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種田紀事1008節 身教勝于言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從良種田紀事 >>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列表 >> 1008節 身教勝于言傳

1008節 身教勝于言傳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19日  作者:夜葳蕤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夜葳蕤 | 從良種田紀事 


如果說,秦懷恩以上的這些寶貴經驗,源于他前世長期處于底層的生活,那么潘凌峰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來源于良好的家教了。

大族世家的底蘊到底在哪里?

對這一點,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清露和秦懷恩主要探討的問題,就連程一針都加入到了其中。

最后大家取得了一致的共識:家族當中最重要的,不是擁有多少財富,也不是有多少子弟出朝為官,而在于那些珍貴無比的傳承和教導。

試想,整個家族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有勤懇努力的端正家風,這個家族又怎么可能不興旺發達呢?!

秦家的優勢在哪里?自然是武功了,清露則著重提到了人品,用清露的話來說,就算是沒有超凡絕倫的武功,只要勤勞努力,積極向上,總會過上好日子的,不管是在什么朝代,在什么情況下。

當然了,適當地講一點技巧和方法,也就是常人所說的“陽謀”,也是個盡快登頂的捷徑,但捷徑也必須是正途。

秦懷恩完全同意清露的說法,只不過,他又把清露的想法深入了一下。

武功的用處很多,在家里可以進山采藥、打獵過富裕日子,并健身健體、保護家人的平安,在江湖上能揚名立萬成為一方的霸主,但在秦懷恩這個兩輩子都受傳統教育的古代人心中,這些,都算不得正途。

封妻蔭子、光宗耀祖,這個才是男人應得的頂點,尤其是在秦懷恩如愿得了清露、和朝廷已沒啥對立之后,更是對此有了很深的感觸。只不過,在清露的幫助下,他的官位得來得太容易了,并沒人發現他對此的熱衷罷了。

所以,秦家的孩子們,不僅要武功高強,還必須成為優秀的將領,并把這項本領世世代代地傳遞下去,就像潘家那樣。

秦懷恩可不想,自己對潘凌峰的超越,到了自己兒子們這一代就戛然而止了,不,就是到了孫子和重孫子那一代,也不行!

尤其是到了現在,這個任務因朝廷對睿兒的委派變得越發緊迫起來,秦懷恩的教導自然也加快了腳步。

對這些想法,秦懷恩并沒有說出來,而是在實實在在地做,其實有時想起潘凌峰的那張“婆婆嘴”,秦懷恩還是挺理解的。

所謂的“軍中無小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兵士們的吃喝拉撒睡、影響情緒波動的積分分配以及他們各自的家務事,事事都得操心,不然的話,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體力下降、訓練效果打折扣、疫病流行、玩忽職守、軍中嘩變……

當然了,最好了之后,回報也是非常豐厚的,只要你真心把兵士們當人了,他們就盡職盡忠,作戰能力大幅提高,成為一支無往不利的精兵!

但不管怎么樣,寡言的秦懷恩也無法成為潘凌峰那樣的“碎嘴子”,所以他采取的辦法就是少說多做,對此,清露給了秦懷恩極大的鼓勵,“身教勝于言傳吶!”

這使得秦懷恩對自己的辦法越發地有信心起來,而且,清露的說法也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在西北時,潘凌峰對兵士們叮囑幾十次的效果,也不如,秦懷恩有事沒事就神出鬼沒地出現在哨位上的效果好。

三天后,當這里的營盤修整、建好之際,他們便向下一處出發了。

“狡兔三窟”的道理,連清露都懂得,更別說常年征戰的秦懷恩和經過長期教導的孩子們了,所以這一次連秦小四都沒有哀嚎,而是老老實實地干活兒。

然后,問題便又出現了。

當秦懷恩再次獨自一人建哨位時,癸一和老大齊齊跺腳,也不行禮了,而是立刻組織出自己隊伍中的一部分人去幫忙。

雖然還是沒想明白,但其他組的孩子們也有樣學樣。

于是,哨位就這樣成了在所有屋子中最先建好的。

而秦懷恩在他們一來參與時,就馬上停了手。

不僅如此,這一次,秦懷恩一改往日的習慣,和睿兒一道住在了主屋當中,這回要表達的是:大戰來臨之際,身為主帥,必須堅守崗位,以身作則。

等到第三次再建屋子時,不用秦懷恩再做什么了,這些人自動地從各組分出人來,先把哨位建好了,嗯,還是在排在馬棚和狗窩之前的。

孩子們又開始議論了,“兵士們的命,自然是要比馬匹和狗狗更重要了。”“所以要先想到他們,哪怕現在我們沒有兵士,而是代替兵士們在干活兒。”

“對啊,我們是帶兵的將領啊!”意識到這一點后,秦小四喜滋滋的,“就應該學爹那樣愛兵勝過親子!”連以往對秦懷恩嚴苛的怨懟,都減少了許多。

就連癸一都加入到了他們的討論之中,“是啊,以往在下怎么就沒想起來,主子現在要統帥一方了,我們必然也得各司其職,不能再像以往那樣,把自己當成個普通兵士,只想著干好自己的差事就行了!”說穿了,這就是種觀念的轉變,當然了,也是角色的轉化,以往秦懷恩是怕他們出身太高,過于傲氣了,才拿他們當普通兵士對待的。

幸好,因為有著以往的訓練和從軍經歷,別說小廝們了,就連那些準備從軍的護衛們,都對這種角色的轉換十分自如——只要當過兵的人,就很容易明白兵士們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而這正是秦懷恩經歷過的。

他真的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很好地傳遞了下去。

他們建的三個營地,一個比一個更荒僻,到了最后一個時,秦小四已感嘆道,“這山,還真是挺有樣子的啊,不次于咱們家的山了!”

睿兒一巴掌拍在了秦小四的腦袋上,“你胡說什么呢!這個才是咱們家的山,只要沿著這個山勢走下去,就能走回小嶺村去!”他們現在的位置也是屬于大金山山脈的,只不過,很遠、路途很艱難罷了,不,應該說是,根本就沒有路。

“哇哦——原來是這樣的啊!”孩子們的驚呼聲中,夾雜著興奮和親切。


上一章  |  從良種田紀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