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種田紀事912節 嚇死人的添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從良種田紀事 >>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列表 >> 912節 嚇死人的添妝

912節 嚇死人的添妝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6日  作者:夜葳蕤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夜葳蕤 | 從良種田紀事 
女生頻道


睿兒說,“師傅、姨母,要不然咱們回去吧,現在師傅也不做官了,也沒兵權了,沒必要一直在京城待著吧?我也想回去,今年已經不旱了,賑災的事兒到秋收就徹底結束了,皇伯父會同意的。”既然清露放心不下他,他就跟著一道回去好了。

清露輕笑了一聲,“別,還是再等等吧,”算計了一下,“也不用多久,等到明年春天就行了。”省得公叔瑾沒辦法了,再來回折騰,小四畢竟還小。

睿兒并沒想其他的,只是點頭道,“也好,”明年春天并不是太長的時間,他以為清露完全是為了襁褓中的秦小四,“四哥過些日子也要成親了。”四皇子成親的吉日已經算出來了,在八月二十八,禮部現在正在著手準備。

清露給潘芷瑤的添妝,俗氣到粗暴——黃金五萬兩,清一色的精心打造的各種形狀的花金錁子,還敞著箱子蓋兒,就這么浩浩蕩蕩的讓人從王府抬到了安平侯府。

整個京城都震驚了,潘夫人都快嚇傻了,見了清露劈頭就來了一句,“你這是瘋了嗎?!”

清露很是淡定,“我們不偷不搶的,有的是金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這又犯得上誰的忌諱了?”一指那幾口箱子,“你可不能不要哈,駁了我的面子沒關系,這可是皇上御賜的!”

這也是真話,這些金子,是前陣子西北大捷時公叔瑾賞給秦懷恩的,一點兒沒多,就是按照秦懷恩割的那些人頭論功行賞的份例,但因為級別高和數量多,也有四萬多兩的金子了。

對此所有人都只有流口水的份兒,一個字都不敢多說,要知道,旁人也就罷了,狄人可汗的人頭,懸賞黃金萬兩,這在朝廷可是掛了好幾十年了,可謂天下皆知,不過是沒人能得到而已。

這次大戰前夕,為了鼓舞士氣,皇上還特地提來著,可謂對秦懷恩報以殷切的希望,現在秦懷恩順利地完成了,朝廷怎么可能不給,誰敢多說一個字?!

清露又低頭小聲地對潘夫人說,“芷瑤不容易,我是有經驗的人,這凡是皇子啊,就沒有不缺銀子使的。”

想當年,清露就是眼睜睜地看著公叔瑾和公叔寧,那么一步步走過來的,而現在的四皇子,因為兄弟太多,公叔瑾還很年輕,就得加上個“更”字,四皇子娶潘芷瑤除了看上潘凌峰在軍中的勢力外,也未必沒有看上了安平侯府錢財的因素。

尤其是潘芷瑤從側妃一躍成為了正妃,這讓原本應該將女兒嫁給四皇子的鳳家怎么想?會不會因此鬧點小脾氣,給四皇子點顏色看看,那都是不好說的,清露深刻地理解現代的那句名言,“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清露如此掏心窩子的話,感動得潘夫人熱淚盈眶,“我知道,我預備了,我有!”潘芷瑤才十三,按照潘夫人的想法,就算是訂了親,也想在家里多留幾年,別說這個年紀沒過及笄尚不能圓房,就是一般人家的女兒,也總要等到十七、八歲,才是養好身子后,最適宜成親、生育的。

卻沒想到,無論是四皇子還是皇上都急得很,送來的吉日只有三個,全都是今年的,侯府只能選擇中間的這一個,現在想來,因潘芷瑤做了這個正妃,皇上和四皇子的壓力都很大,四皇子對各方面的需要也很迫切。

潘芷瑤這么小的年齡,就要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潘夫人絕對是竭盡所能地為潘芷瑤置辦嫁妝。

清露握著潘夫人的手搖了搖,“你有,那是你的,我送的……”她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說,“也原本就是你的!”這就是把潘凌峰這次在西北損失的戰利品給補上了,還有富余,還特別干凈,還給潘芷瑤壯了聲氣。

“你們這兩口子啊!”潘夫人感動再說不出旁的來,說實話,縱然她心里明白,這次潘凌峰的收獲不在銀錢上,可事趕事兒趕到這兒了,她這手頭還真是緊張。

安平侯府是富,但安平侯府不僅不是潘凌峰一個人的,還在進京之前已經分家了,就連老侯爺夫婦,實際上也不是打算在潘凌峰這里養老的,不過是用進京為質的方式,表達他們對皇上的忠誠罷了。

按照規矩,他們應該跟著嫡長子的,也就是安平侯世子,這樣的話,在財產上,自然是要向世子傾斜的,老兩口也算留了退路。

說到潘夫人自己,也是有為難之處的,庶子女們也就算了,除了潘芷瑤,她可還有兩個嫡子呢!

潘夫人的長子,今年十八,春天時成的親,兒媳婦現下已有了身孕,就等著這個孩子生下來,養一陣子后,小夫妻去西北投奔潘凌峰建功立業了。

為潘芷瑤準備嫁妝時,大兒媳曾私下里對相公念叨,“小妹這嫁妝可真是多啊!”就算是要嫁給皇子吧,這恨不得將個府邸都陪送過去的架勢,也的確讓她心里不舒服,況且,還有個嫡親的小叔子沒成親呢,她真不知道,到最后家里還能剩下什么。

當時潘家大郎是這么說的,“多?我不覺得多,你倒是說說,都有什么?”等自家媳婦剛念叨了沒兩句,他便攔道,“旁的都不用說了,你說吧,這里面有沒有西香閣和西寶閣的股子吧?”

兒媳婦愣了愣,“那還真沒有!”她剛嫁過來,并不知道這其中的門道。

潘大郎小聲道,“你就記住了,就算是把這整個府邸都送出去,只要這兩家鋪子還在,不出三、五年,它也就回來了!”

兒媳婦驚訝地瞪大了眼睛,似乎明白了什么,再也不說類似的話了。

兒媳婦沒事了,潘夫人心里卻沉甸甸的,再給潘芷瑤添置東西時,下手就不那么利落了,因為小兩口這段私房話,是大兒子告訴她的,她的兒子她了解,除了向娘獻寶外,未必就沒有委婉提醒的意思在里面,畢竟,潘芷瑤這次的嫁妝和潘家的家底比起來,實在是太多了。


上一章  |  從良種田紀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