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種田紀事642節 清露的另類回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從良種田紀事 >>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列表 >> 642節 清露的另類回禮

642節 清露的另類回禮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9日  作者:夜葳蕤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夜葳蕤 | 從良種田紀事 

類別:女生頻道作者:夜葳蕤書名:

清露見公叔寧已平靜了下來,臉色不再那么難就繼續講歪理,或者說她自己的道理,“和你在一起,我憑什么使自己的銀子啊?!再說,我也沒說你缺了我銀子使啊,我說的是旁人,那個小氣的人!”

不管清露和公叔寧是出于什么目的,但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最終獲利的其實是公叔瑾。.

清露就是想到時候公叔瑾能不能大方地,給再次立下大功的公叔寧合理的賞賜。

公叔寧沉默。

想來,公叔寧已知道答案了。

而公叔寧不愧是最了解皇上的人。

安平侯府的船隊出發沒多久,朝廷就將今年的軍餉一次性全部送到了西北,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只有銀兩,沒有糧食,幸虧如此,今年朝廷的糧餉才沒晚。

朝廷的旨意是,讓丁志成就地采購軍糧,至于價格,就是按照西北當地糧食價格給的。

西北的糧價是偏高的,但這說的是米麥等西北當地不產的糧食,稷米莜麥等當地產的糧食,價格一點兒不貴。

此外,西北還有一種東西便宜,那就是牛羊肉,所以單從折合銀兩上來廷給的銀子不僅公平,還能讓武將們有點賺頭兒。

“可咱們這么多人,到哪里買這么多的糧啊!”一位武將忍不住道出了事實真相。

是的,軍隊就地取糧的做法兒,自古以來就是有的,其中的賬目誰都會算,但也得有的取,不是嗎?

丁志成正要給朝廷寫折子時,潘家的船隊到了,于是,所有人都明白了皇上的用意,折子也不用寫了。

有了朝廷這樣的“配合”,今年西北的糧食生意極為火爆,不光潘家,就連清露送去的麥子,都大賺了一筆,但清露不滿意,“提價,提價,必須提價,憑什么啊?”

公叔瑾先是在船隊出發后,給西北送去了軍餉,在船隊達到后,又給了潘家褒獎和賞賜,說他們“能為朝廷分憂”。

潘家樂壞了,他們完全沒想到,不過是做點子生意,還得到這樣的意外之喜,主要是朝廷透露出來的親近之意太難得了。

“為啥這賞賜就沒有你的呢?”清露在公叔寧面前一個勁兒地鬧騰。

公叔瑾的旨意下得時機這么好,這說明他一直在關注著潘家或者說公叔寧的動向啊,清露就不相信了,公叔瑾會不知道,在這其中,清露和公叔寧起到的巨大作用,對了,還有睿兒啊,那也是盡了力的。

公叔寧為公叔瑾說好話,“你也知道我不該和武將有過多交往,為何旁人維護我,你就不喜歡了呢?你想讓我要什么賞賜,官位還是銀錢珠寶?!”

公叔寧現在的品級已經提無可提了,至于那些身外之物,公叔瑾一向是大方的,至于刻意模糊他和武將之間的交往,想來也是一種保護吧!

清露皺起了眉頭,她總覺得公叔寧的這番話,有什么地方說得不對頭,卻一時間想不明白。

就在這時,下人稟報,潘夫人來訪了。

潘夫人是來致謝的。

盡管也聽說了,西南和中原地界鬧災的事兒,但偏居一隅的潘家并沒像一路走過來,親眼見識到災民的清露一行人那樣,充分地意識到這水災嚴重到什么程度,并大致準確地推測出朝廷面臨的困難。

所以,潘家認為,朝廷這般對潘家“小題大做”的獎賞,全是公叔寧“努力”的結果,因為潘家是不和公叔寧“交往”的,這份感激和禮物,自然就送到了清露的手上。

潘家送禮一向大方,當初漕幫的事兒,就給睿兒和清露送了厚禮,這次,比上次的禮還重。

清露有點兒不好意思,不過有些事兒,說了人家也會覺得是客氣,因此,清露一邊收下這些禮物,一邊給了潘夫人一些“回報”。

“今年秋天,我們雙嶺村和秦家村的夫人們可都去了西北了,”現在這些鄉下婦人可都是官太太了,當得起一聲夫人,“西北那個地方,雖然氣候干燥了一點兒,風沙大了一點兒,水難喝了一點兒,吃住條件艱苦了一點兒,干的活兒累了一點兒……”

在清露這一連串的“一點兒”之下,潘夫人先是不解,隨后,眼睛就亮了起來。

清露的笑容越發俏皮起來,“可既然將軍們能在那么苦的地方,為了封妻蔭子打拼,咱們這些女子們,也該愛護關心他們不是嗎?我知道,嫂嫂要服侍雙親教導孩子,是離不開的,但是旁人……”

潘凌峰家中,有幾房妾室,庶子庶女也是有的,妾這種生物吧,安分守己的很少,畢竟,她們若是安分了,也就離被踩在腳下不遠了,不管是誰都得掙扎下。

對此,清露不予評論。

潘家這一代,并不只有潘凌峰一個孩子,聽說嫡庶加起來有了將近十個了,這樣的大家族,上面有公婆壓著,中間有妯娌們相互攀比著,小院里再有些妾……清露想想都很為潘夫人頭疼,以往相處不好也就罷了,現在有了感情,清露不介意順手幫幫她,算是另類的回禮了。

潘夫人很快領會了清露的好意,“等回頭我打發合用的人也去侍候我們爺。”自然是最不安分的“合用”了。

清露連聲贊揚潘夫人賢惠,本來吧,把情敵送到自家男人身邊這種事兒,清露是再怎么都做不出來的。

而潘夫人的“賢惠”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事實證明,清露對西北各種“一點”的描述實在是太“客氣”了,當初潘凌峰自己都適應不了,況且是這些嬌滴滴的小妾們了。

至于其他“夫人”,那不是相比的,因為她們的出身差距太大了,侯府里如花似玉以色侍人的嬌妾,怎么能和鄉下出身的窮苦婦人相比呢?在吃苦這件事上,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還有就是其他正牌夫人對她們有意無意地排擠,各種鄙視和“挑剔”,不會干活兒,不知減省,下人用得太多……

本書來自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從良種田紀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