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193章 主動迎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3章 主動迎戰

第193章 主動迎戰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4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193主動迎戰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和訂閱,謝謝大家們的支持,拜謝!!!)

哪怕是那些朝廷細作假扮成流民,也會被認出來。..

因為,這個時候在永城縣境內是很難見到流民的,因為那些流民都被白龍軍組織到特定的地區開荒,自力更生去了。

在民兵隊一經組織起來,這些朝廷派來的細作,便無處藏身了,很快便被民兵隊分辨出來。

那些莊堡的堡長,對于這些朝廷細作也不客氣,被抓到之后嚴刑拷問了一番,從他們的嘴里撬出一些情報,便二話不說便把他們砍了。

至于其它的那些身份可疑者,也要經過一番仔細的盤問,其中很多都是來永城縣走商的小商販。

對于這些人眼下暫時沒有時間去處理,便都先關在了莊堡之中,只待這次戰事結束之后,另行對他們進行處置了。

而通過各鄉各村的堡長們的宣傳,當地的民心也逐漸的安穩了下來,不再像剛開始那樣人心惶惶了。

不過畢竟人心這東西,不可能任何人都一條心的,還是有少量的人,選擇了拖家帶口,離開這里躲避戰禍。

對于這些逃離本地的人來說,各地堡長們也不客氣,他們走可以,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可以帶走。

但是屬于白龍軍借給他們的農具,糧食什么的,都必須留下,已經被他們吃掉的糧食,就當喂狗了,白龍軍也不要了。

而原來分給他們的田地,則一概收回充公,并且在戶籍薄上,也立即勾去了他們的名字,以后絕不允許他們再回來。

這一套威懾和安慰的政策,正是錢廣元向李子霄提議的。

甚至錢廣元已經開始帶著他的民政人員,分頭下鄉親自安慰民眾,保證白龍軍的根據地不會生亂。

這些各種舉措,確實大大的穩定了白龍軍轄地內的形勢,使得永城縣境內重新穩定了下來。

也減少了白龍軍相當多的麻煩事,讓白龍軍可以做到兵力集中,去對付前來圍剿的官兵。

至于地方巡邏的任務,基本上便可以移交給,各大莊堡的護堡隊和各村的民兵隊,去負責了。

而官軍方面和李子霄他們預計的情況,基本上不差什么,官軍的行動速度遠遠比不上,白龍軍這邊的準備的速度。

白龍軍兩天之內便收攏起了主戰兵力,并且開赴到了睢水北面扎下了營盤。

各種物資也源源不斷的補充到了軍中,做好了迎戰官軍的準備。

而宿州那邊官軍卻在磨磨蹭蹭的,一直磨蹭了三四天的時間,才算是在宿州做好了準備,然后磨磨嘰嘰的開始誓師出發,朝著永城方向行來。

畢竟一萬大軍的調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這些官兵還來自不同的地方,該爭的該搶的,他們誰都不愿意吃虧,一來二去時間就耽誤下來了。

沿途白龍軍派出的斥候、細作們不斷的監視著他們的行動,并且源源不斷的將情報送回了白龍軍大營之中。

這個時候,衛宏也從開封返回到了軍中,并且帶回來開封方向官軍的最新消息。

開封方面的官軍距離更遠,他們此時還沒有到達歸德府,估計至少也得要六七天時間,才能趕到周莊附近。

而李子霄已經給了劉重放權,除了派給他那駐守周莊的八百人外,李子霄再也沒有給他調撥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李子霄給他的命令,就是不管他怎么做,付出怎樣的代價,在李子霄沒有徹底解決掉鳳陽方向開來的敵軍之前,他這里不許放一個官兵南下。

他必須死死的守在周莊,卡住開封方向官兵從夏邑縣南下,進入到永城縣的要道,徹底拖住這股官兵。

用八百人對付官兵的近五千人馬,雖說劉重手上依托周莊防御,但是依然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但李子霄實在是沒辦法,他手里的兵力此時就這么多,捉襟見肘,他只能這么安排。

以極少部分兵力牽制住開封方向的官兵,讓他全力以赴干掉鳳陽來襲的一萬官兵,只有擊退鳳陽方向這一萬官兵,這次反圍剿就贏了。

“還真是的,這官軍的行動也太他/娘的慢了,簡直跟蝸牛一般,宿州到咱們這里也不過區區一百多里路。

要是換作咱們強行軍的話,一天的時間便能趕到,而這幫官軍們卻走了兩天還沒到,真是白讓咱們在這里等了一夜。”

羅超站在李子霄的背后,看著懸掛起來的一張地圖,對身旁其他諸將笑著說道。

“是呀,弟兄們現在可以說是士氣如虹,早就他娘的手都癢癢了,就等官軍過來,好好收拾收拾他們了!”

