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247章 密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7章 密謀

第247章 密謀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1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247.(tangkx)

字體:

字號:

247.(tangkx)

作者:云下飛雪

247密謀

(昨晚出去和朋友通宵,今天白天睡了一天,困死了,但還是不能斷更啊,看在俺這么辛苦的份上,各位兄弟多多收藏和訂閱吧,有月票就更好了。嘿嘿)

李子霄不知道于世明這個老匹夫打算如何報復他,但他知道于家應該不會罷休,他雖然不怕他們。

但畢竟他現在可是在揚州,在人家的地盤,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也需要早做些準備才行。

和關道文分開后,李子霄對身旁剛過來的石英吩咐道:“石頭,給老家發個消息,讓天霸帶著他的‘虎賁營’趕來揚州。”

“是,將軍。”

但石英沒走幾步,又折了回來,摸摸自己的光頭,為難的說道:“將軍,你讓老李帶‘虎賁營’過來。

咱們這樣調動兵馬,萬一被朝廷發現,弄出什么誤會是不是會出事啊?”

“嘿,石頭你現在做事,越來越會思考問題了,不錯。”

李子霄見到石英能認識到這一點,很欣慰的說道。

“這點好辦,讓他們悄悄的來,來時化作普通人,將武器盔甲從徐州裝船運來,讓謝家負責幫忙。

走之前,我已經讓富貴給徐州知府,偷偷送去了五萬兩的銀票,那貪婪老東西想到沒想就收下了。

咱們從徐州走的話,徐州官府不會為難咱們的,等李天霸他們到了揚州地界,我會讓富貴的人接應他們,讓他們暫時留在城外待命。

咱們現在可是在揚州城,在人家的地盤上,沒有一支忠心,勇武的隊伍在我身邊,我總是不安心。

石頭,你的護衛營人數還是太少了,還被子龍提前帶去一半多到了金陵,看來回去之后有必要再擴建護衛營了。”

李子霄在一旁為石英解釋道。

“原來將軍早就想好了,那我去傳消息了。”

石英聽完李子霄的話后,嘿嘿一笑說道,隨后離開。

“姓于的,希望你們識相點,不要來招惹老子,否則,哼!”

石英走后,李子霄眼睛微瞇,低聲自語道。

正在此時,在揚州一座府邸里,于世明正坐在后院的一間小屋里慢慢品茶。

于世明從關家出來之后,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帶著自己兒子來到了一個掛著‘潘府’匾額的大戶人家。

這里是現任揚州同知潘英的府邸,此時于伯仁站在于世明后面侍奉,揚州同知潘英正坐在一旁作陪。

“怎么好意思讓恩師上門來呢,學生這段時間太忙了,應該是學生登門看望老師才是。”

此時,身為揚州同知的潘英一臉笑意,對著于世明說道。

“不怪您,為師知道你這段時間,正忙著向剛來揚州上任的林知府移交工作,事情多得很。

反倒是為師已經致仕,時間有的是,我來你這坐坐也是一樣的,你心里還能記著為師就行。”

于世明抿了口茶,撥了撥杯子里漂浮著的茶葉,緩緩說道:“懷慶啊,你來揚州做同知也有三年多了吧。

你這個崇禎二年的一甲進士已經做到了揚州同知,八載過去早已物是人非,真是讓人唏噓不以啊!”

一旁的潘英恭敬的說道:“學生能坐上這個位子,全賴當年恩師資助和提拔,學生從來就不敢或忘。

要是沒有當年恩師的知遇之恩,學生今天估計還是一個貧寒如洗的窮書生呢。

而且學生來到揚州之后,也頗得于家配合,才讓學生在揚州站穩腳跟。”

于世明故作謙虛的擺了擺手:“當年老夫也是看你是個可造之材,隨手指點了一下而已,老夫從未教過你什么。

若非你有真才實學,老夫就是想照顧也照顧不過來,你能做到今天這一步,也是你自己的本事。”

潘英肅然道:“我大明朝有才華者,多如過江之鯽,學生又算得了什么呢。

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若非恩師當年的相助,學生又豈能高中?恩師之情學生此生絕不敢忘。”

“嗯。”

于世明笑著捋了捋頜下的胡須,對于潘英對他依舊如此恭敬的態度,十分的滿意。

于世明好歹也是沉浮官海幾十年的人,一步步從小小不入流的小官,最后得以進入翰林院,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雖說幾十年來,他大部分都是再做一些有職無權的閑官,但也有一段時間他擔任過科考的評考官。

經過他的手中舉的考生還有一些,眼前的這位揚州同知潘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于世明跟潘英東拉西扯的,說了一會閑話,才真正說起重點來,也是這次他來見潘英的主要目的。

“懷慶,老夫蒙皇恩得以致仕回鄉,現在看都你將揚州治理得井井有條,心中甚是欣慰啊!”

