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種田紀事976節 要回的家到底是哪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從良種田紀事 >>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列表 >> 976節 要回的家到底是哪里

976節 要回的家到底是哪里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19日  作者:夜葳蕤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夜葳蕤 | 從良種田紀事 


當看到秦家村那壯闊宏大裝飾一新的宅子時,不知內情的眾人,全都吃了一驚。

程一針驚聲問道,“清露,你這是要在這里常住怎么著?”清露這個人,其生性奢華主要體現在個人享受上,但并不會胡亂花那些沒用銀子,如果不是常住,秦家村的宅子,完全沒有必要修成這個樣子。

清露沒回答程一針的問題,只是略帶緊張地轉頭去看秦懷恩,秦懷恩板著臉冷哼了一聲,清露立刻配合地做出怕怕的樣子,一雙眼睛卻嘰哩咕嚕地打著轉,一看就是在想什么壞主意。

秦懷恩只得無奈地再回了清露一個寵溺的笑,清露這才挺著大肚子,趾高氣昂地往里面走去,秦懷恩連忙伸出手臂,小心翼翼地護著她。

旁人是看不出夫妻二人之間這些機鋒的,包括睿兒在內的孩子們,早就一哄而散,跑著到各處看稀奇去了,下人們則在大小管事的帶領下忙著整理安頓。

劉秀芬聽了程一針的話,連忙問,“程神醫啊,你快幫我們看看,這宅子修得如何?”自打三年前,她和栓子領了差事,押送秦懷恩第二次西北大捷的那批金子回東北,就在這里停了下來,開始修這宅院,很多工匠都是從京城直接帶過來的,還有些專門教導她的婆子啥的跟著。

可以說,這三年來劉秀芬夫婦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那時他們已經在京城生活過好幾年了,增長了見識的同時,還懂得了以往很多并不懂得的規矩,結果是知道得越多,心里就越發感到自己的不足。

偏生那時秦懷恩已封了侯,宅子的氣派規模必須和他的身份相符合,家里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已生下來的就有四個,往后還不知道要生幾個。

開始時每個孩子都配了二十個小廝,可后來睿兒的小廝聽說了這件事,就求到了清露面前,意思是,他們的兒子也很多,如果秦懷恩能看得上,希望能給秦家的孩子繼續做小廝,其實就是死士——實在是感情太深,秦家的家傳武功太吸引人了,偏生他們沒資格傳授給后代。

清露覺得這是好事,家生奴才知根知底,只要不降低標準,總比在外面買的得用些,結果,秦家孩子的小廝就從每人二十個,變成了三十個,有十個名額是特地給睿兒小廝的后代們留的。

就因如此,清露特地囑咐劉秀芬,宅子還是要建成小嶺村的那樣子,要結實、實用、舒適、適合鄉間生活、用料一定要好,她是打算在這里生兒育女子子孫孫無窮盡的……

這些要求都變成了重重壓力,使得劉秀芬和栓子為了這套宅子,費盡了心血。尤其是看著每過個把月,銀箱子里的金錠子就往下縮縮三寸,讓自認為早就見識過大富貴的劉秀芬,心里也開始沒底兒了——這要是銀錢花出去了,宅子卻蓋得不好,不用清露說,她都得心疼得什么似的。

幸好,壽公公給的工匠原本就是打算到北平修王府和侯府的,十分得力,清露給的幾個嬤嬤也是宮里出身,對各種規矩例制那是門兒清,對各種奢華用品更是在行得不得了,加上自打當初清露從雙嶺村希望學堂往秦家村添置人手,到現在很多人都在這里安家落戶了——待遇完全一樣,又何必一定在雙嶺村擠著?畢竟,秦家村的氣候更適合居住!

現在,秦家村的希望學堂也辦起來了有七、八年了,而且因為地方大,人口多,自打一開辦起來,規模就是雙嶺村的數倍,男子女子的直接分開了。

這使得劉秀芬有了大量的幫手,達到了萬事不愁的狀態。

此外,聽說清露要在這里蓋宅子,秦家村的村民和將軍縣的人都樂壞了,他們本來就是秦懷恩的嫡系,又經受過沒有清露“經管”的苦,想到從今而后就能一直享受秦家的提攜,簡直是樂壞了,那愿意白做工的青壯年是蜂擁而至啊!

當然了,劉秀芬最后還是按照正常價格給了銀子的,但栓子管理起來,就不要太輕松哦,就連匠人都說,蓋了這么多的府邸,走過這么多的地方,重來沒像建侯府一般,如此順利、迅速、心情通暢,還有,賞錢頗豐!

此時,程一針真在不住口地稱贊,“不錯啊,秀芬,這宅子真是不錯,你現在可真成了獨當一面的大管家了!”

劉秀芬聽了,放下心來,樂滋滋地追上了清露,“太太,這主子的屋子里糊墻的布,我都用的是官造的,并不是為了省銀子,實在咱們這宅子太大了,就算是打著王爺的旗號,內造的布匹還有銀子也沒處買去,下人房中就都是商用的了,但也俱是上好的,特地下了單子,讓布莊去江南和西南采辦好幾次,都是潘夫人介紹的熟識商家……”

到了京城劉秀芬才知道,為什么京城人的衣裳看起來那么華貴漂亮,明明是同樣的花色,那感覺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別,從小嶺村帶來的那些清露的舊衣,都不用旁人說,有很多劉秀芬就做主賞了下人,還得是最低等的粗使丫鬟。

后來經過教導的劉秀芬才明白,原來同樣的布,分為專門給皇親國戚、高官顯爵們用的內造的,秦懷恩、清露和睿兒穿用的都是這一種。

還有給官員們用的官造的,就是壽喜兩位公公、顧謝和教授們日常穿的那種。當然了,他們也有不少內造的衣裳和料子,那都是主子們賞賜的。

而劉秀芬穿的,全都是內造的,單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她在清露面前是多么的得臉了。

這兩種布料都是如果沒有相應的地位,花銀子都買不來的,也難怪清露和壽公公,當年在雙嶺村時,曾發出過用銀子都花不出去的感嘆了。

現在的劉秀芬是完全明白了,只有商用的布料才會在市面流通,就是清露曾經血拼的那種,也是當年壽公公很是不屑地賞給林勝德的那種。


上一章  |  從良種田紀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