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
863.
“呼啦。”
旌旗遮天蔽日,將天地四方的遮擋,從長安城的城墻望下去,像一片鮮紅的血泊。
微風拂過,血腥味撲面而來,驚人的殺機在天空凝聚成一柄蓋世神鋒,有著殺破天下的鋒銳。
戰鼓擂。
驚天動地的殺氣沖天而起,隨著旌旗招展,空氣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十萬精銳之師像一柄劈開天地的利劍。
鋒芒畢露,殺機滔天。
“停。”
當鼓聲彌漫整個長安城前,成為這片天地間唯一聲音的時候,呂布眼掠過一抹冷冽,向著身后的高順揮了揮手。
“諾。”
點頭應諾一聲,高順轉頭望著鼓手下令,道:“主公有令,停止擂鼓。”
“主公有令,停止擂鼓。”
隨著命令的下達,震天動地的鼓聲戛然而止,在半響之后消失不見。
當鼓聲消失,呂布走了點將臺,他望著地下的十萬蓄勢待發的鐵血之師,仰天長嗥一聲,道。
“將士們,荊州牧劉表無德,空置荊州百萬百姓以及肥沃的田地,這是犯罪,這是對原九州的不負責任。”
“如今天下紛亂,各地諸侯雄立,唯獨本王勢力最小,卻有三十萬精銳之師,告訴本王爾等甘愿戰死還是甘愿被他人吞并嗎?”
“戰!”
“戰!”
“戰!”
這一次呂布沒有講什么大道理,而是將當前司州的局面說了出來,因為他清楚沒有什么這種坦白更能引起士卒的共鳴。
“在我們的身后是我們的家人,是我們的父母妻兒,是我們持之以生存的土地,一旦敵軍破城。”
“這一切都將隨之失去,我們的妻女將成為敵人淫、樂的對象,我們的父老兄弟將成為敵人的奴隸,供人欺壓屠殺,我們的金銀財寶將歸于敵人。”
“噌。”
一把抽出腰間鐵劍,劍鋒前指,呂布仰天長嗥一聲,大喝,道。
“告訴本王,爾等答應不?”
“不答應。”
“不答應。”
“不答應。”
呂布的一番話,徹底的將十萬大軍心的殺機激發了出來,這一刻,十萬大軍像一柄出鞘的利劍殺機畢露。
“出發兵向襄陽。”
“殺。”
“轟隆。”
呂布一馬當先,率領著十萬大軍向著襄陽的方向沖去,戰馬嘶鳴在馬鞭揮下后,撒丫子狂奔。
“駕。”
十萬大軍像一條紅色的長龍,一眼望不到頭,在呂布的率領下蘇醒,想要張開血盆大口吞噬天下。
扶施縣。
林峰的身影匆匆而入,望著正襟危坐的嬴斐躬身行禮,道。
“主公,方才黑冰臺傳來消息,趙王呂布率領十萬大軍在長安城誓師出征,南下荊州。”
“看這一次呂布的架勢恐怕是想要一次性解決荊州牧劉表,徹底的占領荊州,以求壯大自身。”
“呼。”
聽到林峰傳來的消息,嬴斐眼掠過一抹精光,作為當世的布局者之一,他自然清楚呂布這樣的原因。
縱觀整個天下,如今的呂布空有三十萬大軍,卻只有一州之地,正因為如此,呂布才會如此急切。
只有兼并荊州這塊富得流油的土地,趙王呂布的實力才是一躍而起,成為這方天地最為強勢的諸侯之一。
念頭一動,嬴斐將呂布出兵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此事本侯知道了,你下去之后通知沮授讓他來侯府。”
“諾。”
對于呂布南下,嬴斐并沒有在意,更加沒有太大的關注,因為這個時候四州之內的世家大族與地方豪強正在與侯府角力。
勝負之數,關乎重大。
這個時候,嬴斐沒有多余的精力前去關注這件事,此時此刻,對于秦侯府而言將變法推行才是正途。
襄陽。
司州與荊州接壤,更由于南陽郡與江夏郡落在了趙王呂布的手,一時間,荊州已經岌岌可危。
這一次,趙王呂布的兵鋒直指襄陽,幾乎在呂布出兵的同一時間,被荊州牧劉表發現了。
這一刻的荊州牧劉表的侯府,氣氛凝重。軍師蔡瑁以及蒯良等人都在,十萬大軍的浩蕩兵威,令天地動蕩。
此時此刻的眾人心里都清楚,如今趙王呂布出兵荊州,可以說荊州到了千鈞一發的地步。
如果熬不過去,在座的許多人都會戰死,荊州牧成武侯也將不復存在。
“咳。”
輕咳一聲,將眾人的目光吸引過來,荊州牧劉表雙眸之掠過一抹凝重望著在場的眾人,道。
“如今趙王呂布率領十萬大軍南下襄陽,這一次呂布的目的很明確,那是滅亡荊州。”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如今呂布大軍南下,我襄陽首當其沖。對于此,諸位可有何策以阻呂布?”
由于內心深處沒有解決的辦法,劉辨直接將這個話題拋了出來。
因為他心里清楚,此刻面對趙王呂布的十萬大軍逼迫,四分五裂以至于成天爭權奪利的侯府才會凝聚成一股繩。
正因為如此,劉辨才會將這個問題拋出于明面,利用眾人的力量,商議出一個最恰當的辦法。
與此同時,劉表又給了眾人警告,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自己這個荊州牧倒臺,他們也將沒有好日子過。
劉表性格溫和,不善于開拓,但是他手段犀利,眼光同樣獨到。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單槍匹馬能平定荊州,走馬任荊州牧。
此時此刻的劉表自然清楚,唯有荊州下一心,團結在一起,才有可能將趙王呂布擋在襄陽之外。
“主公,如今趙王呂布大軍南下,我襄陽城首當其沖,臣以為當迅速集結軍隊,將大軍布于鄧縣。”
蔡瑁眼掠過一抹精光,在心盤算了一下利益得失,然后抬起頭望著劉表,道。
襄陽作為荊州的治所繁華異常,一旦呂布大軍踏破襄陽城,在座的眾人必將損失慘重。
而蔡氏一族作為荊州的第一大家族,一旦呂布踏破襄陽城,必將會首當其沖。正因為如此,他才會開口讓大軍戰于襄陽之外,避免城的損失。
本書來自/html/book/39/39648/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