潘英謙虛的說道:“揚州能有此欣欣向榮之景象,全賴皇上的鴻福,和上任萬知府的功勞,學生不敢貪功。”

看到時機成熟,于世明朝身邊侍奉的于伯仁暗暗使了個顏色,于伯仁會意后在身后故意長嘆了一聲。

說道:“潘大人,揚州雖然被大人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但也有一些人欺壓善良,侮辱朝廷命官,大人可要明察啊!”

“哦!竟有此事?”

潘英驚訝的問道:“賢弟,請把詳情說說。”

于伯仁應了一聲后,就把今日受到李子霄的侮辱,斷章取義、添油加醋的訴說了一番。

然后才“義正言辭”的,說道:“這李子霄本是河南一處屯軍將軍,卑賤粗鄙的丘八。

如今竟然敢帶領領軍士,大搖大擺的進入我揚州境內,囂張跋扈也就罷了,現在還敢侮辱我父親。

我父親好歹也是致仕的朝廷命官,那姓李的如此羞辱我父親,簡直就是不將當朝文官放在眼里,藐視翰林院。

如若不依法嚴懲王法何在,天理何在,日后若是其他武將們也紛紛效仿此人,咱們文官的臉面還往哪放啊!”

潘英一聽,頓時自行在腦中腦補了畫面,對于大體事情也就有了一番猜測。

估計事情絕不像于伯仁說的這樣,于家父子這段時間在攀上萬家之后,在揚州城內的跋扈,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于世明終究是他的恩師,他也就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恐怕是之前于家父子招惹到了那位姓李的游擊將軍,才弄出了矛盾。

大體猜想到事情是怎么的話后,潘英也是面色一苦,有些為難的,對于伯仁說道:“賢弟,那位護送林知府抵達揚州的李將軍,為兄也是知道的。

他是隸屬河南境內,而且還是屯軍,是返回金陵省親的,途經揚州,本府想管也管不了呀。

就算是要管,那也得是附近的衛所派兵驅逐才行,為兄是有心無力啊!”

于伯仁一聽急了:“潘大人,現在有人在揚州城里猖獗至此,您就不管管嗎?”

“伯仁,退下。”

一旁的于世明看到自己兒子,越說越離譜,趕忙喝止。

于世明可不像兒子那樣,處世不深,對官府的一系列法紀也不太清楚,。

但于世明沉浮官海幾十年,很清楚的知道,潘英這番話說得沒錯。

理論上來講,身為文官系統的潘英,哪怕是現在身為揚州同知,但對屯軍,尤其是異地的屯軍,還真沒有多大的約束力。

唯一能名正言順,對此作出反應的,對付李子霄的,也只有揚州城外的金山衛的屯軍。

畢竟他們的職責就是保衛揚州的安全,可是衛所的屯軍并不歸地方行政長官管轄,潘英也無法調動一地屯軍對付一位三品將軍。

因此現在潘英流露出為難的神色,卻也不能說他是在推脫。

可于世明是誰,這種誣陷別人,網羅罪名的事情,他也沒少干,這些都是在為官必學的功課。

想要對付李子霄,沒有罪名,他也能給編造出罪名來。

看著面露憤恨之色,悻悻后退的于伯仁,潘英還是決心幫助一下于家父子,畢竟他要想在揚州城干下去,脫不開于家和萬家的支持。

潘英想了想,對于世明說道:“恩師,要不這樣,學生給金山衛的屯軍下個公文,請他們入城,驅逐那些從河南境內過來的士卒,您看如何?”

