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師第719章 情況變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督師 >>大明督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9章 情況變了

第719章 情況變了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28日  作者:奔叔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奔叔 | 大明督師 

作者:奔叔分類:

祖大壽氣急敗壞的追著窩都沒動的呂漢強跑了半個月,在遼西地區整整轉了一個大圈子,最后垂頭喪氣的回到錦州的時候,他卻接到了一個讓他簡直大驚失色失魂落魄的圣旨,崇禎皇上下了一道由兵部署理的圣旨,調關寧軍五萬,開赴京畿鎮壓流寇。

當祖大壽接到這個圣旨之后,冷汗就汩汩而下了,因為他感覺到,皇上這是在拆分自己的關寧軍了,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然后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是呂漢強和老孫頭給自己使絆子啊。

現在祖大壽已經開始后悔自己當初得罪了呂漢強,這時候他才相信朝堂上傳說——呂漢強的屁股摸不得啊。

但這次祖大壽的確冤枉了呂漢強,雖然呂漢強和孫承宗都想趁機將關寧調到山西去剿匪,結果孫承宗的折子還沒上去呢,崇禎的圣旨先下來了。

究其原因,還是那個被洪承疇追的高迎祥大軍跑的太快了,崇禎的免稅政策太過有效力了。

崇禎四年六月,義軍首領王嘉胤被洪承疇手下悍將南山總兵曹文詔部下擊殺(一說為叛徒殺害),但還是按照歷史上的發展,陜晉各路農民軍結成三十六營,高迎祥為領袖之一,推稱“闖王“。是時,李自成及侄李過、張獻忠等部亦東渡與會,義軍20萬。分道四處出擊,相繼攻克了寧鄉、石樓、稷山、聞喜、河澗諸州縣。不過不同的是,新上任的山西巡撫老王頭帶著一幫孤臣黨爪牙拼死抵抗,又得宣大總督張宗衡督張應昌、頗希牧、艾萬年兵7000人堵汾州,洪承疇又揮軍從屁股后面追來,形成了前后夾擊的態勢。

而更讓高迎祥等感覺絕望與沮喪的是,大明朝廷出了新的政策,而這個政策在別的省份貫徹的如何不知道,但在山西卻成效顯著,這個政策就是崇禎下旨布告天下,免去北方五省三年賦稅錢糧,并且隨后又下了恩旨,免去原先的百姓積欠,舊賬一筆勾銷,與民休養生息。

這個圣旨一到山西,姚同新和呂煥之在高呼萬歲圣明之后,立刻不走樣的全部下發各地,這一下,算是徹底的震動了山西百姓,各地一片歡呼,一片哭嚎。

由于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期,讓大明朝的北方連年大旱,剛開始的時候,是在天啟的末年崇禎的元年,比如陜西的榆林等地竟然三年滴雨未下,雖然后來有所緩解,但糧食歉收已經成了常態,而當時崇禎為了對付越來越強大的后金建奴,不但沒有減免西北地區的錢糧賦稅,反倒增加遼餉。

因為大內的收入也捉襟見肘,因此上不但沒有進行賑濟,而且還對原先百姓積欠下來的賦稅錢糧進行催逼,天災人禍之下,這才造成了西北地區流民遍地,桿子四起,各地豪杰紛紛聚攏求活,因此各地烽火越燒越烈。而這時各地方官員為了政績考評,為了頭上的烏紗,為了發家致富,更將那些流民丟棄的賦稅,加征在那些老實人的頭上,于是惡性循環就這樣出現了,官逼民反,流寇裹挾,于是赤地千里,烽火連天。

但現在的狀況卻出現了巨大的改變,由于呂漢強鼓搗出了銀行,用各種抵押,向大明王朝輸送了一千三百萬兩白銀,這已經是當時大明國朝國庫收入的三倍,而且還是地地道道的真金白銀,幾乎瞬間就解決了大明王朝財政崩潰的危機,于是在呂漢強強烈的有限條件下,崇禎這個一直心懷百姓的皇帝,終于做了他當皇帝以來,最想做而一直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減免北方五省的賦稅錢糧,讓老百姓徹底的緩了一口氣。

