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廣大書友提供寫作的一本非常經典好看的全文字手打版。
暫無收藏記錄...
小說APP
收藏本書強制更新
深藍色
背景顏色
小說閱讀網藍
起點藍
羊皮紙
第四百五十二章私讓印綬
吳懿抱拳下去,自去點齊兵馬搜查府邸,雖是春節好時機,但對成都的百姓來說,卻人人自危,他們不知道高層起了什么變故,只能躲在屋內,閉門不出。
張松轉身又看向龐羲,說道:“議郎大人,你早年更隨老主公,麾下門客足有三千,今日交給你一個任務,在兩日內清剿成都城內有逆反聲之人,等張布率軍入城,也好一并邀功。”
龐羲大喜過望,張松所言正合心意,此前還擔憂益州改換了門庭,會不受重用,如今他所言所講直擊本心,不錯。
忙抱拳道:“從事放心,我這便去安排。”
“且慢。”張松拉住他,說道:“李嚴和并州有舊,不管他應不應,都權且留一條生路,而李恢等人忠義重情,也不要隨意殺伐,只等楊將軍做主。”
龐羲心領神會,看來張松并非要鎮壓一群不合心意的人,而是要對士族下手,這樣看來自己作為東州士族領袖,算是站對了隊伍,否則第一個開刀的恐怕就是自己,他還沒自大到和李王硬來,北方那些被滅的士族歷歷在目啊。
前世這龐羲最初效力劉焉,擔任議郎,后面又事劉璋,同時也是劉焉的托孤重臣,他嫁女于劉璋長子劉循為妻,為劉璋親厚。好幾次與張魯交戰,后面又擔任巴西太守,所以專權勢,攬大權,好結交士人,而且還招合部曲以備亂局,因此被劉璋猜忌。
這龐羲也確實有一顆躁動的心,他開始想脫離劉璋自立為諸侯,效仿張魯拒城而守,只是被程畿勸說住了,后面劉備入蜀,他就順勢投降了劉備。
所以他也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只是為人性格有些搖擺不定,容易被人勸說,其個人能力還是值得中肯的,要不然他也不會一力扶持劉璋上位,并在投效劉備后輔佐他登位漢中王
在場的人都有吩咐,一個也沒有跑脫,各領其命,下去安排。
成都并沒有亂起來,有龐羲劃分取舍,將士族分為兩派,這次留了個心眼,并沒有把親和自己的士族全數留下,反而是秉公辦案起來,只要搜查到誅連族人的罪狀,一概都不放過,他也是聽聞過李王的舉措,可不敢在此時起幺蛾子,否則就算現在自己能安全度過,也難免在往后的日子被清算。
滿街風雨,人人自危,一些本來還傲骨的將士向趕鴨子似得往張松那里跑,生怕慢了一步就會被牽連一樣。
不管是知道原由還是不清楚因果的,都在效仿,接連兩日過后,成都城內一片和諧,當然,這也有張松刻意壓制的原因。
大清早張松等人就穿戴好各自的官袍,都是非常正式那種,今日將是并州軍入城的日子,不可怠慢。
而除了原先迎奉張布的那批人外,卻又多出來數十人,都是在察覺了殺劫后,趕馬投效之人。
一行人立在城頭竊竊私語,旁人根本聽不出在說什么,只不過清楚前因后果的人,都知道他們議論的事情,無外乎皆與并州軍有關。
時間越行越遠,而張布遠來的腳步卻更加的近了,蒼涼的號角聲由遠及近,預示著并州軍按照約定,正式進入了成都范圍。
張松等人正了正官帽,由他帶頭,向城下走去,此處已經被軍隊包圍,沒有任何百姓會出現在此處。
城門咯吱的聲音響起,絞索繃緊的聲音也是悲壯的,吊橋緩緩落下,再想升起來,需要數十人一同絞動,耗費十來分鐘才能再次升起,這對已經跨入攻擊范圍的并州軍來說,等同門戶大開。
顯然這一切都在張布的意料之中,倒是王寅和鄧艾一左一右,護衛他上得前來。
張松手捧一個紅木盒子,其上一道白玉雕砌的印綬擺放,那絲絲縷縷的斑駁痕跡,顯然是使用了不短的時間,由來上百年也不為過。
張布哈哈大笑,于吊橋前二人終是碰面了,其余將士各自站在后方近十米遠,暫時沒有靠近。
張松暮然拜倒,朗聲道:“益州牧近來染病,臥于床榻,未能遠迎,由別駕從事張松代為交付州牧印綬,并帶話一席:我益州牧劉璋,感念當今天下大亂,王綱不振。北王乃王位正宗,布為其麾下軍師,正可代北王宜力扶社稷,臣頗感無能,情愿將益州相讓,萬望勿要推辭。”
張布卻沒有去接,說道:“益州牧乃是漢室宗親,德才豈能妄斷,與我軍雖然偶有嫌隙,又怎能越俎代庖,今入成都,乃是求一安生之所,還望益州牧收回成命。”
一言既出,周遭人員都不甚明白,這張布為何拒絕,倒是張松心領神會,這是要裝逼裝到底,給天下和百姓看啊。
配合道:“我益州牧劉璋自知薄才愚鈍,已不堪重任,北王是皇室親封之王,名正言順,德廣才高,可坐領益州,臣情愿乞閑養病,以安天命。”
張布再次拒絕道:“我來益州相助是出于大義,益州牧莫非懷疑我等有吞并之心?私讓印綬,名不正言不順,萬望收回成命,我等退反駐地便是”
張松再次躬身,誠懇道:“羌人盡數剿滅,止為其胡蠻之故,今因楊將軍前來相助得以大勝,來春說不得還會至矣,加之益州牧突然病已危篤,朝夕難保;萬望北王可憐漢家城池為重,受取益州印綬。”
張布說:“君有二子,長子劉循頗有勇武之名,次子劉闡雖尚在年幼,卻素有賢才之名,何不傳之其位,也好盡善其美,為漢室江山鎮守疆土。”
張松說:“二位公子術無專攻,其名皆是趨炎附勢之人的妄論,還需北王入主益州,稍加教誨,才堪重用。”
張布沉思了一下,說:“北王雖然有才德,卻遠水難解近渴,益州之氣,厚積薄發,相信劉益州能完善其功。”
張松說道:“劉益州有言,命我左右輔佐,必能不負百姓所托,另劉益州提點二人,可助北王坐守益州,乃巴郡太守嚴顏,益州從事”
話音未完,那大軍之后卻突然傳來喧嘩之聲,竟有人率軍沖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