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女生頻道作者:夜葳蕤書名:
但就算是這樣,潘凌峰也對秦懷恩說不出一個字的抱怨來,只因為無論要求他做什么,秦懷恩自己都先一步做到了,還是加倍做到的:這一路上,秦懷恩根本就沒動用過一點兒身上的備用藥品,就連讓潘凌峰帶的那一大包干糧,本來食量是潘凌峰幾倍的秦懷恩,也只吃了連六分之一都不到,還都是經過潘凌峰的摧殘后,潘凌峰自己都吃不下去了,秦懷恩才本著不浪費的原則吃掉的。
潘凌峰到最后不得不承認,其實如果是秦懷恩獨自上路,根本就不需要帶這些東西。
秦懷恩不僅每天都會洗里衣和襪套,還天天沐浴、剃須,整個人整潔得如同生活在城鎮中一樣。
秦懷恩還承擔了照顧馬匹的重任,別小看這點差事,他們的馬可不是尋常意義上的,那幾百兩銀子一匹的好馬,而是放眼全朝都頂尖的寶馬,并不好侍候,可經過這樣長期野外奔波后,這兩匹馬,不僅生龍活虎還都沒掉膘
看著秦懷恩熟練地處理好有價值的毛皮,留著賣銀子,只需幾息長的功夫兒就將合適獸骨磨成簡單的針,再從衣裳裂口處拆下線來,將潘凌峰不小心剮破的袍子縫補好,潘凌峰覺得秦懷恩簡直就是神啊
此外,在這短短的旅途中,潘凌峰的收獲也是巨大的:他認識了十幾種草藥、二十多種能當做蔬菜食用的野菜,兩種味道與米、面極為相近的植物塊根,以及好多種可食用、有各種味道的野果子,完全可以做到餐餐葷素搭配、主食不缺
他學會了用草木灰洗衣裳、找一種特殊的小木枝清潔牙齒,不僅比青鹽刷得干凈,口中還會帶有淡淡的草木清香。
他終于知道秦懷恩那頂可笑的鐵帽子是干什么用的了,在野外,它集鍋、碗、瓢、盆于一體,不僅方便,還讓他們頓頓都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如果秦懷恩允許他吃的話。
他知道了全朝唯一的鑄鐵桿的箭,可以當成烤肉的枝條和筷子反復使用,方便且易于清理,還是上佳的暗器
他學會了在各種環境迅速生火、做飯,也知道在地面刨出來一個大小適度的坑,做完飯后,用薄土壓住柴禾灰燼,就可以在上面睡覺,又舒服又暖和,再添加些特殊的草葉的話,還能驅一些毒蟲,簡直再方便不過了
十幾天后,他們到達目的地塞坎城時,潘凌峰已從剛一上路時的被折磨,變成了享受,很希望他們的旅途能再延長一些,他有信心,能學會更多的東西,使生活變得越發舒適。
不過,即便是這樣,這段路途也讓潘凌峰受益終身,在往后的軍旅生涯中,多次救了他的性命,對此,潘凌峰一直對秦懷恩感恩戴德,友情幾代人不變。
在外族人的語言中,“塞坎”的意思是“美好”,它曾經是西北這個小國的都城,經過幾百年的建設,又加上西北常年征戰,它一直是各種物資、人員的集散之處,真的是繁華異常,還帶有旁的地方不具備的異域風情。
塞坎地處要沖,往西是條名為昆拉的大河,是附近水量最為充沛的河流,當然了,和揚子江比起來,就實在有些不像樣子了,就連松江都比不了,在當地卻是很珍貴的生命之水。
東面則有一座山,遠比不上東北的大小金山山脈,倒是比京城附近的那些小土丘要強上許多了。
可是再往北或是往西,就很難見到這樣像樣的大城了。
秦懷恩覺得他已經來得夠快了,就連打造兵器的那十幾天他都在路上搶回來了,卻沒想到,有些人早就在此等著他了。
秦懷恩帶著潘凌峰正要打馬入城,迎面便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這兩個小伙計,遠遠看到秦懷恩,連招呼都不來不及打,轉身就跑,很快,從城門不遠處的茶攤上,站起來三個秦懷恩萬萬沒想到的人。
秦懷恩跳下馬來時,曲少東家已快步迎了上來,當下見禮道,“哎呀,見過秦爺,哦,不,該叫秦狀元,也不是,是秦千總”趙東家和郭東家在一旁拱手相和。
發現曲少東家每改變一次稱呼,臉上的表情就變得越發難看,秦懷恩便不打斷他,笑吟吟地聽著他一直看曲少東家不順眼來著
兩下相遇,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但潘凌峰還是提醒秦懷恩,應先去點卯,也就是報道。
發現官員和兵士們報道的衙門口外,三位東家都安排了人,秦懷恩還是很感動的,“有勞諸位久等了”
郭東家搖頭道,“哪里哪里,這才是第三天,秦爺,你知道,家里秋收晚啊”示意下人遞上了他們這次帶來的貨品清單。
此時,他們已坐到了曲少東家在塞坎置辦的宅子中,一邊等著下人備好晚飯,一邊聊著。
單子上的內容,讓秦懷恩驚呆了,“這你們如何想到”他的語音已破碎到不成句兒。
曲少東家白了秦懷恩一眼,小聲道,“我們這還不是看在姑娘的面子上”他都是娶妻生子的人了,可有些人還是無法忘懷,以至于總是忍不住冒出不該有的情緒。
一旁的潘凌峰想勸阻已來不及了,可秦懷恩這一回,卻沒像以往那樣,一聽到清露的名字就消失,而是惡狠狠地瞪了曲少東家一眼,在如此狠厲的目光下,曲少東家立時如同被烤過的土豆一樣,蔫了,連頭都不敢抬了。
潘凌峰見到曲少東家的樣子,忍不住輕笑,看來因觸動秦懷恩逆鱗而吃癟的人,可不只是他一個啊
那邊,趙東家已出面救場了,“在商言商啊,和姑娘做生意,我們可從來沒吃過虧,反倒是次次得以厚利,這回能得姑娘重托,實在是榮幸已極啊”實實在在,誠誠懇懇。
郭東家連連點頭,出聲應和。
秦懷恩又綻開大大笑容,他就是喜歡聽旁人夸清露。
氣氛再度融洽,可有些事,秦懷恩想問又不敢問。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