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沒買到店鋪的商人,也破涕而笑,高高興興地去繼續做他們的生意去了!
新上任的露城府臺大人,看得嘖嘖稱奇,感覺到和露城做交接,實在是太開心了。而以一城之守的位置,就被朝廷授予四品府臺的官員,全朝就他一個,可當他看到露城的規模和繁盛后,才明白其中的原因,深感為了謀求到這個缺兒,所付出的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
露城軍還非常會做人,別的什么都不干,先帶著新上任的府臺,去看了他的府邸。
“別看房子不好,但地界大,”露城帳房,很是神秘地對府臺大人介紹,“等過陣子,大人就明白了,露城這地界,只要有地方,那就是能生銀子的!”將地契直接遞到了府臺的手中,“這是私產哈,是我們王府送給您的,和方才賣的那些一點關系都沒有,大人的帳房自管去查賬好了!”
這個府臺府邸,是當初建軍營時,就預留出來的,它屬于內城,但處于內場的邊角,只要攔上兩道墻,它便從內城之中被間隔了出來,可以說,既方便,又規避了外城店鋪被出售的命運,還是城中最繁華的一個區域。
府臺美壞了,他真不知道這世間還有這么好的事兒——只收賄賂不用做任何一點違背朝廷和心愿的事兒!
其實,公叔烈若不是后來那么貪婪,動了不該動的利益,他在西北收入,一點都不少,當初秦懷恩和潘凌峰送給他的塞坎城的宅子和鋪子,就值不少的銀子,后來將士們的例行孝敬也一點都不少。
是公叔烈自己惹了大麻煩,結果這些東西都不得不退了回去,反倒讓秦懷恩和潘凌峰憑空多了兩筆財產,也算是他們的意外收獲了。
“但愿新任的露城府臺大人別再犯這樣的錯誤了!”露城的帳房想,可再一想,誰手頭攥著這樣的巨額財富會不動心呢?這位府臺其實也很危險吶!“算了,這和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反正我們露城軍很快就要去清城駐守了!”想到這些,他的臉上又帶上了微笑。
一般來說,房價大約相當于二十五年左右的房租,因為大家對露城的房產和未來發展都非常有信心,所以清露適當地調高了房屋的售價,是按照租金的三十年來算的,結果是依舊很快賣完了,可見她給的價格還是很合理的。
賣掉了四成的房子,卻只打算留出來一年的露城全部干股用來支付將士們的股息損失,這一進一出之間利潤可是太大了,具體說來就是整個露城十一年的全部房租啊!
清露就是用這筆銀子,來做為西北鋪路建城的啟動資金,不僅如此,去年秋收后,王府還撤銷了前面三年救災時建的所有的平價糧鋪,將這些糧鋪賣得的銀子,以及建筑材料,統統運到了西北,以供建設。
最主要的是,是賑災糧鋪用剩余的那些糧食,它們有來自江南的稻米,來自東北的高粱,已經后面兩年未受災的中原地區所產的麥子、豆子什么的。
也就是露城的糧倉和倉庫都很大,若不然,一般的地方,根本就放不下這么多的物資,不僅如此,開春后,東北的商人們,又開始將東北的各種特產,源源不斷地運往西北了,這一回,連原本西北不需要的粗糧,也有了利潤可言。
有了這么雄厚的“家底”,王府這次建城、鋪路,根本就沒往西北另外輸送銀子,和朝廷當初預計的高額投資,完全不是一碼子事兒。
但朝廷對此并沒什么想法兒,要知道,朝廷這次的收入也是非常豐厚的,露城的干股這么快就解決了,價錢也非常合理,從今天開始,朝廷除了正常的利稅外,還可以收六成露城房產的租金了——西北的軍費,基本上自行解決了。
王府小廝全部從露城軍務中撤離了,但他們和顧謝等人一樣,還是住在露城內城當中,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組織人手,這些人手,有相熟的商人們手下能干的伙計,有當地的農閑時節的本地人,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雇用了大量的狄人!
一聽說用銀子付工錢,很多狄人都發瘋似的來應聘,價格遠遠低于西北當地人。
大頭現在是露城的主將了,他對此有些擔憂,“這樣能行嗎?”
顧謝也有點害怕,“夫人是這么說的,安全問題,由你們解決!”
大頭點頭,“這個倒是沒問題的!我怕的是他們不會干活兒,回頭白瞎了咱們的糧食,耽誤了活計。”狄人的紀律性非常差,還不會過日子,一吃飽了,就不愿意干活兒了,今天有了糧食,立馬就會換酒喝,完全不管家里明天有沒有東西吃,他們有力氣是不假的,但對鋪路和蓋房子等需要技巧的活計,一點都不擅長。
顧謝和教授們對視了一眼,“這一點將軍倒是不用擔憂的,”將具體做法兒,簡單地對大頭講了講,“我們只需要從他們手中,用糧食換足夠的碎石和黏土就可以了,聽說他們騎馬駕車,都很厲害。”
大頭放下心來,“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他們路徑還熟悉呢!”
其實在西北鋪路是挺容易的,因為西北地勢平坦,降雨還少,很少耽誤工期,就算是修清露要求的這種兩邊帶人行道的,特別寬的路,也用不了太多的時間,反倒是對建筑材料的供應,需求量非常大。
但這一點問題都不存在,聽說以往沒人要的石頭和土都能換糧食了,狄人連婦女和小孩兒都聞風而動,有車馬的用車馬,沒有的,竟然能徒步背來,生怕大楚人不要了。
自幼生長在京城中的教授感嘆,“不來了西北,真不知道狄人原來生活得這么艱苦,可真是的,狄人連年大捷,搶了咱們大楚那么多的東西,他們怎么還會這么窮?”
小廝告訴教授,“他們還在施行奴隸制度,搶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歸了貴族,而且他們不會過日子,平民們有了東西,就拼命吃喝,也不種地,沒了就再去搶,現在不能搶了,自然就窮了。”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