周大柱也附聲道。

這次李子霄一共帶來了近四千人馬迎戰鳳陽方向的官兵,其中戰兵不到三千人,其余的都是輜軸兵,伙夫,醫療兵等。

戚威站在人群后面,只是聽著李子霄手下的這幫老弟兄們說話,卻沒有發言,但在心里不由得有些出神。

他也是出身武將世家,雖然后來看不過邊軍中,一些將領的一些行為,為了救兄弟而得罪了上官,為了活命,才不得不離開軍隊的。

后來他們落草為寇,沒少遭到官府的通緝和圍剿。

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游擊戰,遇上小股官軍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往往都是一擊而走,從來不敢跟大股官軍對戰。

而白龍軍這幫家伙像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一般,僅憑他們區區不足三千能戰之兵。

面對宿州方面,開過來的上萬官軍,竟然沒有一人露出半點的畏懼。

反倒是一個個摩拳擦掌的急著上陣,簡直就是沒把這些官軍放在眼里啊!

難道現在的土匪都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戚威這個想法剛一冒出來,就被他自己否決了。

笑話,如果此時天下的桿子都像白龍軍這樣,那么老朱家的天下恐怕早就被推翻了。

而且在戚威的心里,早已經不把白龍軍當成普通的桿子了,他甚至認為此時的白龍軍在紀律等方面,遠遠超過了朝廷官軍。

至于戰力方面,他也不太好確定,雖說或許還比不上大明邊軍精銳,但絕比那些比鄉勇稍微強點的衛所官兵,強太多了。

尤其在士氣方面,這些白龍軍將士甚至比大明邊軍精銳都高昂,他們堅信自己在大當家的帶領下一定能夠戰勝官軍。

這也是前幾次李子霄率先手下,接二連三取得勝利后,積攢下來的結果。

這不由得讓戚威也對李子霄,更加佩服了一些。

作為一支土匪桿子,李子霄能把手下弄成這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即便是他這樣武將世家出身的人,也當過邊軍軍官,落過草為過寇的人,也不得不對李子霄欽佩的要死。

李子霄及其手下諸將的鎮定,也讓戚威心里踏實了不少,他可不想自己剛剛投效到白龍軍,李子霄就被官兵給剿滅了。

此時,戚威可謂是和李子霄榮辱與共的關系,于是也瞪大眼睛看著地圖,開始積極的想起了辦法。

李子霄看著地圖,轉身過來對眾人,分析道:“官軍從宿州過來,只有一條官道可走,他們不會選擇小路行動。

而且他們此行進入永城縣境內之后,還要先和永城縣的那些鄉紳們匯合。

不過,永城縣的縣令,估計也不敢把這么多官軍放入城中。

否則的話,這上萬官軍進城,這永城縣便基本上,也就跟遭土匪洗劫差不多了。

所以我敢肯定,永城縣的縣令及其他鄉紳,會在城南選擇和宿州方面的官軍匯合。

大家過過來看看地圖,他們最好的扎營處,也就在城南十里的小安莊。

這里地勢平坦,比較適合像這種大股朝廷大軍的匯集扎營,而永城縣給官軍提供的物資,肯定會先運到這里,提供給官軍使用。

而且我這個想法,也剛剛得到了韓銅派回來斥候的證實,應該不會有錯。

我們可沒打算讓永城縣的縣令和那些鄉紳們和官軍們輕易匯合。

特別是永城縣給官軍提供的,這些糧秣之物,我們就更不能留給官軍了。

所以我要派一隊人過去,將這批物資給奪了回來,最好是一支騎兵,騎兵的機動性更強,更方便。

至于我們攔截官軍北上繼續深入,永城縣境內的地方,我看最好選在濉河以南這一帶。

這里地形對比較適合咱們和官軍展開,同時也比較適合在戰后追擊。

只要我們在這里打垮官軍,官軍潰兵就會沿著官道,朝宿州方向潰逃,我們可以一直追擊下去。

這一次咱們不打就不打,要干就要把宿州那邊的官軍徹底打殘,沒了這一萬官兵,鳳陽這邊的危險就徹底消失了。

從韓銅從宿州方向,送來的消息看,再有一天半的時間官軍就要抵達咱們了,今天咱們便拔營起寨,先一步渡河到南面等著他們。

戚威聽令!”

