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128章 訓練鳥銃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8章 訓練鳥銃手

第128章 訓練鳥銃手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30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128訓練鳥銃手

(今天的章節奉上,謝謝大家的支持,求求收藏和訂閱,拜謝!!!)

接下來的幾天,李子霄就讓周大柱,衛宏和劉重三人分別帶隊,出去掃蕩永城縣境內的礦場了,主要就是煤場和鐵礦場。

他們具體如何行動,李子霄也不去過問,他只看結果,他信得過自己這三位心腹下屬的能力,不參與他們的指揮,讓他們各自發揮所長。

這讓周大柱,衛宏和劉重三人頓時對李子霄更加敬重,感受到了李子霄對他們的信任,同時他們也非常珍惜這次獨\/立帶兵行動的機會。

而李子霄則留在山寨里靜等他們的好消息,同時派張二狗子帶上幾百兩銀子,到西面的夏邑縣購買一批騾馬大車回來,充當他們山寨的運力。

畢竟以后他們不管是運輸糧食,還是拉運這些煤炭,鐵礦等,都需要騾馬充當運力,但現在他們山寨里的騾馬車輛根本就不足。

反正現在李子霄積攢下來的銀子不少,該花的就得花出去,這些騾馬大車是必須盡快配備齊全的。

隨著山寨兵士越來越多,新兵的操練他就交給了那些老兵,從這些老兵中挑選出精銳之士,讓他們充當下級軍官,負責訓練那些新加入山寨的新兵。

而李子霄則將更多的時間分出來,去搗鼓那些繳獲的鳥銃上。

之前李子霄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就在山寨倉庫里發現幾桿破舊不堪的三眼銃,可惜根本無法用。

而李子霄在內心深處一直都對火器情有獨鐘,因為他知道未來戰場將是火器的天下,可是這個時代要想自己打造火器可不是簡單的事。

而這次攻打林家堡,他從獨眼龍和林家堡那里一共繳獲二十八桿鳥銃,讓他著實的興奮了一下。

不過李子霄通過自己親身試射過這些鳥銃之后,他卻對眼下的這種鳥銃的性能非常不滿意。

首先這些鳥銃口徑比較小,雖然彈丸的射程還算是可以,但是威力也就變得有限。

五十步之外只能破皮甲,八十步之外根據就打不死人,對于身披鐵甲和掛鐵棉甲的兵士來說,最佳的殺傷距離也就是三十步左右,這樣的威力只能說非常一般。

眼下對付一些土匪還行,但是以后他一旦對上精銳官兵的話,恐怕人家根本不會給自己開上幾槍的機會。

相比起弓箭手來,訓練使用鳥銃雖然有很多好處,比如訓練簡單,可以使射手速成的好處。

但是它的劣勢也非常明顯,因為此時的鳥銃還是屬于前裝滑膛火繩槍,技術上已經經決定了它們裝填的動作會非常繁雜。

鳥銃手每開一槍,要經過清膛、裝藥、搗實火藥,裝鉛子、開火門、裝點火藥、閉火門、點燃火繩等一系列的繁雜動作。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鳥銃射速極慢,他手下現在那幾個用鳥銃的新兵,一分鐘還裝填不了一次。

如果上了戰場,他們面對敵人的時候,這樣的射速簡直無法接受,他們最多也就只有一次開槍的機會。

然后一旦被敵人近身,這幫鳥銃手們手中的鳥銃,也就全都變成了燒火棍,接下來他們除了逃跑,什么作用也發揮不了,如果逃得慢就會變成尸體。

另外就是這十幾條鳥銃制造的質量,實在讓李子霄感到失望,一根根槍管銹跡斑斑不說,就連一開始的制造工藝也很是成問題。

偷工減料的實在是厲害,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危險性非常大,前幾天打林家堡,李子霄就親眼目睹了獨眼龍和林家莊丁的鳥銃手們,數次發生炸膛的事故。

