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召喚無雙第15章 周瑜定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召喚無雙 >>三國召喚無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章 周瑜定計

第15章 周瑜定計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9日  作者:劍北望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劍北望 | 三國召喚無雙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王允想了想:“這黃琬和孔融一樣,都是大儒,門生遍布天下,朝堂上也有不少人受過他的指點,不能硬著來,需要徐徐圖之,我倒是有個辦法(15章)。”

楊彪看著他:“有辦法就快講。”

王允這才道來:“傳言袁紹擁兵二十萬,余者十萬不等,自前年劉焉提出重開州牧以來,只在皇姓中施行,如今獻帝年幼,我們可以使他加封天下諸侯,讓其到宛城述職,收攏兵權,如果不來,尋個由頭,自然會有人收拾他。”

188年的時候,劉焉向朝廷提議重開州牧制,自己領為益州牧,派張魯雄踞漢中,斷了與朝廷的往來,做起了邊陲之國,但因為其身份特殊,加之地勢險峻賊寇四起,朝廷也就放任不顧,荊州牧劉表治理地方有功,民聲沸騰,更有豪門士族依附,儼然也是一副不尊天子令的樣子。

“如果敕封異性州牧,會不會引起反彈。”

說起來楊彪世受皇恩,心向朝廷,所以祖宗的制度也還算守的緊。

王允笑道:“劉表手下有一將軍蔡瑁,協助劉表平定荊南,從治江夏、南郡、章陵,威望極高,門庭廣,也是士族子弟,我們只需任命其為成都太守,郡治給弄在成都,你說劉表會怎么做?”說完一陣哈哈大笑。

楊彪眉頭松開了:“如此驅狼吞虎之計,大善。”

三人定計,不久后,天子詔書就到了各大諸侯手里,加封馬騰為涼州刺史,曹操為司隸校尉,韓馥為冀州牧,袁紹為平原太守,蔡瑁為成都太守,天下有望之人皆有封賞,抽調兗州刺史劉岱,北海太守孔融,河內郡太守王匡等進京另行加封。

幾乎同一時間,李王到達了真定縣。

初平元年十二月,剛剛受封并州刺史的張揚,在回程途中,被黑山軍渠帥張牛角斬殺,張燕部率兵突襲壺關,更有于毒,楊鳳等將領率部攻占晉陽,西河等地,南椅黃河,北靠大漠,東邊更有壺關之險為拒。

消息傳到宛城,天子震怒,斥冀州牧韓馥,幽州牧劉虞,分左右兩路出兵,鎮壓黑山軍亂黨。

“說說吧,你們怎么看。”李王揉了揉鼻梁,斜靠在椅子上,吩咐下人將絹布調令傳于下方。

說起來李王也夠忙了,安置好大小喬,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被張居正拉著去了正室。

不長時間,眾人都看完了:“黑山軍公然豎旗對抗朝廷,看來是有萬分的把握啊。”

李王笑了一聲:“如今韓馥加州牧,我作為魏郡太守,受他節度,他這封調令卻是不得不從啊。”

“常山郡面朝雁門,算是打開并州大門最好走的一條路,但幽州牧劉虞的治所倚靠在東面,貿然進軍恐怕會和劉虞產生誤會。”張居正說道。

劉虞勤政愛民,但與公孫瓚素來不合,想必他為了防備公孫瓚也不會舉重兵平亂,李王眉頭緊皺。

“周瑜,你怎么看。”李王正好看到周瑜在一旁心不在焉,隨口問了一句。

“這有什么好商量的,應其事,不服其勞便好,只消派一將軍,領數千步卒,駐扎在雁門外,劉虞如果出兵,只需跟隨其腳步,有功就撿一些,沒有也無妨。”

郝昭不是善妒之人,但周瑜年紀親親,卻能坐在李王身側,起先還以為是親戚。

“這并州兩地皆成了無主狀態,各鎮太守相繼殞命,如果我們占得先機,全力以赴,至少有兩鎮之地能收入囊中。”

李王之前就令張居正為郡丞,郝昭為主簿,韓浩為主記,太史慈為參軍,牛金作為太史慈副手,暫時跟在李王身邊,而趙云和楊再興沒有職務,暫時留在郡府。周瑜因為年幼,也沒有封賞。

“就算你拿下了兩郡,又派何人駐守,韓馥節度州郡,一封調令之下,誰敢違逆?”

