還未站穩腳跟,沒有根基,但好歹人家也是皇帝欽命的揚州知府,在朝中也是有人的。

哪怕是萬家在林永年來到揚州之后,也沒有主動找過他的麻煩,今天他理虧在前,此時還能說什么。

“林知府,老夫于世明參見知府大人。”

這個時候,一旁的于世明看到林永年呵斥潘英,而潘英一臉的難看,不停的朝他寄眼色,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口,替潘英解圍。

于世明突然走過來說話,果然吸引了林永年的注意,他轉過身看著于世明,收斂了怒意,說道:“原來是于大人,這么巧您也在。”

林永年當然知道于世明此時,為什么在這里,但他就是明知故問。

“哈哈,老夫是看看官府抓捕,最近在揚州惡名昭著的惡將軍的。”于世明笑著說道。

別看于世明一個致仕的正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看不起李子霄一個從三品的將軍,但是對于身為揚州知府的林永年,他卻高傲不起來。

首先,人家是現任揚州知府,一方大員,掌握揚州實權,怎么都不是他這么一個致仕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能比的。

而且他們同出文官,于世明自然要客客氣氣了,好在林永年也算給他面子,沒讓他下不來臺階。

“那里來得什么惡將軍,那些都只不過是謠言而已,最近本知府已經下令,抓捕那些四處招搖的潑皮惡霸。

至于說李將軍欺男霸女,強納關家四小姐為妾,更是無中生有之事,關家已經派人向本官解釋清楚了。

再說,李將軍堂堂三品武將,又豈是你們有資格質疑和抓拿的,人家剛才對你們已經是手下留情了。

相比起這些強加在李將軍身上,那些子虛烏有的罪名,反倒是這次潘大人無故調動司馬衙門的衙役。

甚至能請來金山衛所的衛軍,潘大人當真好大的面子,連本官都無權調動的衛軍,你都能調動的了。”

說到這里,林永年目光一冷,看向潘英,嚇得潘英這次再也鎮定不了了,當即跪下。

“林大人明察,絕不是屬下調動衛軍的,而是金山衛所的徐大人聽到有外境屯軍在揚州城內滋事,特來驅逐他們的,和卑職無關啊!”

也難怪潘英如此恐懼,因為林永年剛才的話語中,明顯對他有敲打威脅的意思。

而且這次林永年要是想給他定罪,其實非常容易,如果強糾察下去,最后他一個欺瞞上司,結黨營私的罪名是逃不過的。

到那時候,就算是有萬家人保他,他罪不至死,甚至保住現有的官職,但估計日后也很難再有晉升的機會。

這個時候潘英已經沒有心思,幫于家父子對付李子霄了,他只想這會兒林永年能夠不再糾纏這件事。

讓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這么過去。

林永年此時表面上看上去一臉的憤怒,其實心里卻樂開了花。

他這次本就沒打算處置潘英,哪怕此時他趁機搞掉了潘英,他短時間內也很難扶持一個忠于自己的同知。

反倒不如借此這件事敲打潘英,讓他落下把柄在自己手中,然后不再去糾纏這次的事情,讓潘英在心里感激他。

如此一來,他就不用擔心接下來他在揚州城的工作,潘英會不配合他了。

有了潘英這個揚州同知二把手的配合,接下來他在揚州的工作將會更容易進行。

所以,林永年這次一來就大發雷霆,完全就是再作戲,讓他可以在潘英身上打開突破口,解決手下官員對他陽奉陰違的麻煩。

而這次林永年之所以能得到潘英此次行動的情報,都是李子霄暗中派人通知他的。

李子霄相信,以林永年的能力,他會看出這次行動對他的機會,會把握住機會的。

所以,剛才潘英帶人包圍關府,甚至讓人沖進關府,他都沒有露面,這是林永年的戲份,他沒打算爭。

相信這次過后,林永年在心里會感激他的,也給自己的‘老丈人’留下個好印象。

“好了,潘大人,本官也相信你的話,不過這次你們的行動已經超出朝廷賦予你的權力了,李將軍更不是你們有資格抓捕的。

現在你立馬讓這些從金山衛所來的衛軍離開揚州,收回司馬衙門的衙役,我希望下次這樣的事情不會在發生。

而你潘大人也不會再在本官的眼皮底下,做這些偷偷摸摸的事了,明白嗎?潘大人。”

