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198章 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8章 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第198章 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7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198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嘿嘿,今晚加更一章,謝謝大家支持,那會盡量每天多擠出點時間碼字,也希望諸位書友們支持訂閱,來點月票和打賞就更好了,畢竟碼字很辛苦,謝謝了)

馬峰驅馬過來,緊張的對齊林問道:“將軍,卑職所言不虛吧,咱們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齊林駐馬朝著對面的白龍軍望去,眼神中漸漸的露出了憂慮的神色。

理想和現實之間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本來他還打算在吳來云率領后面的官軍主力沒有趕來之前,先教訓一下白龍軍。

哪怕不能將其擊潰,也要狠狠咬他一口,打出他們官軍的氣勢。

讓吳來云見識一下自己及手下這兩千精銳官軍的厲害,加重在吳來云心中的分量。

可是當他此時見到白發軍之后,才發現事情沒自己想的那么簡單,眼前的這股白龍軍給他一種極度危險的感覺。

想了一陣之后,齊林也知道到這時候,即便是害怕,他也沒打算退卻。

畢竟升職的誘惑讓他決心,試探試探這股白龍軍。

想到這里,他立即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對手下人說道:“諸將不可大意,這伙亂軍與我等以前所遇亂軍明顯不同。”

齊林接著說道:“依本將所料,此路亂軍的首領中,以前可能有官軍出身。

否則的話,僅憑一群魯莽的匪首,說什么也不可能將一群泥腿子,操練成這種程度。

而且這伙亂軍也不知道有什么神通,竟然讓他們搞到了這么多武器甲胄,甚至還有不少鳥銃,騎兵和火炮,真是活見鬼了。

但盡管如此,本將還是覺得出擊試探試探這股亂軍的真實戰力,不求擊敗這伙白龍軍,但咱們也不能畏懼了他們。

諸將也都知道,吳大人可就在咱們身后正在趕來呢,吳大人派我們擔任開路先鋒,可是寄予厚望的。

咱們絕不墜了咱們官軍的名頭,所以此戰關系重大,諸位要于我同心協力才行。

但是我也丑話說前面,如若誰要是膽敢不服軍令,畏戰不前抑或是擅自后退的話,就休怪我念及舊情,但是軍法無情。你們可都聽清楚了嗎?”

諸將聽到齊林殺氣騰騰的話后,紛紛心中一凜,就知道今天齊林這么說了,是要動真格的了。

雖說他只是一個游擊,但是在這隊人馬之中,他官職最高。

加上這些將領也多為他多年的老部下,對于齊林的命令雖然有點異議,但他們還是老實接受了。

其實,在齊林心中這個時候,他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退后安營扎寨,靜候后面吳來云率領的官軍主力趕來與他們匯合。

到時候,等到萬余大軍完全匯合之后,才是剿滅白龍軍最佳的時機。

不過,齊林擔心就算他此時不動手,主動退卻避讓,也不見得白龍軍就無動于衷。

這些白龍軍首領估計不是善茬,人家當然也看得出此時他們這種隊伍,不過是官軍先頭部隊。

那人家還能讓你舒服的退后扎寨,然后,老老實實等著后面更多官軍趕到,然后對人家展開圍攻。

除非白龍軍的首領是傻子,所以這個時候,齊林也退不得了。

如果他主動退卻,又被白龍軍逼上來,他還得一戰,反而白白挫了自家將士的銳氣。

如果到時候白龍軍緊逼,他們繼續退卻,搞不好就容易被人家發起一個沖鋒給沖散了,這個年代能夠做到‘撤而不亂’的軍隊不多。

能做到這點的,無一不是強軍、精銳,可是齊林知道,他手下這兩千官軍雖然驍勇,但也只不過是對比其他衛所官兵而已。

距離能做到這種‘撤而不亂’的強軍水平,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所以這個時候,兩軍已經面對面了,不是他意氣用事非要打,而是他已經退不了。

這一撤,先不管最后結果如此,他就會在吳來云那邊估計都會留下差評。

反倒是進攻,還能昭顯他的勇武,他就不信,自己手下這兩千人馬,還能在半天之內就被對面的白龍軍擊潰!

齊林略一思索,就分析出進攻遠比撤退,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好處,果斷選擇了和白龍軍正面剛一剛。

諸將都紛紛趕緊抱拳應聲道:“請將軍放心,卑職必會遵令行事!”

