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師第725章 得來不易的火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督師 >>大明督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5章 得來不易的火器

第725章 得來不易的火器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04日  作者:奔叔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奔叔 | 大明督師 
正文

正文

之所以新招募的5萬大軍成軍如此之快,前提是呂漢強先派出了1ooo自己見過血的本軍老兵,在將戰場上的那種經驗帶過去的同時,也將自己當初訓練形成的隊列與紀律傳輸過去,而同時,最得益于平6趙梓訓練出來的那一千鄉勇。八一㈠那就是教導隊,那就是基礎。

一個老兵,完全可以帶出五個新兵,而這五個新兵在老兵的帶動之下,會在簡簡單單的三個月之內,就可以快形成戰斗力,形成一種高昂的氣勢,形成一種精神。這就是呂漢強一直叮囑趙梓,不斷的在平6為自己訓練那一千教導隊的原因,只要他們存在,只要他們心懷自己的思想和紀律,只要他們源源不斷的在培養,那么自己所闡述的思想理念,就會被不斷的灌輸與傳承下去,別說是這5萬大軍,只要給呂漢強1ooo教導隊,再加上1萬老兵,那么,即便是瞬間招集1o萬流民青壯,在有充足的物資做基礎,也會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形成戰斗力,核心的力量就在于此。

盧象升不太理解這個東西,但是盧象升認為現了一個呂漢強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呂漢強一直堅信他的長槍和長弓的威力,在他的軍隊里就沒有火器。

沒有最昂貴的武器,這怎么能行?看來自己的三弟還是太過保守,還是相信長矛大刀那一套,但現在看來,既然裝備長矛大刀都能讓這支隊伍有如此高的戰斗力,那如果裝備上大明軍隊里最昂貴的火器,那還不打遍天下無敵手?而自己的三弟之所以不裝備自己部隊火器,那是不是還是在金錢上,和朝廷供應上有什么不給力?因此上盧象升檢閱了呂漢強的部隊之后,面見崇禎皇帝,不由為自己的三弟哀嘆,朝廷對呂漢強何其不公。

不公平在哪里呢?簡單一句話,就是他認為工部對呂漢強的部隊火器供應簡直就是沒有,按照一個懂得當時軍事策略的人——盧象升,在他的思想里,一個軍隊不能按照大明的編編制加火器營,簡直就是對這個軍隊的一種忽視,結果朝廷根本沒有給呂漢強放火器,就說明朝廷對呂漢強這支南征北戰欲血廝殺的軍隊的忽視,這就是不公平。

盧象升反映的情況,崇禎也認為這事兒的確對不起呂漢強,自己的這個伴讀為自己南征北戰,東擋西殺,解決自己無數困擾的問題,正是在自己的這個伴讀全力輔助之下,自己這個大明朝才有了中興的跡象,這都有呂漢強的功勞,而恰恰自己卻忽略了給他部隊的供應。因為火器這個軍械,在國朝控制的是相當嚴的,不是哪個軍隊想裝備就想裝備的,必須由,下面成成網上報請,最后才由皇帝和內閣聯合批準,轉往兵部核查,才能由工部撥付。

當然你拿了公文批復,到工部去領這些火器,那還要看你拿出拿不出回扣,如果拿不出回扣,那你也只能是望洋興嘆。

然而呂漢強在原先的時候,絕對不受那些東林把持的,兵部內閣所待見,想來他想申請編列火器營可能兵不也沒往上奏報,這樣看來還是自己疏忽了,委屈了呂漢強。

基于崇禎皇帝和盧象升這樣的愧疚心態,于是盧象升開始,走正常的程序,向內閣申請給李漢強增添火器營編制的問題,只要內閣呈上去,現在崇禎已經端著筆就當著,寫上一個字“準了。”

結果事情往往就這么怪,其實內閣輔周廷儒應該賣呂漢強一個面子,因為無論如何,在這次對山陜流寇和山東平叛上,呂漢強是出了大力的,變相也保住了周廷儒的輔之位,結果周廷儒現在已經是危機盡去,早就忘了飲水思源的古訓,現在他又認為呂漢強是他的絕對政治大題,周廷儒便又拿出了為反對而反對的東林宗旨,和剛剛還掐的頭破血流的錢謙益閔洪學再次聯合,在這一次事兒上堅決地卡住了呂漢強的火器營編制,反正在他們認為,只要給呂漢強這只老虎添加翅膀的事情,就要堅決抵制,如果不堅決的壓制呂漢強,若是讓他對建奴的戰爭再勝幾場,那么孤臣黨將更加氣焰囂張,呂漢強將更加跋扈,東林這些正人君子就將步入萬劫不復,藩鎮割據將在這大明王朝出現,大明危矣,天下危矣。

現在他們每個人都在家里求神告佛,懇請漫天神佛讓呂漢強連敗幾場,這樣自己將穩坐朝堂,這樣大明江山就有更輝煌的前景。

因此,朝堂上的群臣終于又找到了一個撕咬的借口,東林和孤臣黨就將這種沒有邊的撕咬扯到地老天荒。

而最讓崇禎皇帝和盧象升痛苦的是,做為孤臣黨大本營的工部也叫苦連天,因為要按照大明朝的編制來算,就這5萬人至少要兩萬火統以及各種莫名其妙的火器,比如說一窩蜂,亂陣箭,虎尊,紅衣大炮,等等等等,不過這些都要錢,同時更需要時間,就比如一根火統,讓大明的匠戶去做,沒有一個一年兩年,那是絕對完不成一桿火統的制作的,你這時候跟我說,那簡直就要了我的老命,于是工部尚書不得不上書崇禎皇帝,我可以給呂督師全力支持,但我的確是愛莫能助。

在這兩難的時候,盧象升向皇帝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那就是干脆繞過內閣和群臣,將樣子貨的京營里的火器,直接調撥給呂漢強,加強呂漢強對遼東建奴的攻擊力度,可以更快的收復遼東。因為京營是天子親軍,連他們的軍餉器械都是天子供給,朝廷是說了不算的,如此一來豈不兩便?

崇禎得到這個建議之后感覺到非常可行,將這個建議向京營的統帥通報之后,京營的統帥表現出無可無不可,反正這些火器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必要,本身京營也不過就是皇家儀仗隊,至于出征作戰,那都有地方部隊來完成,只要給京營的這些老爺們多盔甲和刀槍,做到盔甲鮮明刀槍雪亮,皇帝出巡或者檢閱的時候,更加鮮亮做好人形布景也就行了,當然給了呂漢強這些東西,也不能白給,于是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后,因此盧象升用1o萬兩白銀就為呂漢強爭取了這些火器,讓這5萬大軍給呂漢強這個三弟帶來了,而且還沾沾自喜的認為,這加強了呂漢強的實力。

好書、、、、、、、、、、、、、


上一章  |  大明督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