于世明明顯對于潘英的這種解決辦法不滿意,他是要報復李子霄,可沒想僅僅是驅逐他們離開揚州城這么簡單。

于世明冷哼一聲,說道:“本朝法令,一省屯軍如無兵部調令不得越界,違者將處以重罰。

哪怕是這個李子霄是要回家省親,但也不需要率領如此多,兵甲鮮明的士卒吧。

他們現在等于是越界滋事,欺壓善良,罪大惡極,老夫以為應該以謀反罪論處,以儆效尤。”

“對,就應該以謀反罪論處,誅他的九族!”

于伯仁摸了摸還在隱隱作痛的臉龐,大聲叫囂著,一想到那李子霄帶給自己的屈辱,他就恨不得把對方碎尸萬段。

于世明此言一出,連潘英都嚇了一跳,自己這位恩師也太狠了吧。

人家不過是出言羞辱了你一下,打了你兒子一頓,你就要人家的命,還要誅他的九族,這是不是太過了。

不過,這些年來,萬家在揚州城通過這種方式,不知道清除了多少不為萬家所用的異己,不少都有潘英參與其中。

可以說,潘英和于世明一樣,都是歸附于萬家之下的,是一條船上的人,現在于世明明顯也是要學萬家的做派。

如果,真的好好運轉一番,能將這項罪名給坐實了,就算李子霄是一個三品游擊將軍了,估計下場也會很慘。

“可是,這位李將軍可是和那位剛剛上任的林知府關系頗深,如果到時候林知府出面干涉,這件事很難成功的。”

潘英心里對這件事還是有些抵觸,就因為得罪于家父子,他們就要弄死一個三品武將,這個風險可是不小、。

而且現在萬洪生剛剛被罷官,新上任的林知府才是現在揚州真的的主官,揚州不再是萬家一手遮天的地方。

現在他們如果還如此任性而為,弄不好會出大事,這段時間他們最好的還是低調行事。

看到潘英有些猶豫的眼神,于世明冷哼了一聲,繼續給他施加壓力,道:“懷慶,你我師生已經八載了,老夫可是很看重你的。

而且老夫認為哪怕是萬大人退下來,這次的揚州知府也應該是你來當,而不是那個林知府。

那姓林的終究是外來人,萬家不會讓他在揚州干多久的,未來你才是揚州知府的最佳人選,到時候我會為你向萬老爺子爭取的。”

潘英一聽,自己這位恩師話里的意思,分明就是威脅加利誘啊!

說如果自己不聽他的話,那他和自己的師生情誼,可就到此為止了,如果他答應這件事,以后他將得到于家的全力相助,謀取下一任的揚州知府。

不得不說,于世明的條件打動了潘英,。

潘英深深吸了口氣,在心里衡量了一下得失,最后一咬牙,說道:“那好,學生就配合恩師的行動。

待會我就通知金山衛所和兵馬司衙門,令他們立刻趕往關府抓捕這個越界滋事,不守法紀的李將軍。

不過,司馬衙門這邊劉大人是咱們的人,應該沒問題,學生就使得擔心金山衛所那邊的徐大人……”

“這個你放心,金山衛所的徐大人也是咱們這邊的人,待會我會知會他一聲的,在揚州地界,咱們才是天。

那姓李的丘八,竟然敢在咱們地界上如此羞辱老夫,老夫絕對會讓他后悔莫及的,到時候順道將關家一切擺平了。

關家在揚州城的那些產業,可是頗值不少錢,到時候懷慶你可以從其中挑選一兩處產業,你這府邸也該好好修繕一番了。”

“謝恩師,恩師早就想好了對策,那學生就放心了。”

潘英當然知道這是于世明給他的好處,這種事他經歷了不少,這也算是他撈取的‘外快’。

潘英此言一出,孫氏父子相視一笑,于世明滿意的頷首:“嗯,這才是一地父母官應有的做派,對于那些叛逆者,咱們決不能手軟。

現在咱們大明朝,就是因為這種心懷不軌的叛逆者太多,而像咱們這種對大明朝忠心耿耿的文臣太少了。

否則也不至于搞得各地民心不定,局勢不穩,但在咱們揚州地界,老夫就絕不允許這種人出現。”

于世明說出這樣一番道貌岸然的話,就連他兒子和潘英都感到一陣臉紅,明顯就是要報復人家,還說的這么大義凌然。

但是于世明幾十年做官,臉皮早就練得跟城墻一般厚了,此時臉上看不出任何異色。

一場針對李子霄的報復和陰謀展開了,揚州城接下來估計要起風云了。

本書來自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