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第1200章 多爾袞終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十七年秋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0章 多爾袞終死

第1200章 多爾袞終死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13日  作者:話凄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話凄涼 | 崇禎十七年秋 


洛陽之北,是北邙山脈,它以白馬山為首,神尾山為尾,凡三十三座大的山峰,蔓延澠池、新安、洛陽、孟津、偃師、鞏縣六地,東西長三百八十余里。m.手機最省流量,無廣告的站點。

正是因為這條東西橫旦數百里的秦嶺的余脈阻擋,清軍難以行使以水代兵之計,否則以清軍的兇狠,早已像水淹榆園軍一樣,掘開河堤水灌洛陽來阻止明軍的追擊。

北邙山如果像個魚背的話,那洛陽就在魚背之南,而孟津就在魚背的北面,兩者之間正好是兩蜂的一個缺口,是相對比較低緩的丘陵,有官道相連,不用翻山,這就是清軍敗亡孟津的主要原因。

孟津的左右兩面,都有山脈綿延,它夾在中間,只有靠近黃河的一塊低地,地域十分狹窄。

這時有近五萬的滿蒙騎兵,被困在這狹窄的區域之內,還不斷有潰敗的漢旗,綠營,甚至是與主力跑散的金軍,匯集過來。

前面是滾滾東流的黃河,后面明軍的炮聲已經隱約傳來,數萬人被困在孟津渡口,隨時都有可能被明軍趕下黃河。

此時在低地和丘陵上,遍布著或臥或躺的聯軍敗軍,他們就像掉在地上的蝗蟲一樣,臉上寫滿了絕望。

狼狽不堪的樓親等人,跪在昏迷的多爾袞身邊痛聲呼喊,連叫了幾聲,都沒有反應。

多尼心中悲痛,不禁一聲高聲大喊,“太醫!”

多爾袞身體一直不好,出征也帶著太醫隨行,遠處一個背著藥箱的醫官,本來茫然的坐在人群中,聽了呼喊忙站了起來。

兩名白甲旗丁看見他,頓時迎了上去,幾乎是將那醫官一左一右的架著,拖過來給多爾袞醫治。

他們的舉動,引起了不少滿兵的注意,一些滿八旗不禁站起身,慢慢圍了過來。

走過來的人,只見幾位郡王跪在一副擔架旁,上面躺著一人,他們定睛一看,不少人腦子頓時空白,整個人在原地呆立半響,才忽然瘋了一般的涌到擔架的外圍。

滿兵們沒有資格跪在擔架旁,只能圍成一層又一層的大圈,內圈的人看見臉色煞白,已經昏厥,怎么也喚不醒的多爾袞,不少人居然低頭抽泣起來。

太醫被旗兵丟在擔架旁,樓親忙給他讓了個位置,讓他趕緊給多爾袞瞧瞧。

那太醫手忙腳亂的給多爾袞摸了會兒脈,又慌忙打開隨身攜帶的藥匣子,取出一個布袋來,攤開一看,都是各色鋒利的銀針。

他取出幾根長針,又用火折子點了一盞燈,將長針微微烤熱,便在多爾袞頭上的重要穴位插下。

樓親見他將針插完,多爾袞滿頭是針,卻沒有反應,終于急問道:“攝政王何時能醒?”

“王爺,攝政王操勞成疾,元氣早以耗空,如果在京中修養,再輔以藥膳養之,或許還能恢復。只是近兩個月來,攝政王卻奔走于山西河洛之間,操勞更甚,再加上急怒攻心,恐怕……”太醫如實說著,但后面的話卻不敢說出口。

“恐怕什么?”樓親聽了頓時大怒,猛然將那太醫提起。

其實,多爾袞的身體,樓親等人心中都有數,從姜襄叛亂,昏過一次后,多爾袞就會時不時的咳血,陷入短暫的昏睡,壽數已然要盡。

他能堅持到現在,全靠有上好的山參續命,再加上心里的一口氣撐著。

如今清軍大敗,他心中的一口氣一散,自然也就油盡燈枯了。

只是樓親等人,還離不開多爾袞,所以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

他們就像是一群還沒有長大的幼獸,還沒有學會生存的本領,還不知道今后的路要如何走,可是唯一能帶領他們的老獸,卻忽然死去,他們內心的彷徨無助,可想而知。

樓親聽了太醫的話,頓時大怒,而就在這時,昏迷的多爾袞,卻忽然輕咳一聲,悠悠醒來了。

樓親聞聲,忙一把將那太醫丟在地上,蹲下與多尼等人同時一聲驚呼,“王叔!”

多爾袞虛弱的睜開眼睛,看了身邊幾人一眼,目光又移向四周,發現早已被滿八旗堵得水泄不通,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人墻。

前面的滿人見他醒來,都用一雙急切又欣喜的目光望著他,似乎又有了希望。

多爾袞目光下移,落在他們帶著血污的臉和破損嚴重的盔甲上,看著他們狼狽的模樣,心中五味陳雜。

多尼見多爾袞終于醒來,不禁哭了起來,他是多鐸之子,多爾袞幾乎將他視同己出。

這位滿人的年輕郡王,話還沒說出來,眼睛就先紅了,他嘴唇顫抖著問道:“王叔,感覺如何?”

多爾袞這才將有些發散的目光,拉回到身邊幾人身上,他見他們狼狽不堪,六神無主的模樣,內心不禁一陣傷感。

他心中清楚自己怕是要死了,可是他死后,大清要怎么辦,這些年輕的一輩,能不能延續大清的江山?