鳥銃手在炸膛事故中,一個個都是非死即傷,結果讓這些拿鳥銃的家伙們都很害怕。

如此一來,那些鳥銃手們在驚恐之下,裝藥要么是少裝了,要么是多裝了。

裝藥裝少了,鳥銃的威力更是大減,在減裝火藥之后,這些鳥銃連三十步之外的藤牌都射不穿,就更不用說打披甲的敵人了。

而如果裝藥裝多了,又會讓槍膛極易發生炸膛,這就使得此時這些大明朝廷的官制的鳥銃,真的不堪重用,戰場上鳥銃手根本無法替代弓箭手的作用。

可惜現在李子霄能得到這二十八桿鳥銃就已經是非常難得了,他手頭根本沒有條件讓他重自己制造鳥銃,暫時只能湊合用著這些質量不過關的鳥銃了。

本來李子霄從獨眼龍那里抓了一個孫通,這老頭在金陵火器制造所干了二十年,對于如何制造鳥銃的工序他非常清楚。

本來李子霄雄心勃勃的打算讓孫通老頭,在自己山寨開設一個專門制造鳥銃的鋪子,這樣以后他就能有自己的鳥銃供應了。

可是誰知孫通老頭告訴他,打造鳥銃最主要的就是打造槍管了,而槍管的制造工序非常麻煩,單憑他一個人,要制造一根槍管估計怎么也得十天半個月。

而且他們這里的鐵匠鋪子不適合他用,需要建造新的鐵匠鋪,還要給他調一批熟練的鐵匠,否則這鳥銃他根本打造不出來。

這無疑給李子霄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對此李子霄雖然失望,但也表示理解,于是他下令在山寨外,按照孫通老頭的要求,重新建造一處新的鐵匠鋪。

同時調撥五名鐵匠過去,跟著孫通老頭學習打造槍管的技巧,他沒指望孫通老頭能夠立刻給他打造出鳥銃,讓他先慢慢來不用著急。

自己打造的新鳥銃短時間內是無法出來的,既便這些舊鳥銃有著種種不足,但李子霄仍然對這些鳥銃給予了非常高的重視,打算繼續使用。

畢竟眼下這些鳥銃,已經是他能夠唯一堪用的遠程武器了,另外還有十二名他從獨眼龍和林家莊丁那里強行帶回來的弓箭手。

如果放棄這些鳥銃不用的話,他手下的遠處火力就太薄弱了,所以在山寨里那些老兵們訓練長槍兵和刀盾兵的時候,他則忙著訓練弓箭手和鳥銃手。

弓箭手的訓練,他實在是插不上話,只好讓他交給石英去訓練那些弓箭手了,石英的箭術絕對一流。

而且這些弓箭手之前好歹也經受過訓練,雖然射得都不是很準,但總比那些剛開始學射箭的人強太多了,稍加訓練之后他們就將是出手的弓箭手。

對于鳥銃手的訓練,他的經驗都是來自于穿越前,他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資料和影視劇里面的場景。

所以他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便要求這些被挑選出來的鳥銃手,按照他對火槍應用的理解開始操練。

首先他讓這些鳥銃手們不停的操練鳥銃的裝填,讓他們反反復復的重復每一個裝填的動作。

讓他們將這項簡單的裝填動作練習到無比熟練為止,省的這幫家伙在戰場上對敵時,裝填出了差錯。

以防他們要么裝少了火藥,打出的彈丸威力不足,根本殺不死敵人,要么裝多了火藥搞得炸膛,要么忘了裝彈丸或者忘了抽出搠杖,白放一槍。

如此反復訓練的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大幅提高裝彈的速度,起碼要做到一分鐘能裝填兩次到三次才行。

另外李子霄還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些鳥銃手所配備的火藥,倒出來全部都是粉狀火藥。