不要看這減免三年賦稅錢糧是一件小事情,它卻起到了絕對巨大的作用,第一,讓那些樸實的百姓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感受到了皇恩浩蕩,大明朝的信譽再次被樹立起來。第二,這次崇禎皇帝竟然破天荒的拿出錢來,開始用以工代賑的辦法,整修失修的水利工程,這絕對是一個絕佳的辦法,不但讓做工的百姓得到了錢糧糊口,讓那些青壯有了工作,從而給了他們生活下去的機會,而不是鋌而走險。更因為隨著水利工程的修理,讓大家看到了明年收獲的希望。

而老天爺也轉變了臉色,小冰河期最嚴酷的三年已經過去,雖然影響依舊存在,但那一年年無雨的大旱,卻已經開始緩解,北方五省山陜之地,時不時的已經有雨水降落,山間河流又有涓涓細流流淌,一片荒蕪的梁峁山地,在初春的時候,也開始點綴起來點點綠色,尤其更加喜人的是,一場春雨下來,遍地的野菜像瘋了一樣生長,這讓那些饑寒交迫的百姓有了一口吃食,雖然小麥等喜歡水的東西不能耕作,但諸如谷子和蕎麥等等耐旱的作物,卻可以播種下去,并且有了或多或少的收成。

中國的老百姓是勤勞樸實的,是最有忍耐力的,是知道感恩的,只要能活下去,他們最想的就是安定的活下去,而不是去造反。而在幾千年的教化里,皇帝的威儀還在,只要皇帝哪怕給一個空喊的口號,都會讓百姓們感恩戴德,更何況山西的官員,將皇帝的圣旨切切實實地貫徹下去。無數的衙門胥吏們將這些浩蕩的天恩,就在大庭廣眾之下向他們宣讀解釋,讓他們安心的回家生產,展開生產自救,而一旦有胥吏貪官繼續盤剝百姓,沒有貫徹皇上的圣旨,山西的左右布政使,還有山西的巡撫,立刻就會派出虎狼之師拿人法辦。

現在山西巡撫正在享受成就感的時候,準備在自己老而致仕前,做出一番名垂千古的成績,因此在他的管轄內,他將亂世用重典運用的爐火純青,這重典不但用在那些想要造反的流民身上,同時也用在那些酷吏貪官身上。

還是那句話,百姓是最知道感恩的,當看到官府將那些欺壓自己的酷吏貪官,直接正法的時候,他們就將所有對朝廷的不滿轉化為對貪官酷吏的憤怒,在他們樸實得不能再樸實的思想里,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這種流離失所的地步,不是皇上的錯誤,不是上級官員的錯誤,而全是這些貪官酷吏的錯誤,既然皇上已經知道了大家的苦難,施行了仁政,將這些欺壓自己的貪官酷吏法辦了,那大家為什么還要造反呢?好好生產,努力活下去來報答天恩,這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能讓姚同欣呂煥之揮灑自如的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原因,那就是海量的拋荒土地。

先前大家都知道,大明的土地兼并非常嚴重,已經有一半的土地被皇族王爺們圈成了王田,而剩下的大部分也都到了地主豪強的手中,留給那些百姓的不過是區區不到一成的土地,而所有的賦稅就都壓在這一成土地之上,怎么不讓百姓流離失所?

現在機會來了,因為東來的流寇高迎祥,為姚同欣和呂煥之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那就是幾十萬流寇所過之處,無數地主豪強徹底滅門,這樣,讓那些地主豪強所掌握的土地成了無主之地,于是姚同欣和呂煥之立刻將這些無主之地收歸官府,按照當初呂漢強承包的辦法,馬上承包給那些無地的百姓,安置了大量的流民百姓,當然,這些土地三年之內是不要地租的,而三年之后所要的地租,也是按照呂漢強當初規定的,每畝一年只收十斤麥子。

這樣優厚的政策,立刻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無數流民開始拖家帶口地返回故里,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生產自救中去,無數的小股桿子,不再用朝廷招安安置,就紛紛解散回鄉,反正山西布政使已經宣布,不問原先出身不問戶籍,只要你能拿起鋤頭想要承包一片土地,那你就是大明國朝的良民,你就可以享受皇上的隆恩,你就可以在山西安定的生活下去。