林永年俯視著跪在地上的潘英,語氣冰冷的說道。

至于一旁的于家父子,林永年從始至終都沒怎么理會,他沒心思對付于家父子,因為他們相比起潘英,價值根本不值一提。

“是,卑職記住了。”

潘英此時聽到林永年有揭過此事的意思,長舒了一口氣,擦拭掉額頭冒出的冷汗,應聲道。

說完,林永年直接坐轎子離開了,留下潘英,于家父子等人尷尬的留在原地。

“哎,是為師這次拖累懷慶了。”林永年走后,于永年嘆息一聲,對潘英說道。

他身為官場老人,當然聽懂了剛才林永年話中的意思,也明白從今天開始,潘英再難對林永年不配合了。

“恩師嚴重了,這次是咱們大意了,被人下了套,林永年估計一早就知道咱們的行動了,特意等到咱們過來才出面的。

看來這個李子霄咱們暫時是對付不了了,是學生無能,不能為恩師出一口氣。”

“哎,懷慶別這么說,你盡力了,這份情為師都記著,這件事你就不要去管了,為師自己想辦法。”

潘英聽后,心里長松一口氣,這趟渾水他真不愿意淌了。

本來一開始,潘英就覺得于家父子想要報復一個當朝將軍,有點不合適。

雖說他們是揚州的地頭蛇,但李子霄這條過江龍也不是容易對付的,可惜于家父子囂張慣了,豈能咽下這口氣。

不過,潘英這次之后,決定不再去管于家父子了,他們愛咋咋地。

而李子霄此時還在關家陪著關道文父子,喝著小酒,吃著小菜,旁邊還有關明夕撫琴助興。

聽到石英大體匯報了外面的情況后,李子霄冷笑起來。

“不知道于家父子接下來,還會不會再耍什么幺蛾子,真希望他們能鍥而不舍店,要不然就太清閑了,聽說于家可是家產萬貫呢!”

旁邊的關家父子不明白李子霄突兀這句話什么意思,但是身后的石英卻明白,自己家將軍這是盯上于家的銀子了。

“嘿嘿。”

石英不由的嘿嘿一笑,嚇得正喝酒的關家父子差點摔了酒杯。

于世明父子跟著潘英回去之后,很快萬家三老爺萬洪山就聞訊趕來了,一進門就對兩人劈頭蓋腦一陣臭罵。

其實萬家一開始就知道于家父子的行動,他們一直保持沉默,任由于家父子折騰,就是打算試探一下李子霄的情況。

但是,萬洪山沒想到潘英和于家父子這次如此魯莽,白白讓林永年抓住了潘英的把柄。

這次萬洪山主要是過來和潘英商議,關于接下來如此應對林永年的事情。

不過,他們沒想到就在他們商議的時候,揚州出了一件大事。

“大人,不好了,剛剛又人來報案,說有倭寇流竄到揚州城下了。”