這樣一來便造成了火藥里面成分不均勻,嚴重的影響到了火藥的性能,自然也影響到了鳥銃的威力。

這時代還沒有出現無煙火藥,但即便是黑火藥只要能做成粒狀火藥,威力也是相當可觀的。

如此看來,這些制作火藥的大明工匠們,應該還沒有掌握粒狀火藥的制作方法。

這些粉末狀的火藥,使用的時候極為不方便,鳥銃手在裝藥的時候,許多沒經驗的人很容易裝多或者裝少,根本無法保證裝填的質量。

而且這種粉末狀火藥,更會影響到了鳥銃手們裝填的速度,在戰場的時候,裝填速度就將絕對他們的射擊速度,。

本來李子霄還以為,即便是在現在明末這個火繩槍時代,也應該采用定裝火藥了,現在看來他又想錯了。

所謂的定裝火藥,其實就是將火藥提前分裝在一些小容器里面,在用的時候直接倒入到槍膛之中,這樣才能保證每一次裝填火藥質量相同,大幅減少炸膛的事故。

李子霄屬于那種行動主義者,既然想到了便立即采取行動。

粒狀火藥制作起來很簡單,不過就是將粉狀火藥充分的混合均勻,平攤在笸籮上,然后熬一些糯米汁。

不管是用嘴噴還是用噴壺噴灑,將糯米汁均勻的噴在攤好的粉狀火藥上,然后輕輕搖一下笸籮,粉狀火藥便自己凝結成了粒狀火藥。

在陰干之后儲存,粒狀火藥便算是大功告成,這樣的粒狀火藥威力上要比粉狀火藥強的多。

而且不易出現運輸的時候震動,使得火藥中比較重的硫磺下沉,木炭粉浮在上層的情況了,而且還能有效的減少火藥吸濕受潮,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至于定裝火藥,就更簡單了。

只要嚴格的按照裝藥量把火藥等重分好之后,不管是用油紙包裹起來也好,還是用小竹管裝好也罷。

總之既可以讓鳥銃兵在戰時取用裝填火藥方便,也可以有效防潮,其作用效果極佳。

李子霄現在搞不到油紙,于是便只能就地取材,找一些干燥的細竹,砍成一段一段的,把火藥分裝在這些竹管之中,用軟木塞堵住口,最后再封上蠟防潮,便算是大功告成。

再有就是李子霄還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些鳥銃手用的鉛子有點不規矩,要么大要么小,大的裝填的時候不容易裝入槍膛,還容易炸膛。

小的彈丸一放進槍管里,吧唧一下就掉進去了,槍口稍微低一點,彈丸就會掉出來,即便是不掉出來,也因為火藥燃燒時候泄氣的緣故,造成彈丸飛不遠威力大減。

于是他只能讓一個鐵匠把這些彈丸融了重新鑄造,然后在孫通老頭的指導下,制造新的合格彈丸。

彈丸的大小規格必須配合每支槍,使之不出現上述的情況,盡可能的精密一些,使之可以有效的和槍膛配合,提高火槍的裝填速度和威力。

僅僅幾天時間,李子霄便通過上述方法弄出了粒狀火藥,然后教授給了那些鳥銃手們,讓他們開始練習。

戰斗時,他們只要用牙咬掉竹管封口的木塞,直接將火藥倒入槍口之中便可以了。

李子霄還讓堡里面的女人給們,每個鳥銃手用粗布縫制了一套腰帶,將那些裝了粒狀火藥的竹管分布別在腰帶上,跟后世槍手在腰間別著的子彈帶一般,取用的時候也方便多了。

同時在李子霄的訓練之下,這些個鳥銃手在裝填的時候,進步神速。

原本一兩分鐘才能裝填一次彈丸的速度大幅提升,使他們裝填彈丸的速度,全部達到了每分鐘兩顆的速度,這才讓李子霄滿意了許多。

除了讓這幫人練習裝填之外,李子霄還逼著這幫家伙每天長時間的練習托槍瞄準,每個人托著鳥銃,一拖就是好半天,累的這幫家伙一個個胳膊酸麻難忍。

就這還不夠,李子霄還學后世的訓練方法,給他們每個人槍桿上再掛個石頭,增加重量,鍛煉他們操槍瞄準時候的穩定性。

這種方法李子霄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過,并不是胡亂設計的,效果還相當不錯。

不過李子霄也沒指望讓這些人個個都練成神槍手,那根本就不可能,這種鳥銃本身就決定了他的精度不會有多高。

李子霄更指望的是訓練鳥銃手們學會齊射,什么二段擊,三段擊,這才是他認為這個時代的火槍最合適的使用方法。

只可惜的是,李子霄手頭現存的火藥數量實在太少了,讓李子霄一心想實彈訓練這群鳥銃手們的想法也破滅了。

再加上這些鳥銃槍管的壽命很短,遠比不上后世槍械動輒幾千發上萬發的槍管壽命,打一槍就少用一次。

誰知道他什么時候,才能擁有自主制造火槍的能力,所以他實在是舍不得如此使用僅有的二十來桿鳥銃。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