既然有了這樣美好的前景,那為什么還要做讓祖宗蒙羞的造反事情呢?于是,高迎祥等需要的那種流民人口來擴充他們實力的目的,就徹底失敗了,不但他們很難再裹挾到百姓,往往小股流寇出去打糧,竟然還遭到無數百姓的偷襲圍攻,讓高迎祥的流寇大軍再難以在山西生存。

民心的基礎沒了,變了,因此高迎祥軍沒能像歷史上那樣,在山西站住腳跟發展壯大,不得不進入磨盤山,向東轉進。

今年,高迎祥棄澤州、壽陽,離開山西率部南逾太行,直搗順德、真定,進逼京畿,京內大嘩。

面對流寇如蝗蟲一般沖向京畿,難道作為兵部尚書的盧象升就沒有辦法啦嗎?京城還不是有京營嗎?

京城的確有京營,但現在的京營已經不是老國公殫心竭慮整治的京營,更不是當初成立的京營。

盧象升還真就沒辦法了,因為京營已經成為了廢物。

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軍士除來自京師衛軍外,又調中都留守司及山東、河南、大寧三都司衛所馬步官軍輪番到京師宿衛和操練,稱為班軍。

三大營初建時,頗有戰斗力。土木之變中主力損耗殆盡。景泰時,兵部尚書于謙對京營編制進行改革,于三大營中選精銳十萬。分十營團練,以備緊急調用,稱十團營。十團營由總兵官一人統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或都御史一人為提督。各營分設都督,號頭官、都指揮、把總、領隊、營隊等官。京營規制至此一變。天順初,罷十團營。成化初,復十團營舊制,二年又罷,三年復置,且增為十二團營,佐以都指揮,監以內臣。各團營又分五軍、三千、神機三營。時人稱為“選鋒“。不同的是三千神機營改名神樞營,其三營司哨掖等名及諸內臣俱裁革,而以大將一員統帥,稱總督京營戎政;以文臣一員輔佐,稱協理京營戎政。其下設副參等官。凡團營兩官廳之兵,悉歸五軍營;而寶纛令旗等項則仍隸神樞營。明后期,三大營增設監視內臣,營務盡領于中官。

后來,京營就被勛貴子弟所侵占,這里簡直就成了京城那些勛貴官宦子弟們的養老之地,平時衣甲鮮明,那不過是給皇帝撐撐場面,實際的戰斗力幾乎等于零,按照大明軍規,每十天操練一次,結果,真實的情況卻恰恰與之相反,若不是皇帝出行,或者是祭天祭拜祖廟等等大型儀仗,他們就根本沒有一個人到校場操練,即便是皇帝有所差遣,那也要提前十天二十天發下圣旨了,然后大家臨時抱佛腳,穿戴整齊光鮮,簡單的訓練一下隊形,也就是找好自己該站的位置,做個儀表堂堂的人形布景,儀式結束,大家也就領了賞錢,然后呼朋引伴,去歌姬酒樓揮霍一番。

當初小胖子老爹老國公的時候,還能整頓出三千家丁,最后被崇禎刻意地送上了戰場,從那以后,一個文官陳新甲,接替了老國公將門統帶京營,那簡直就上對經營對一種徹底對毀滅,一個只懂得之乎者也的書呆子,就因為是崇禎科舉的時候的狀元,算是天子門生,就委任了這軍政大權,結果就是貪生怕死,然后,背叛了呂漢強,差一點讓呂漢強的呂家軍全軍覆滅在呂京城之下,讓聚殲皇太極與皇太極于京城之下的完美計劃徹底流產,導致功敗垂成。

如此大罪,結果由于當時周廷儒和溫體仁的權利擔保,崇禎,竟然想將陳新甲調到其他地方繼續任職,若不是呂漢強,堅決抵制,不惜以全部軍功作為交換,最終殺了陳新甲,為以后大明朝,這個未來的狗屁不通的兵部尚書畫上了生命的句號,說不定他還將危害大明多久。

現在的京營依舊被崇禎看做是自己家的護衛軍,更不能輕動,當時盧象升剛剛升任兵部尚書,準備施行與呂漢強合計的軍制改革,就準備拿京營開刀,結果呢?


上一章  |  大明督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