突然闖進來的衙役,這聲稟報如同一聲驚雷般,把屋里正在密議的于世明和潘英幾人,震得七葷八素,眾人的臉色忽然變得如雪般蒼白。

倭寇一般指十三世紀至十六世紀期間,以日本為基地,活躍于朝鮮半島及華夏大陸東南沿海沿岸的入侵者,曾經被歸于海盜之類。

但倭寇實際上其搶掠對象,并不只局限于船只,他們也會登陸對大明沿海一帶繼續搶掠,手段殘忍。

在大明嘉靖年間,持續到隆慶萬歷年間的四十年里,也是明朝倭寇為害最烈的時期,后世史學界稱之為“嘉靖大倭寇”。

雖然后來明朝也曾大力清繳過,這些東南沿海的倭患,甚至誕生出了以戚繼光為首的,一大批抗倭名將。

而且經過著名將領戚繼光等許多抗倭名將,對于倭寇不予余力的打擊。

使得后來東南沿海的倭寇勢力被消除了許多,但倭寇的問題,其實一直未曾徹底平息,只是在明朝的打擊中陷入低谷而已。

此時到了崇禎末年,倭患不但沒能得到有效解決,反而重新興起,這兩年里越來越多的倭寇再次出現。

它就像是一顆消耗明朝的腫瘤,一直伴隨著大明王朝走向衰落,直到清初期,倭寇的勢力,才開始消聲滅跡。

不過,以往倭寇侵犯的襲擾的對象,都是在閩浙沿海。

即便是出現在江北一帶,也是對沿海附近的城市進行劫掠。

還從未有到倭寇敢深三百多里,掠奪像揚州這樣靠近金陵的城市。

畢竟揚州也算是明朝比較繁華的大城之一,防備可不是那些小城可比的。

之前雖說也有少股倭寇流竄到這里,但根本就無法對揚州城造成威脅,打算這次似乎不一樣了。

從來報的衙役嘴中,潘英他們得知,這次來襲揚州的倭寇數量不少,恐怕真的是盯上揚州城了。

現在連揚州竟然都有倭寇侵入了,這不僅僅說明近來倭寇的膽子越來越大,更說明他們已經徹底肆無忌憚了。

等這個消息被朝廷得知后,足以引起軒然大波。

此時潘英,于世明,萬洪山等幾人一聽到倭寇來襲揚州,一時間不禁都魂外。

隨后,潘英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自語:“完了,完了,那些該死的倭寇怎么敢來,這可如何是好啊!”

“什么,倭寇來了,那咱們該怎么辦,要不咱們感覺逃!聽說那些倭寇可全都是殺人不眨眼,活吃人肉的家伙啊!”

這個時候,于伯仁被嚇的兩股戰戰,聲音微顫的喊道。

“混賬,閉嘴。”聽到于伯仁這么沒出息的話,于世明爆喝一聲,怒斥道。

“咱們乃是大明子民,爾等更是大明官吏,負有守土保境的職責,這個時候怎么敢逃走。”

被自己老爹如此怒罵了一頓,于伯仁心里也是一陣煩躁。

“該死的倭寇,真是越來越囂張了,竟然真敢打咱們揚州城的主意。”

一旁一直都是風輕云淡表情的萬洪山,好像沒什么事能讓他重視,但此時也是一臉的肅穆,冷聲說道。

這時,于世明抿了一口茶,依舊十分冷靜,從容的說道:“你們不要擔心,倭寇還沒進城。

現在咱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緊閉四門,重新召回金山衛的官兵,然后召集青壯上城墻。”

于世明不愧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心理素質比起潘英和于伯仁要好得多

“對對,恩師說的沒錯。”

潘英慌忙點頭,努力穩住還在發抖的身子,顫聲對衙役問道:“現在城門都關閉了沒有!”

衙役稟報道:“回大人話,現在東門、北門和西門都已經關閉,唯獨南門尚有百姓涌入,還未關閉。”

“混賬!”

潘英聽后大怒,指著衙役大罵道:“南門的城門官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到現在還沒關閉城門。

要是讓倭寇趁機沖進城來,他擔待得起嘛!你現在馬上就去傳令,命他立即關閉城門,否則本官就砍了他的狗頭,快去!”

“可是,大人,是知府大人下令,讓暫時不許關閉南城門的,知府大人下令,要將所有百姓放入城內后,才允許關閉城門。”

“這姓林的,簡直就是婦人之仁,他難道不知道如果讓倭寇尾隨在百姓后面,殺入揚州城,那將會是什么樣的后果嘛?

算了,你下去。”

潘英聽到林永年已經下令了,他無奈的揮揮手,讓那名衙役退下了。

“既然倭寇來襲,看樣子我要回府稟告老爺子,然后提前做些準備了,潘大人,接下來揚州的城防就交給你了,揚州城絕不能有意外。”

萬洪山這個時候站起身來,對著潘英和于世明兩人說道。

“萬三老爺慢走,必要時刻,還需要萬家出手相助啊!”潘英一臉焰媚的說道。

“萬家當然不會坐視揚州城被倭寇攻進來的,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路,我們還是明白的。”

說完,萬洪山便離開了。

這個時候,潘英咬咬牙拱手對于世明道:“恩師,現在您就和學生一起,上城墻觀看敵情!”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偷香www.touxiang.la

閩ICP備16029616號1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