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兒又一頓,“也不對啊,皇伯父已經答應西北軍中全面采用積分制了,潘姐姐也成親了,潘伯父為啥還缺銀子啊?缺多少銀子啊?”
是的,潘凌峰走馬上任后的第一份折子,說的就是積分制的事兒,并沒要求朝廷采用,而是咨詢公叔瑾的意見,公叔瑾把這事兒拿到朝堂上商議來著,畢竟,大楚朝除了西北,還在很多地方有駐軍,不應該待遇不公平。
最后的結果是,大臣們一致同意在西北繼續采取積分制,主要原因是,積分制在西北已經實際施行很多年了,范圍包括西北所有駐軍,狄人剛剛大敗,西北并沒完全穩定,一旦在這時取消積分制,軍中很可能產生嘩變。
公叔瑾從善如流,今年秋天,也就是明年的軍餉,將按照積分制的數額下發,從那時開始,無論是京城里,還是塞坎城的總兵府內,都開始統計具體數額,其實,就算是這數字沒統計沒出來,潘凌峰和公叔瑾,心中也大致是有數的。
若不然,公叔瑾也不會這么缺銀子。
但不管怎么說,這對潘凌峰都是個好事兒,他和他手下軍士們的待遇提高了啊,或者說洗白了,潘凌峰也無需為找銀子發愁了,老老實實帶他的兵就行了,正符合潘凌峰為官的風格。
潘凌峰的這封信,睿兒沒看懂,清露也懵圈了,她前陣子暗示睿兒說缺銀子的人,其實是公叔瑾,不是潘凌峰啊!
秦懷恩已提起筆,刷刷兩下將回信寫好了,“滾!朝廷采用積分制了,露城也給你了,還問我要的哪門子的銀子?!”他雖然比旁人知道的多一些,但也沒想到潘凌峰會手頭那么緊張,就算是想到了,他也覺得潘凌峰活該!
清露先汗了一個,覺得這兩個人寫信比發短信都利落,也不知道公叔瑾看著自己的兩位臣子如此交流,會有什么感受。
等秦懷恩命人將信都送出去了,清露才問,“你估摸著公叔烈這次從西北貪了多少?”她已經想明白潘凌峰的處境了。
秦懷恩搖頭道,“不好說,肯定不少就是了,不過,不管公叔烈做了什么,也都和咱們沒關系,潘凌峰他自己腦子笨,講規矩,不會找銀子,憑什么用咱們家的銀子去成全他的忠義兩全?!”也帶上了一點情緒。
主要是清露和睿兒在四皇子的這場親事上,送得禮品太扎眼了,京城中有些犯了“紅眼病”的人,難免說幾句清露的酸話,就算并不敢過份吧,秦懷恩也很不愿意聽。
清露語重心長地說,“大郎,你這么想不對。公叔烈回京都三個多月了,潘凌峰不是一直沒跟你提這件事嗎?他這是知道咱們給芷瑤添妝了,這才忍不住說了出來,要的也不是另外的銀子,就是潘芷瑤的這份添妝!”說到底,潘凌峰還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處事作風。
秦懷恩愣了愣,“要不然,我現在去把信追回來?”他對潘凌峰還是很有感情的。
“為何?”這下子輪到清露奇怪了,追問道,“我就不明白了,公叔烈給你們惹了那么多的麻煩,你們為什么就不上折子參他呢?”以往也就罷了,這次大戰中,公叔烈在商議戰策、作戰過程中和戰后,做了多少糊涂事兒啊,這些將領們竟然只是背后罵人,不通過正規渠道找公平,真是讓她想不通。
秦懷恩吱吱唔唔,“好歹也算是并肩作戰一場,我也都能擺得平,戰前要以大局為重,戰后我就走了,懶得理那些閑事,反正我也沒虧著!”雙眼并不和清露對視。
“呵呵,”清露笑了,看著秦懷恩,像在觀賞什么珍奇的動物,“這是不是就是你們所謂的義氣?”如果說戰前秦懷恩找的理由還勉強能圓過去,后面的那些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了,所以清露才想到這么問,主要是,潘凌峰也這樣啊。
秦懷恩紅著臉點頭,“嗯,我知道你看不上,可我還是……”這是古代人和現代人的代溝,還可能是品性的極致體現。
清露對秦懷恩了解得挺透徹的,所以到了此時,并沒什么過激的反應,反正她想辦的事兒都辦完了。
睿兒有點沉不住氣了,“不對啊,師傅,你們這樣不是皇伯父不忠嗎?貪官污吏合著就該被朝廷治罪!”他現在和公叔瑾的感情也挺好來著。
秦懷恩看了睿兒一眼,“那你可以去皇上面前告密。”語氣平靜,因為睿兒和他的身份不同,是有這個權力的,他很理解。
睿兒仔仔細細地觀察了一下秦懷恩,發現秦懷恩的臉上并沒什么特別的表情,是真心同意他這么去做的,可是想想“告密”這樣的詞匯,睿兒覺得像吞了只蒼蠅般,特別難受,先是訥訥道,“公叔將軍是我的叔祖父誒,”算是挺近的親戚了,“我這樣做是不是不孝啊?”求助地看向了清露。
清露撫額,她記得,在現代時曾看過一篇文章,說是現代教育是有缺失的,“德育”這個部分太弱了,相比之下,古代做得比較好,讀書人先立德,再增長學識。
清露穿過來之后,發現古代在這方面的確挺厲害的,先是公叔寧,現在又來了個睿兒,就連大字不識幾個的秦懷恩,也自有一番為人的準則,不過,這些亂七八糟的道德準則,清露真心有點接受不良。
清露對上睿兒可憐兮兮的眼神,心有不忍,勸道,“這個,睿兒,不管怎么做,你都是對的!”連自己都覺得說了跟沒說一樣,連忙繼續寬慰,“估計現在你師傅的信都入宮了,所以,睿兒,不管你說不說,皇上都知道了!”公叔瑾沒那么傻,從秦懷恩這樣的直言不諱中,還是看不出問題來。
睿兒恍然,“所以姨母才等師傅把信送出去后,再說出實情!”明明是有些欽佩的,卻突然間話鋒一轉,“姨母,你挺壞的啊!”眼睜睜地看著秦懷恩的忠義兩全,就這么完蛋了。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