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女生頻道作者:夜葳蕤書名:
直到后來,清露才知道,絕產的縣都是他們所在的望山縣周邊的,可以說,他們的生活區域正是最重的災區,而她此時的“貪財”之舉,不知道挽救了多少窮苦人的生命。(
清露還是有些不解,“既然受災的面積不大,那為何不從外面運些糧進來呢?”遠的不說,就是他們所在的這個府,就有三十多個縣,連減產的都算上,災區也不到十個縣。
秦懷恩點頭道,“運了,所以糧食漲價了。”并不是整個府都缺糧,若不然秦大川怎么會想到去府城“躲災”呢?
通過這陣子收糧,清露也明白,山路難行,如果再加上惡劣氣候造成的冰雪路面,這運費真是價格不菲。
可現在,在路尚未難走之前,糧價就已經上漲了,不管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造成的,都從客觀上讓災區內的存糧增加了,還是在一年當中糧價最便宜的時候存的。
所以,清露對這時糧食漲價是喜聞樂見的,沾沾自喜了好一陣子。
可有些人,卻沒有這樣的眼光和心胸。
這時最想不開的,莫過于那些開糧鋪子的小糧商了,他們怎么都想不明白,明明今年年成這么好,為什么在往年稅收之后的收糧備貨的黃金季節中,他們怎么都收不上糧來了呢?!
提高收購價格嗎?他們心里不平衡——糧價漲得莫名其妙不說,這時的城里糧鋪的賣價還沒提高,利潤明顯被攤薄了。
不提高嗎?生意總不能不做了。
更可怕的是,就算提高了,糧食還是沒有。
對此,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有的干脆減少了存貨,況再說,有的則多賣些當地不常見的品種,這樣的話價格和利潤還是一樣的,還有的,就從外地進貨了,反正本地進也不便宜。
旁人的事都和清露沒關系,但秦家因此攪鬧了一場,清露還是很關注的。
秦懷義經營的秦家的三個鋪子,分別是:山貨雜貨和糧食。
前陣子秦懷義的山貨鋪子在清露手里吃了大虧,秦懷義已經不指望秦家在山貨買賣上幫他什么了,但糧鋪子還是需要的。
可姜氏的一樣,“二郎,你真覺得和爹繼續來往是上策?要叫我說,咱們還不如離家里人遠著點,免得最后沾不到便宜還受牽連!”實際上在清露成親時,他們已經這么做了,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至少沒再吃虧。
秦懷義對此深以為然,所以今年他原本沒打算到秦家來收糧,甚至還等著秦大川主動來找他。
以往,秦家收上來的糧基本上就夠秦懷義賣一年的了,這其中包括地租和稅——秦家一向是用銀子繳稅的。
收糧用大斗,賣糧用小斗,無論是佃戶還是親生兒子,秦大川都習慣性地扒層皮,這也是姜氏不愿意和秦家打交道,并一心想昧下秦大川紅利銀子的原因——上行下效嘛,秦家的門風就是這樣的!
但今年不同了,秦懷義收不上來糧。
和姜氏商量了半晌兒,秦懷義還是決定回家去碰碰運氣。
秦懷義回家時,距離清露成親已過去了十來天了,可秦大川心里還在為秦懷義那天的表現而忿忿不平,們冷哼道,“現在想起來我這個當爹的了,行啊,想收糧,得和山上一個價錢。”
姜氏還是很沉得住氣的,笑著問,“爹啊,那斗是不是也用山上的平斗啊?”來秦家之前,他們也是做過功課的,就是算計著還有利可圖,這才來的。
秦大川臉色不善地說,“咱們家的斗什么樣兒,你們又不是沒見過,山上我管不了,可自己個家里的事兒,我還是管得了的!”這就是說,還是要用小斗。
秦懷義徹底聽不下去了,“爹,我現在明白大哥為啥寧愿倒插門也不愿意回來了!”帶著姜氏轉身就走了。
“逆子……”秦大川抄起了桌子上的茶杯,比劃了一下,卻沒舍得砸,只是指著秦懷義的背影大罵。
在外間做針線的岳杏兒聽到了動靜,猶豫了一下,還是挑簾子走了出來。她想勸秦大川,又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只是瑟縮著,站在一旁,懷義離去的背影愣愣地出神兒。
岳杏兒那“纏綿”的目光令秦大川心頭一緊,要知道,在他的三個親生兒子中,秦懷義是長得最好的,不由對岳杏兒怒叱道,“眼睛往哪兒沒規沒距的,真沒想到你還有這個心!”
岳杏兒嚇得“噗通”一聲就跪下了,“老爺,我冤枉啊,我既然貼身侍候了老爺,我怎么還能有旁的心?!我只是……”她強忍羞澀,咬了咬嘴唇道,“想要個孩子!”本來聲如蚊蚋的低語,到末了這句,因強烈的渴望而變得分外堅定,并略略提高了聲音。
秦大川先是一頓,隨后便帶著難以置信問,“你說,你想要什么?”
岳杏兒哭了,“我已經這樣了,這輩子是再沒指望了,只求老爺能給我個孩子,就算不像三少爺這么俊俏,不如四少爺識文斷字的,哪怕像二小姐那么伶俐乖巧,我……我這輩子也不算白活啊……”又開始給秦大川磕頭了,哭得好不凄慘。
一時的心軟,讓岳杏兒先是悔不當初又感到深陷泥沼,可事已至此,她又能怎么能樣呢?她是想過一死了之的,但劉婆子勸她,“好死不如賴活著,況且你還這么年輕,怎么就邁不過去這個坎兒呢?不過,這女人啊,不管是做太太還是姨太太,有個一兒半女傍身總是好的。”
就這樣,在劉婆子的勸慰下,岳杏兒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氣,而生個孩子,則成了她現在唯一的精神支柱。
好在,除了潑婦樣的秦秀梅外,在岳杏兒的眼中,彬彬有禮略帶羞澀的秦懷禮和乖巧的秦秀娥,都是非常可愛的,今天再見到長相很不錯,又風度翩翩的秦懷義,她終于鼓足勇氣說出了心里的想法兒。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