“很好!那么我命令……”

齊林看到手下一個個的表態,滿意的點了點頭,正待吩咐下去,安排他的作戰計劃。

突然間,就聽到身邊親兵對他大聲喊道:“將軍不好,對面亂軍動了!”

果然,齊林抬頭朝著對面望去時,發現對面的亂軍似乎等不及他們殺過去,反倒是先行一步,朝著他們列隊逼近了過來。

“快,各將領立即回到本部,馬峰你率領騎兵居右策應,動作要快,其余步軍立即列陣迎敵。刀盾手們頂在前面,弓箭手居后做好準備。”

齊林看到白龍軍先一步行動后,便顧不得做他的作戰部署了,忙不迭的下令道,官軍之中頓時一片雞飛狗跳的忙活了起來。

其實,之前當齊林這股官軍出現后,李子霄這才下令正在原地休息的兵將們,立即起身準備作戰。

同時,就在官軍停下腳步后打量白龍軍的時候,李子霄也和手下各將領們,也在定睛打量著眼前的這支官軍。

這支官軍的兵力和情報上說的基本上相同,數量在兩千人左右,其中有一營大致三百人左右的騎兵。

明軍比較缺馬,而且朝廷將有限的馬匹,還要先供應給遼東的邊軍使用。

在邊軍里,騎兵的比例相對會比內地的衛所軍比例高的多,此時大名鼎鼎號稱‘大明第一強軍’的‘關寧鐵騎’就是清一色的騎兵。

而眼前這支官軍明顯不屬于邊軍范疇,充其量也就是衛軍系統的,屬于地方軍的范疇

雖然兩軍此時相距不足二里地,但已經在目視的極限了。

好在李子霄的眼睛上學的時候保護的還相當不錯,沒有一點近視,視力還算是相當不錯,基本上可以看清對方大致的裝備情況。

從甲胄方面來看,這支敵軍的核心是官軍中大約一千五百的戰兵,這些戰兵之中披甲之士大致只有三成左右,已經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而且大多都是皮甲抑或是棉甲,鐵甲裝備數量很少,其余人等多數都只身穿紅色的鴛鴦戰襖,防御能力也就呵呵了。

而武器方面,對面的敵軍就顯得更是駁雜多了,冷兵器中長槍、長刀、鏜鈀、藤牌、步弓基本上什么都有。

不像李子霄白龍軍這邊,武器單一而量多,基本上就是盾牌,長刀,三棱長槍,弓箭,鳥銃為主,其他亂七八糟的兵器李子霄都沒裝備。

而在火器上,官軍后面有人抬著四尊虎蹲炮,鳥銃裝備數量不算多,更多的還是明軍喜歡使用的那種三眼銃。

李子霄一直都對敵人的火器最為重視,畢竟火器的遠程殺傷能力,對于他來說是最大的威脅。

如此一來李子霄也就放心多了,畢竟在火器上,他的優勢眼下僅僅是集中在鳥銃裝備數量比較多。

而火炮方面,白龍軍此時根本還無法自己鑄造,只有從官軍和地主老財手里繳獲的三門弗朗機炮和五門虎蹲炮。

至于白龍軍還繳獲的一些老舊,笨重的舊炮,李子霄果斷沒帶上,留在白蛇寨和周莊用于御守。

那么看來,和這支官軍先鋒在雙方的火力上一比,白龍軍這邊就占了不小的便宜。

縱觀一遍之后,他還是放心了下來,眼前這支官軍先鋒部隊實力還是蠻不錯的。

但是如果對上此時的白龍軍,在李子霄看來,這支官軍還是不夠看的。

更讓李子霄感到可笑的是,這支官軍先鋒出現之后,就一直在那邊不知為什么。

到了這里之后,并未立即排出作戰隊列,而是依舊處于行軍陣列,擠在一起磨磨嘰嘰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但是仔細想了一下之后,李子霄還是想明白了,對方之所以這種表現的原因。

第一對方可能是被他白龍軍威武的軍陣給嚇住了,這會兒正猶豫著該怎么辦才好。

第二就是敵軍沒有考慮過白龍軍會主動進攻的可能,畢竟白龍軍先到此地,擺出的也是方陣隊形,看上去有些像是要以逸待勞,防守作戰。

而敵軍的將官們可能會正在考慮,他們是否主動攻擊過來,如此一來,雙方見面后,很詭異的對峙了兩分鐘。

不過,最后還是李子霄這邊先反應過來,李子霄發現這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如果,能夠在官軍大部隊趕到之前,先吃掉或是擊潰這種官軍先鋒,那么對于官軍的士氣必然是沉重的打擊,更會提升自己部下的士氣,一舉兩得。