他心中著實不甘,“長白山之神啊,能否在許我幾年,讓我為后人做好一切,看他們成長起來……”

想到這里,多爾袞這么鐵石心腸的人,居然也眼中犯淚。

他身體極為虛弱,很想閉眼睡去,可是還是掙扎著,用微弱的聲音問道,“這是哪兒?”

“王叔,這里是孟津渡,我們數萬人馬全都困在這里了。”樓親見多爾袞能說話,又喜又悲的回道。

多爾袞神情一暗,“扶本王座起來!”

幾人忙輕手將他扶起,可是多爾袞身子一動,整個人卻忽然一陣劇烈的咳嗽,猛然吐出大口的烏血。

樓親等人大驚失色,準備叫太醫,多爾袞臉上卻露出病態的潮紅,揮了揮手拒絕。

他看了看吐出的一團黑血,知道自己時間不多,咳嗽著說道:“本王的身體,本王清楚,不用再治了,你們都過來,本王有話要說!”

多爾袞坐起來后,視線高了一些,除了看見圍在他身邊的一片腦門蹭亮的滿兵之外,他還能看見附近山丘上,橫七豎八或躺或坐的敗兵,能夠聽到南方隱約的炮聲,知道明軍已經接近孟津渡了。

多爾袞咳嗽幾下,有些吃力的問道,“大軍開始渡河了嗎?”

樓親、多尼等人聚攏到他的身邊,聽他問起,樓親便忙回道:“王叔,孟津附近沒有什么渡船,根本無法將幾萬大軍渡過河去,我們還再想辦法,可是明軍肯定不會給我們時間。”

這一次,清軍在河洛和山東,集結的兵馬,大概接近二十五萬馬步軍,可以說是集中了滿清的全部主力。

北京和宣化的清軍加起來已經只有五萬多人,其中還有近兩萬的蒙古人,一萬多漢軍,也就是說,如果河洛的清軍回不去,大清就幾乎被打回薩爾滸之前的狀態。

多爾袞內心一陣絞痛,從老奴到皇太極,滿人用三十余年的奮斗,才入主中原,可是沒想到,在他的手中,大清又被打回原型,甚至會有滅族的危險。

現在的情況,想要將所有的敗軍,全部帶過河去,顯然不太可能,但多爾袞必須要讓更多的滿人逃回去。

一時間,他潮紅的臉又變回慘白,咳嗽著說道,“不要管漢兵,也不要管蒙古人,你們立刻組織現有的船只和筏子,把咱們自己人運過河去。”

幾人聽了多爾袞的話,卻心頭一驚,滿兵總共不到一萬五,只運這點人回去,又有什么用?況且以現在渡河的工具,恐怕一萬五千滿兵都運不過去。

“王叔,不管蒙軍和漢軍,我們怎么守河北,以后怎么辦?”樓親急問道。

多爾袞無力的搖頭,他的腦袋似乎隨時會從脖子上掉下來,“河北不守了,北京也不守了,你們逃回去以后,立刻撤回關外,不要再管中原的事情~”

多爾袞看著眼前幾人,心中悲痛,他們幾人哪里是王賊的對手,如果還惦記著中原,怕是滿人會被王賊殺絕。

他與王賊斗了近十年,就是因為一直想滅掉明朝,不懂進退,他落到現在這一步,他不希望他走之后,這些后輩覆滅在北京城內。

這些問題,他活著的時候沒有想通,他若早點退出中原,指不定能向遼國一樣雄踞北疆百年,可是他就是舍不得中原,現在臨死道是一下想通了,可是卻為時已晚。

不覺間,多爾袞淚水又漫了出來,繼續用最后的力氣吩咐道,“這次我大清失敗,蒙古人必然背盟,你們到了關外,情況不會樂觀,明軍必然會進行圍剿,到時城池能守就守,不能守就棄城。另外帝號和國號都要去掉,降低明朝對你們的關注,關外人口稀少,明軍沒有補給,難以長久駐軍,你們只要不出山林,就能有機會生存發展下去。”

幾人跪著聽著多爾袞說著,都明白他在交代后事,但心他們的將來,心中無不憂傷。

這一仗之后,大清就已經不復存在了,甚下的只是茍延殘喘,保命而已。

樓親、多尼幾人無不傷感,他們看著多爾袞的樣子,一個個都淚流滿面。

“王叔,那我們就一輩藏在大山中么?”多尼悲切道。

多爾袞目光看向遠方,突然目光一厲,猙獰說道,“不,如果王賊早死,金國尚在,你們就聯合金國尋找機會光復基業,我大清江山,到如此地步,本王還是不甘心啊!你們要是為我報仇,一定要將王賊的頭顱放在本王墓前,否則本王不會瞑目!”

多爾袞說著激動,又是一陣咳嗽,可是咳完之后,他也知道這幾乎不可能,這只是最后發泄而已。

忽然他又無比悲哀的說道,“要是明朝滅了金國,國力日漸強大,你們就得想辦法服軟,每年遣使朝貢,直到明朝愿意接納為止……”

幾人明白了多爾袞的意思,點頭表示知曉,將銘記他的話語,可是多爾袞卻沒有反應。

多尼抬起頭來一看,頓時一聲撕心裂肺的痛呼,“王叔啊,王叔……”


上一章  |  崇禎十七年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