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奔叔
第二天崇禎難得的召開朝會,聽下面的人向他報告這次勤王的安排,不過這時候崇禎所有的心思都跑到了招募京營的事情上去了,對諸位大臣說的林林總總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上心,也根本就沒有聽進去,對所有需要自己簽字蓋印的東西,都吩咐讓他們送到是司禮監,立刻就用印,然后直接頒布天下。
于是,大臣們哀嘆之余,還是感覺慶幸,雖然皇上還是違背大家意愿的上朝了,但也按照大家的心思,做了人形圖章,如果一直就這么和諧下去該多好啊。大家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你該蓋什么章就蓋什么章,大家一團和氣,一片和諧,那世界就真的和諧了。
這個早朝,就這樣在一片和諧里收場了。
崇禎回到自己的御書房,處理了一些手頭的事情,卻感覺身邊總是少了一個人,很是不習慣,左右看了又看之后才想起來,往日侍候在自己身邊的王承恩,今日卻沒有見到,這多少還是讓他有些不適應,于是就皺著眉頭問身邊的小太監:“王大伴哪里去了,今日怎么沒有來?”
結果這一問,那個小太監咕咚跪倒,聲音哽咽的向崇禎稟報:“啟稟萬歲爺,今日,你上早朝,我們還沒有得到機會向您稟報,王大伴,已經于今日早上,在煤山上吊自盡了。”說完就壓抑的嗚嗚痛哭。
崇禎端著的茶杯就掉落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
王承恩死啦?還是上吊啦?怎么會是這樣?為什么會是這樣?
崇禎在心中不斷的問著,整個心里就感覺空落落的難受。
好半天,崇禎才艱難的問到:“現在王大伴的尸身何在?”
那個小太監就哽咽的回稟:“還在煤山的樹下停著呢,大家,大家——”然后就嗚嗚哭泣。
王承恩在這些太監里面,人緣還算不錯,不錯的原因是因為他雖然貪財吝惜,但都是從低下爬上來的,對低下的小太監,小宮女并不是特別刻薄,最少在剛剛接手紫禁城內務之后,便開始提升了一些待遇,尤其,平時對這些崇禎身邊的太監宮女多有照顧,每次崇禎發怒,王承恩都能轉著彎子給大家求情,讓大家雖然面對這個脾氣越來越壞的皇帝戰戰兢兢,但還沒有性命之憂。
現在王承恩走了,大家的保護傘也就沒了,也不知道下一個管事的太監會是誰,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性格對于大家來說,是福氣還是禍事。
崇禎呆呆的坐在那里,怎么也想不通王承恩為什么會上吊自盡,難道真的是為了自己昨日一番踢打嗎?
小時候,自己孤苦的時候,自己煩心無處發泄的時候,不也是這樣的踢打他嗎?
可是,那時候踢打他,都都是笑嘻嘻的假裝著左躲右閃,還要假裝著躲閃不開,然后讓他雪白的太監袍子上,羅滿了自己的小腳印,然后還要一面笑呵呵的求饒,直到等著急踢打的累了,就像農家的老爹那樣,將自己抱起來,或者干脆架到他的脖子上,自己就板著他的腦袋,歡快的往宮里走,他這時候是最高興的,總是哼起他家鄉的小曲,咿呀咿呀的,也聽不明白,而自己好奇的問的時候,他就會笑著回答:“殿下將來是要做王爺的,是要有尊嚴體面的,哪里能聽我們這些家鄉俚語?殿下是要學正經學問的,是要有大出息的。”
當嫂子責難自己忒過貪玩的時候,還是這個王承恩,就跪在那里,將一切都攬在自己的身上,猛烈的抽著自己的嘴巴,有的時候都將自己打的鼻孔流血。
而每次自己和他說,不要這樣的時候,他都會說:“殿下貪玩,的確說自己的過錯,怎么能如此呢?”
而每次魏忠賢百般刁難自己的時候,他都將自己的腰彎的和個蝦米一樣,唯唯諾諾的受這委屈。
每次自己握著拳頭想要反抗的時候,他總是抱住自己,告訴自己:“殿下將來是要有大出息的,忍一忍過去了這道坎就好了。”
每一個夜晚冷宮里,自己孤單驚醒的時候,總是他的臉在自己的面前出現,給自己擦拭自己頭上的冷汗,有時候自己都懷疑,難道他不睡覺嗎?
自己和他就這樣磕磕絆絆的走過來來,總算如他所愿,自己總算是有了大出息,成為這老大帝國的君王,他也成了這大明第三人,可是,怎么就這么突然上吊了呢?
“擺駕,讓王看看王大伴。”很久之后,崇禎哀傷的吩咐。
王承恩靜靜的躺在一棵老歪脖樹下,原本蒼白的臉,更加蒼白,原先一直掛著幸福微笑的臉,這時候,竟然充滿凄苦。
崇禎百思不得其解,站在煤山這顆歪脖樹下,崇禎就仔細的端詳這棵樹,老邁枯朽,在萬木勃發的夏天,竟然那么的格格不入,讓人有種陰森森的感覺。
但越是這樣,卻似乎有種魔力,卻深深的吸引了崇禎的目光,讓他怎么的也不愿意挪開自己的目光,就那么呆呆的盯著它。
“這可能是宿命吧,這是王大伴的宿命吧。”艱難的從這棵樹上挪開目光,心中沒來由的突然想:“這是王大伴的宿命歸宿,將來也是不是我的宿命歸宿?”越是這么想,心思就越離不開,于是,就不由自主的再次看那棵老樹,還是那么陰森的,有種勾魂奪魄的感覺。
“厚葬了王大伴,打聽下他的家里還有什么人,男子進京營做千總世襲,女子多賞賜財帛。”
這時候一個管事太監小聲建議:“是不是把這棵樹砍了?”
崇禎肅然一驚,卻是搖頭:“留著吧。”然后逃跑一般離開了王承恩的遺體,逃開了那棵樹。
王承恩死了,如歷史上那樣,吊死在了他命運的歸宿之地——煤山這棵歪脖樹上,不過這因為他的忠心,也是因為他的失望,與無能為力。
王承恩的確小氣貪婪卻無能,但他的貪婪于小氣,全是為這個在他看作了兒子一樣的皇帝崇禎,但崇禎的所作所為,徹底的讓他失望,不,是絕望了。在他看來,崇禎正在自尋死地,無可救藥了。
當一個人失去了最好的精神寄托的時候,那生有何戀呢?于是,他選擇了死亡。
王承恩的死沒有改變崇禎什么,他不夠是悲傷了一陣,吩咐厚葬之后,就繼續他招兵買馬,培養訓練自己軍隊的事情里去了。
而做為這件事情的直接負責人的曹化淳更是緊鑼密鼓的在京城附近開始招募皇族適齡青年參軍。
(本章完)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