于是,李子霄非常果斷的選擇了動手。

李子霄立即對跟著號兵下令道:“吹進軍號,全軍保持陣型不變,壓向敵軍,他們不愿意先動手,那就咱們殺過去。”

隨著一陣快節奏的號聲響起,跟隨李子霄居中的令旗,也隨即揮舞了起來,向全軍下達了前進的指令。

于是白龍軍的主陣中步軍軍官們,立即喊出口令,所有兵將們在聽到了號令之后,都做好了邁步前進的準備。

整支方陣的兵將們都同時邁出了腳步,在官軍的口令指揮下,集體朝著前方推進過去。

白龍軍擺出的這種方陣,雖說更利于防守,但是這種長方形方陣,可不單單只是有利于防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機動能力。

全軍排列著整齊的方陣,在軍官們的指揮下,可以整體進行移動,而且可以保證在行進之中隊形不亂,隨時都可以轉為就地防御作戰。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對于目前華夏境內絕大多數的軍隊來說,基本上是很難完成的。

不管是那些李自成的和張獻忠的義軍,亦或是朝廷官軍中真正精銳,盧象升的‘天雄軍’,洪承疇的‘洪軍’,孫傳庭的‘秦軍’都不可能做到。

這個時期,大明朝廷官軍軍備漸廢,就算是朝廷最精銳的官軍在內,現在也最多保持十天半個月才會操練一次。

沒辦法,那些當兵的每天連肚子都填不飽,還如何對人家進行操練,像白龍軍那樣每天,都要進行操練的官軍根本不存在。

比較白龍軍高強度的訓練背后,每天吃掉的糧食也是海量的,也幸好此時李子霄手里糧食充足。

每天不僅讓手下將士吃飽,還每天一頓都有肉吃,讓這些原本瘦瘦弱弱的士卒們,經過兩個月的調養,一個個變得強壯結實,孔武有力。

可惜,此時堂堂崇禎朝廷,掌控千萬平方國土,人口多達億萬,卻每年只收取四百萬兩銀子的賦稅。

聽聽都覺得好笑,四百萬兩銀子能干嘛?這點銀子如何養活大明百萬官軍,如何讓官兵吃飽。

可惜,此時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了。

李子霄早就對拯救大明不抱希望了,如果他能早生幾十年,或許還會試著挽救一下大明。

但此時的李子霄沒這個打算,與其勞心勞力,去救大明這顆腐朽大樹,還不如在他旁邊重新種上一顆幼苗。

汲取大明這顆大樹身上的給養,重新孕育出一個嶄新的華夏,也讓華夏大地重新洗牌。

戰亂,代表了死亡,卻也孕育著生機。

這個時期的華夏注定要伴隨著鮮血殺戮,那索性就來得徹底一些。

李子霄要通過這次大洗牌,讓華夏這個巨人甩到一身的病癆,輕裝上陣,外面還有更大的世界在等著華夏呢!

而白龍軍和官軍不同的還有,白龍軍還多數進行的是,團隊配合作戰的訓練。

所以如果論單兵作戰,或許白龍軍此時還弱于,一些精銳的朝廷官兵。

但要是論這種團隊協作,集體配合戰斗,李子霄敢認第二,還真沒人敢說第一的。

那些官兵們平時頂多讓士兵,進行一些個人技能的操練,戰時想要保持像白龍軍這樣,集體整齊行動,根本做不到。

李子霄本沒打算走朝廷官軍訓練的老路,因為相比對個人勇武要求比較高,需要大量時間訓練的單兵作戰強。

李子霄更注重整體戰斗力的發揚,更主要的是,這樣可以彌補他們白龍軍將士,在單兵戰斗中的弱項。

李子霄訓練新兵時,花費最多時間的,就是集體的隊列操練。

也正是通過這樣嚴苛的隊列訓練,白龍軍眼下才能做到集體統一行動,而保持陣列不發生散亂。

所以白龍軍方陣在朝前移動的時候,是整體朝前平移,但是隊形卻始終還是保持著豆腐塊一般的整齊。

‘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這就是李子霄對于手下部隊訓練的要求。

現在看來,李子霄和他的手下們都做到了。、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