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被王方和王侍郎惡補了一陣這一年來,自己不在朝堂上的情報之后,在下午的時候,呂漢強就打著哈氣,黑著眼圈,來到午門遞牌子求見崇禎。
結果牌子還沒遞上去,就看到一個小太監遠遠的跑過來,歡喜的道:“呂伴讀,皇上派我在這等待多時了,您可算是來了,趕緊的讓小的帶您進去吧。”
呂漢強就微笑著拉住這個穿的單薄,凍得鼻子都青了的小家伙,“小公公辛苦了,那就有勞了。”平淡貼心的話讓這小太監鼻子一酸,更讓他鼻子發酸的是他感覺到手中多了一張紙條,他知道,這又是呂漢強打的欠條,只要拿著它,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去報社,去茶樓,立刻就會換來實打實的銀子,這就是體恤。
隨著小太監走到宮門,大漢禁軍簡單的搜身之后,走進皇宮。
巨大陰森的紫禁城肅穆依舊,被帶進御書房,御書房依舊寒冷的可以讓硯臺結冰,四下觀望,桌案陳設依舊沒變,要說變了,也就是更陳舊了,看著沒有一點改變的書房,呂漢強竟然有種恍惚的感覺。
那個小太監哈著白氣謙卑的道:“剛剛得到消息,皇上想下朝就來等您拜見,結果剛剛周廷儒周閣老有事稟報,因此,皇上特意吩咐,先讓伴讀候一會。”
難得崇禎擺出這么禮賢下士的姿態,呂漢強就沉思了一下,看看站在書房里靜悄悄的小太監小宮女單薄的衣衫,瑟瑟發抖的雙肩,于是就皺眉道:“小公公,能不能尋來紙筆?”
書案上有紙筆,但那是不能動的。
小太監忙在一旁的一個格子里拿出一套紙筆,這才是專門給大臣們用的。
呂漢強略一思索,立刻在紙上寫了一行字,這個小太監是在宮中的學堂學習過的,認的字,看到呂漢強寫的,鼻子一酸,悄悄跪下給呂漢強磕頭。
呂漢強將這個紙條遞給這個小太監:“起來,起來,你拿著這個紙條立刻去我的茶樓,讓伙計們趕緊置辦。”
小太監吸溜著鼻子立刻飛野一樣跑了出去。
呂漢強的紙上寫的是,捐大內焦炭一萬石,粗布一萬匹,就這一個手筆,按照市面上的價值,就是十萬銀子。
這不但買好了崇禎,更買好了這宮中所有的人,包括這些小太監,小宮女,至少他們可以添置一件厚實點的內衣。
也可能是周廷儒真的有什么公干,也可能他干脆就是給呂漢強難堪,就這一個請對,就用了足足三個時辰,也就是六個小時,而這時候,呂漢強都感覺到腳下的地龍再次升溫,也就說,取暖的焦炭都有一部分送進宮來了。
正在慢慢升騰的熱氣里昏昏欲睡的時候,門外一聲輕傳:“萬歲駕到——”
幾個小宮女立刻乖巧熟練的打起了簾子,神情委頓更加清瘦的崇禎,在曹化淳和王承恩兩人的陪同下走進了御書房。
剛剛走進御書房,崇禎就一愣,因為他感覺到了御書房比平日溫暖,就低聲呵斥道:“是誰敢做主升的地龍,平白的浪費?”
這時候,那個小太監立刻跪下,歡喜的道:“啟稟皇上,不是浪費,是呂伴讀一來就捐獻了一萬石的焦炭,還有一萬匹的粗布給我們這些小的,這才敢將地龍升起火來。”
崇禎眉毛一挑,語氣也有了絲絲歡喜:“呂伴讀來啦?在哪里。”
跪在轉角的呂漢強就輕聲道:“布衣草民呂漢強,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適應了房間里的昏暗光線之后的崇禎,搶步上前想要拉起呂漢強,但手伸到一半還是停了下,然后才一把拉起他:‘起來起來,什么草民草民的,我們還是同窗,我們還是同學。’
呂漢強順勢站起來,就那么平淡的看著崇禎,崇禎也就那么看著呂漢強,崇禎的眼里依舊是陰沉,呂漢強的眼里依舊沒有該有的對皇權的尊重,但慢慢的,兩個人的眼里就都有了柔和溫暖,很久之后,兩人異口同聲道:“(皇上,伴讀)瘦了。”
崇禎感覺鼻子有點發酸,呂漢強感覺眼圈有點發紅,這時候,兩個人想的是當年同窗的情誼,發自肺腑的一種感情。這時候,似乎所有的芥蒂全部煙消云散了。
扭轉頭,崇禎找著別的話題掩飾尷尬,問那小太監:“呂伴讀捐獻的焦炭給后面老太妃們,張皇后還有其他的娘娘們送過去了嗎?”
要說崇禎刻薄寡恩是他性格的一個特點,那其實也算冤枉了他,他對待自己的親人,崇禎算是誠摯的,比如終崇禎一生,對待后宮的老太妃們就優容有加,而一生只有一后兩妃,并且待他們也極好。
之所以刻薄寡恩,不過是對待他們的臣子,而整個大明后期的朝堂臣子們,有一個能讓人真誠相待的嗎?一個巴掌拍不響,最終也是那些大臣們讓崇禎寒了心。
若說有一個實心實意對他的,那就是呂漢強,但可惜他在臣子的行列里,天生就有代溝,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那小太監立刻表功般歡喜的答道:“啟稟皇上,呂伴讀的人一接到條子,立刻緊急先送進宮來一千石焦炭,奴才不敢怠慢,直接先給各宮的總管太監那里送去了一部分,請各宮緊急生火,現在應該都好起來了。”
崇禎滿意的點點頭,“你辦事不錯,勤快有眼力,這樣吧,明天你就跟著曹大伴學習學習歷練吧。”
這小家伙當時就蒙圈了,好半天還沒動一下,跟在崇禎身邊的曹化淳就笑著一拍他的腦袋:‘歡喜的傻啦?還不謝皇上恩典,要不一會我就先揍你一頓,在發配你去凈衣處去。’這小太監這才醒過來,趴在地上咚咚給崇禎磕頭,轉而又給呂漢強磕頭,接著又給曹化淳磕頭,一時間大家讓他逗得哈哈大笑,書房里的氣氛再次歡快起來。
崇禎轉到玉案后面坐下,然后指著呂漢強道:“你也坐,我們還是坐著談比較好。”
瀏覽閱讀地址:/damingdushi/3269960.html
閩ICP備1601824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