李子霄指著地圖給手下諸將們,解釋了這次他的戰斗部署,并且開始發布命令。

“屬下在!”

戚威聽到李子霄第一個點的竟然就是他的名字,立即都挺胸答道。

“斥候傳來消息,永城縣令和鄉紳組織的一批鄉勇們,已經開始將供給軍中的糧秣等物運出城了。

今晚估計會運至小安莊,你的任務就是到著你手下騎兵二隊,先去把永城縣這伙人給我解決了,糧秣之物都給我搶回來。

隨便也讓你手下的那些騎兵兄弟們見見血,準備迎接接下來更加殘酷的戰斗。”李子霄對他吩咐到。

戚威二話不說,立即挺胸接令道:“屬下得令,大當家放心,跑不了他們,戚威去去便回。”

戚威當然明白李子霄要派他的騎兵二隊,去解決從永城縣開出的,那些鄉勇押送的糧草了。

李子霄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先帶著騎兵二隊的人在大戰前,拿那些縣城鄉勇們練練手,讓手下人見見血。

“除了戚威的騎兵二隊之外,其余人等便都跟我先渡河到南面,等著官軍過來!”

隨著李子霄一聲令下,集結在睢水以北的白龍軍,隨即便開始拔營起寨準備渡河南下。

戚威目送著李子霄率領白龍軍主力,渡過睢水后,立即率領自己的三百騎兵北上,去找永城縣那些縣令和鄉紳們的麻煩去了。

李子霄知道這一戰,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但他依然選擇了主動出寨迎戰。

五月十三日對白龍軍來說,絕對是應該記住了一天。

這是白龍軍到永城徹底落腳之后,面臨的第二次官府的圍剿,而且面臨的是上萬官兵。

也是李子霄來到這個時代之后,指揮的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行動,近三千白龍軍浩浩蕩蕩的踏上了,奔赴戰場的道路。

一隊隊的步軍,扛著他們的武器,背著他們的盔甲,踏著白龍軍特有的整齊的步伐,大踏步的行進在鄉間的道路上。

而斥候隊的騎兵們,則提前一步出發,開始在隊伍前面探路,同時清掃可能出現的敵軍的斥候,掩護主力的行動。

而羅超的騎兵一隊,則隨著主力一起行動,守護在隊伍的兩翼。

在隊伍的中央位置,則是各種裝運帳篷、糧秣等物的輜兵隊的車輛,他們以很快的速度渡過了睢水。

白龍軍渡過睢水之后,再繼續南下的話,就到了明王朝轄下河南歸德府,和南直隸鳳陽府的邊界交匯處。

其實,也就是河南和安徽的交界處,因為明朝的時候,整個南直隸包括了后世的安徽、江蘇,上海等地區。

白龍軍沿途經過的兩三個村子,村民們都紛紛涌出村子,送白龍軍出征。

到這個時候村民們,徹底相信他們的堡長說的話了。

白龍軍這一次不但不逃,而且是在李子霄的率領下,還要主動出去迎擊官軍。

于是那些村民們,便再也沒有半絲懷疑,都紛紛出來為白龍軍送行。

當村民們看到白龍軍的大隊人馬,經過他們村子的時候,頓時都有些驚呆了。

雖然他們以前也見過白龍軍的兵將們,但是多數時候都是看到的小隊人馬,從來沒有見到過白龍軍,如此軍容鼎盛的大部隊過。

今日一見白龍軍的大隊人馬,頓時都有些看呆了。

只見白龍軍將士們,各個都腆胸疊肚,刀槍耀目,即便是服裝有些雜亂,但是他們集體邁著整齊的步伐前行,還是讓人驚嘆不已。

整個白龍軍的隊伍行進在道路上,橫豎成排,刀槍如林,絲毫不亂,就連踏出的腳步,也幾乎都步伐距離相同。

步伐半點不亂,更沒有一個人擅自離隊,整支白龍軍的將士,都顯得是士氣昂揚,隱隱中還散發著一種殺氣。

這種殺氣可是白龍軍這一年來,經歷的大大小小的數十戰才歷練出來的。

再加上嚴苛的訓練,使得每個人都充滿了精氣,神態也十分肅穆。。

相關、、、、、、、、、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