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神界去修仙第110章 雜役論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帶著神界去修仙 >>帶著神界去修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 雜役論佛

第110章 雜役論佛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3日  作者:墨染傾天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墨染傾天 | 帶著神界去修仙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慧海表面氣定神閑,維持著高深的模樣,其實內心都想罵娘了。一來,自己弟子們實在不爭氣,二來,不就是搶了點香火錢和信眾么?這金身羅漢寺下手也忒重了點。看了看左右,已無可派之人了,就算派人上去也是找虐。

“金身羅漢寺佛法果然博大精深,不若我們就點到為止,本寺準備了素齋,請諸位施主和同門....”慧海打圓場道。

“阿彌陀佛,之前聽聞貴寺佛光大盛,想必是佛門中興之兆,又或是哪位佛陀轉世。貧僧親率弟子前來一觀,奈何既不見中興,又不見轉世佛陀,委實令人遺憾。此間還有無數世人在紅塵掙扎,心中就不免悲苦無心齋飯,我等這就離開,還望貴寺好自為之,時刻不忘以度人為己任。”金明主持拒絕了齋飯,同時以教訓的口吻說道。

這幾乎是赤果果的打臉了,連齋飯都不吃。而大多數人聽到后,反而覺得金身羅漢寺高風亮節。

“且慢,我寺還真有轉世佛陀。”正當眾人準備離場吃齋的當頭,只見一名拄著拐杖的僧人大聲的喊道。

轉世佛陀?

聽到這句話,人們都邁不開步了,眼睛都直勾勾的盯著這名僧人。跟一頓素齋比起來,若是真能看到活的佛陀,那絕對是超值的。

“度玄,你放肆,佛門凈地,豈能妄語!”慧海主持出聲阻止道,蓮花寺哪里有什么佛陀轉世,輸就輸了沒什么大不了,要是待會兒下不來臺,那才叫真正的丟人。

“出家人不打誑語,既然貴寺僧人說有,那就一定有,何必藏著掖著,不如讓貧僧等人開開眼界。”金明主持自然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度玄,你簡直是胡鬧,還不速速退去。”慧海嚴厲的斥責道。

“啟稟主持,我寺確實有一位轉世佛陀,此人只是我寺的一名雜役,然而卻身具慧根,佛法無邊。我這一身傷也是被他出手教訓的。”度玄硬著頭皮說道。

為了報仇他也是豁出去了,將人捧得越高,那么他就摔的越慘。就算再不濟,只要跟金身羅漢寺的人比試,那肯定會被揍的很慘,也算解了自己心頭之恨。而事后,就說自己有眼無珠被那雜役給蒙蔽了就是。

主持,就讓我們見識一下唄,你看貴寺僧人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還能是假的不成?

就是啊,貴寺夜晚佛光大盛,肯定有大福緣,說不定就是佛陀轉世呢。下面的施主們,也都嚷嚷起來,想要見到傳說中的活佛。

“嗯?正點執事,你可知曉此人?”慧海問道,他有些納悶,難道真有此人?

“回稟主持,近幾年確實新招收了兩名雜役,一名叫葉云軒,另一名叫王鐵柱。但轉世佛陀之說就不得而知了,當初,我只傳了葉云軒一本《十生蓮華經》”正點執事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對于度玄被揍的事情,他也是知曉的,只是有些驚訝,但并未放在心上。對于佛陀轉世之說,那壓根就是扯淡,估計就是度玄借人之手報復。此人真是令人不齒,品行不端之人日后絕不能留。

慧海點了點頭,此時已經是騎虎難下,面對不肯離開的金身羅漢寺僧人和施主們,慧海咬了咬牙,丟人就丟人吧,此番事了,若有機會定當討回。

“喚那名雜役前來”

一名外門的弟子領命,一陣風的朝大廚那里奔去,此時,那葉云軒應該還在燒火吧。

當得知主持有請的時候,云軒有些驚訝,但藝高人膽大,略一思索云軒便放下手中的燒火棍,跟隨這僧人前去。

眾人都如好奇寶寶似的看著他,這讓云軒有些不自在。這些目光簡直跟前世在動物園差不多。看熱鬧的人數也達到了上千人,各種小商販也被吸引了過來。

當看到據說是佛陀轉世的雜役后,眾人有些失望和迷茫。此人年紀輕輕,面目也很是清秀儒雅,但跟自己想象中的佛光大盛的佛陀也相差太遠了。

“不知主持喚我何事”

“也沒什么大事,只是這些施主和金主持要見你。”慧海先將責任撇清。

“你就是轉世佛陀?”金明主持開口問道。

“蕓蕓眾生,皆可成佛。”云軒淡淡的答道,此人莫非是找茬的?

“那如何成佛?佛又分哪幾種”金明主持繼續追問道,只需問幾個問題,就能將你的真面目徹底拆穿。

“東南之地有一海,稱為“滄海”,滄海對面就是佛地。凡是能渡過滄海到達彼岸的人,就能立地成佛修成正果。

于是很多人千里迢迢趕來,或乘帆船、木筏,紛紛朝著彼岸進發。海面上狂風呼嘯,海浪滔滔。許多人被風浪擊落,沉入海底葬身魚腹。而能成功到達彼岸的,少之又少。

但是,就是這少之又少的人,成了人們口中的傳奇和明燈。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仆后繼,朝著危險的滄海進發。

從空中俯瞰,千帆競渡,密密麻麻的人群像飛蛾撲火。一個浪頭過來,人群就覆滅一大片;再一個浪頭過來,又覆滅了一大片。但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人前仆后繼。海面上,到處是擁擠不堪的船只和如織的人群。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唱著悲歌,佛祖閉上了眼睛,不忍心再看。

若干年后,有三種人成了佛。

第一種人歷盡艱辛,終于到達彼岸,稱為“正果佛”;第二種人幾經努力,還是到達不了彼岸,于是放棄了渡海,回家安居樂業,稱為“醒悟佛”;第三種人,就那是一位在海邊以打魚為生的老人。面對熙熙攘攘的渡海人群,他不為所動,幾十年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單純而樸素的日子。后來,佛祖點化他成了佛,稱為“寧靜佛”;而那些沉入海底泯滅無聞的,被稱為“蕓蕓眾生”。

有人問佛祖,你屬于哪一種佛?佛曰:我屬于第四種,看盡人世悲歡,閱盡世事浮沉,稱為“大徹大悟佛”。

過了許多年,渡海的人逐漸減少。因為人們終于知道,佛有多種,成佛也遠不止“渡滄海”這一條途徑。云軒將前世看到的佛門寓言故事給說了出來。

良久,眾人才回過神來,看向云軒的目光有些不一樣了。能如此領悟成佛真諦的人,就算不是真佛,恐怕也離佛不遠了吧。

正點執事張著嘴,放佛第一次認識葉云軒一樣,以前就覺得他不簡單,沒想到能說出這么深奧的佛理。

慧海主持也一臉的震驚,難道他是本寺蒙塵的明珠?

度玄則一臉的怨恨,沒想到這小子還挺能說的。

哼!看一會你怎么被人揍的滿地找牙。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帶著神界去修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