張居正看到二人針鋒相對,趕緊站起身勸解。

“如今黑山軍勢大,傳有三十萬大軍,鋒芒畢露,雄踞并州更是士氣大振,我們魏郡如今人口不足二十萬,兵力更是只有兩萬余,我看還是不要趟這趟渾水了。”

李王有自己的考慮,雖然張居正和周瑜的建議不同,但意思卻也相差無幾,養精蓄銳,靜觀天下大勢。

“這樣吧,楊再興可在。”

“在。”楊再興拱手。

“著令你前往魏郡治所,征召兵士,并日夜訓練,與常山郡遙相呼應。”

“是。”

“太史慈。”

“在。”

“著令你繼續留在常山郡,隨時等候我的命令,并抽調一萬人,我要親自出征并州。”

“郝昭韓浩,你二人留在常山郡值守,防止黑山賊從壺關東進,禍亂常山,不可懈怠。”

“是。”

各個人得令,自然下去安排。

“叔大,如今魏郡不比常山,還得你親自前往治理,與楊再興多溝通交流,嚴防黃巾殘賊。”

“我省得。”張居正知道,李王看似魯莽,實則心思細膩,定然有了自己的考慮,否則不會貿然點兵西進。

目送他們離開,李王這才看向周瑜:“說吧。”

周瑜似笑非笑的看著李王:“你知道我有別的打算?”

“人小鬼精,你我雖然相交不久,但我相信一個臨危不亂的人,不會被那些狗屁的調令限制。”

周瑜嘿笑一聲,沒有吝嗇言語,款款道來:“魏郡以西就是壺關,只需要一員猛將扣關,拖住張燕部并州軍,楊再興最為合適,他們是師兄弟,張燕念及情誼,絕不會大軍掩殺,我和子龍可率領三千步卒,走毛城小徑,從太行山天險而過,扮作黃巾遺寇,掐斷晉陽和上堂的聯系。”

李王眉頭皺了起來,雖然趙云勇猛,周瑜機智過人,但貿然孤軍深入,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泥沼全軍覆沒。

“如此會不會太過行險,徒然送了性命?而且這樣一來,你們就不會有后援補給。”

周瑜自信一笑:“我們配備你發明的腌菜,可以維系半月有余,路途中必會遇到劫掠鄉鎮的賊寇,我們作一會黃雀就好,至于行險卻也說不上,我們晝伏夜出,專門挑押送糧草輜重的部隊下手,必能水到渠成,壺關之上有一汪湖水名為百湖,三面用碣石封住,才使水流改道,避免了壺關被淹,如今正是十二月份,只消我們打個缺口,四月春雷一起,雨季到來,這壺關就算能止住千軍萬馬的沖擊,又怎能抵擋這萬鈞洪水的天威?”

李王只感覺心底一涼,看著周瑜澄澈的雙眼有些拿捏不定。

周瑜卻沒有在意,接著道:“幽州牧劉虞為人善良,但卻有些多疑,此事必然猶豫不決,他會出兵圍剿晉陽,但必定會使公孫瓚為先鋒,這樣一來倒是便宜了我們。主公可派遣太史子義率兩萬新兵,沿途收攏郡縣,表面在公孫瓚和劉虞中間左右逢源,只要壺關被淹,韓馥必定親率大軍從鄴城出發,攻伐上堂,這時候楊再興也可以從壺關向北進,攻占鄉縣,將各郡圍住。如此一來,除了上堂和晉陽,盡皆落入主公的手中。”

李王笑了,這周瑜和他竟有些相像,兵出行險,詭變莫測,他94的智力知道了大概,就能通曉周瑜的后招。

“劉虞北面有匈奴扣邊,東面與公孫瓚心不齊,定然會遣兵回幽州,他身為幽州牧,有加封郡守的權利,定然會派遣心腹接手晉陽,我便能釜底抽薪,好吃好喝的款待,哈哈哈。”

周瑜也笑了起來,知人善用,他這才有了真心依附李王的決心。

趙云在一旁聽的冷汗直冒,但張燕是他師兄,感情極好,不愿他就此隕落,拜倒在地上。

“大哥,張燕自小照顧我,與我情同兄弟,還望大哥放他一馬。”

李王趕緊扶起趙云,看向周瑜:“我想公瑾應該有萬全之策。”

周瑜如今年少,不似前世般果斷,聽到趙云的話思考了很久,若是前世,早就呵斥了,成大事當不拘小節。

“這壺關****時期就已經建立,戰國時期因為突發洪澇,被沖垮過一次,后面秦朝時期,得以修葺,北面太行山有一處高臺,可以免受洪水的侵蝕,子龍可以在三月底修書一封,陳其厲害,只要他遷出壺關,必然不會受到波及。”

趙云苦笑一聲,這樣一來,太行山東面不知多少無辜的生命會被侵蝕,但生死有命,自己隨了大哥成為漢臣,張燕是賊寇,遲早兵戎相見。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三國召喚無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