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余邦汗上來喊,范登龍都快差點把這事忘記了。
老媽已經將茶葉炒好了,雖然樣子和買來的有一定差別,不過范登龍還是覺得試一下。
而且大家都在這里等著,非常期待,大家都想要看看是不是這家伙身上又會發生什么奇跡。
家里面沒有專門用來喝茶的茶具,燒了一壺開水之后范登龍找了幾個玻璃杯子,抓了一點茶葉進去,然后倒開水進去沖。
完全沒有一點茶道的藝術,不過這個時候大家都完全不在乎這些。
開水一沖,香氣頓時彌漫開來。
和米酒的香味有一點相似,但更多的卻是一種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覺置身在天然的森林中,那是一種讓你每一個毛孔都舒松的味道。
“天吶,還要不要讓人活啊。”
蔡大福已經完全受不了了,他這茶葉沒有專業的炒制、沒有專業的茶具,當然這茶葉更不是什么名貴品種,完全就是普通的山茶。
但特么這味道,比起那些幾千塊錢一兩的茶葉還要更加的濃郁,聞起來就讓人感覺精神大振。
“蔡叔,別在那里抱怨了,喝點吧,以后再想喝可能這價格就有點不菲了哦。”聞到這香味,范登龍就知道是成了,咧著嘴開懷大笑。
這又多了一個賺錢的項目,同時也證實了他內心的想法,只要是帶有靈氣的東西,必定比同類的要更加好。
給每個人沖了一杯,細細的品味。
這些人都是喝茶的,余邦汗和周金鵬是做工地的,鐵皮辦公室里面都會有一套茶具,雖然有一點附庸風雅,不過更多的還是用來做提神。而蔡大福和杜俊則不同,他們對于茶追求的是一個品質,家里面或多或少都收藏了不少好茶葉。
輕輕的抿了一口,范登龍瞬間就感覺是滿口生香,整個人頓時精神大振。
比起當初在青龍山莊喝的雨前龍井絕對不差,他這不過是比較普通的一種茶樹種出來的啊。
“這是什么茶?”杜俊有些驚訝的問道,走南闖北多年的他,喝過的茶數不勝數,但毫無疑問,只有今天在范登龍這里喝到的最讓人心曠神怡,閉上眼睛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
“就是普通的野茶,自己搗騰出來的。”范登龍嘿嘿一笑,心里面不免有些得意,他覺得自己這算得上是化腐朽為神奇了,再普通的到了自己手上都能讓它變成受人追捧的好東西。
“真是高手在民間啊,”杜俊想了半天都只能用這句話來形容了。
他們喝茶的時候,胖哥的老爸跑了過來。
“小范啊,水塘那邊最快明天就搞完了,起房子的材料你要早做準備啊。”
范登龍笑著說道:“叔叔,這個您就放心吧,材料只要這里需要立馬就運過來。”
因為老爺子的房屋是打算青磚綠瓦的風格,所以范登龍老早就叫野狼幫自己聯系了鎮上的一家磚廠,特意叫他們燒制了幾窯磚瓦。只要這邊開始動工了,立刻源源不斷的運過來。
“那這樣我就放心了,”
胖哥叫老爸一塊坐下來喝茶,一群人喝的是津津有味。
白天摘下來那一籮筐茶葉,選出嫩葉之后就沒多少了,晾干之后又炒制了一下,到最后不過是六七兩的樣子。范登龍找來一個老干媽玻璃罐,裝了二兩茶葉進去,這些打算留給老爸老媽喝的。
至于蔡大福這一群人,范登龍只能嘿嘿一笑,“山上還有很多野茶樹,過幾天我再去采摘一次,到時候給你們留點。”
當然最多每人就是幾兩的樣子,多了他可不樂意啊,這些都是能賣出好價錢的。
“行,我就在這里多住幾天,說什么也要把你這茶葉搞到手。”杜俊也樂呵呵的說道。
反正最近公司也沒什么大事要處理,留在這里有好吃好喝的招待,還能樂情于山水,簡直不要太舒服啊。
范登龍對此自然沒什么意見,這事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在這里白吃白喝白拿,回去的宣傳不賣力都有點說不過去。
喝完茶,余邦汗幾人去水塘邊上吹吹風,范登龍則是回了山上。
等到快十一點多了,這才在小家伙們的棚舍那里接水稀釋靈液,然后去澆灌花卉。這些活一直以來都是他一個人在做,兩次花卉移植,規模已經到了三畝的范圍,也幸好是身強體壯再加上有水果的支持,不然還真的累彎腰。
忙活完這些之后范登龍又跑清湖邊上灑下大片的茶樹種子,澆上靈液。
“嗯,明天可以去找唐龍談一談了。”
手上還有四五兩的茶葉,這些已經很足夠了。
第二天起來之后,范登龍給唐龍打了一個電話,叫他約個時間在靜雅齋談一下茶葉的事情。
上次因為王百萬的事情兩人之間就有了一點小嫌隙,而且后來范登龍也展現出了他強大的能量。這樣的情況下,唐龍都覺得范登龍完全不再需要拉攏他這么一個小角色了,他都對茶葉的事情不再抱有什么想法了。
沒想到范登龍居然還會主動打電話過來,頓時讓唐龍驚訝了一下,不過還是很激動的說道,只要范登龍有時間,他隨時都能到。
于是兩人約好下午三點在靜雅齋會面。
之后范登龍去了水塘那邊,因為要種植蓮藕和考慮到供水的問題,范登龍也沒叫挖很深,小木船能夠在水里面劃得動就差不多了。
四臺挖掘機一起作業,這速度自然是飛快的。范登龍過去看了一下,還是比較滿意。
“小范,在今天中午之前,這里肯定是可以完工了,到時候我擔心水跟不上啊。”
胖哥的老爸走了過來,指著水塘說道。
原本水塘的面積并不是很大,就算是這段時間有意識的蓄水,那水量也完全達不到擴建水塘的需求。
“這個沒事,慢慢來就是。”
新擴建的和原先水塘還有大概半米的堤壩隔著,范登龍建議是,在堤壩的中間挖一條溝到半腰的位置,在保證原水塘水量的同時慢慢將擴建的水塘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