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師第528章 聞風而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督師 >>大明督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8章 聞風而動

第528章 聞風而動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9日  作者:奔叔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奔叔 | 大明督師 


小說:、、、、、、、、、

第二天的朝會再次開始的時候,崇禎第一個打破了“廟”里的沉悶,立刻命令呂漢強,必須在半個月內,將查抄山西奸商剩余的百萬銀子,和兩百萬石糧食運抵京師,以從新振作京營與勤王軍的戰斗力,并且嚴令呂漢強必須在最近十日內,與建奴決戰。口氣由伴讀而呂伴讀然后呂愛卿,最后在呂漢強百般借口推諉決戰之后,竟然直接叫他呂漢強了,這是一種文化人之間的絕對失禮,但在皇上這里就是一種信號,大家再次感覺到了這個小皇帝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性格.尤其,前后腳進京的孫承忠,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表示了對于建奴決戰的拖拉,但隨著崇禎口氣的轉變,就轉向了管呂漢強要糧草,就好像呂漢強是戶部的狗官一般,簡直就是怒目而視,然后將自己不出兵的借口說的是冠冕堂皇,你呂漢強不拿出糧草,我們勤王軍當然不能出擊,尤其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關寧鐵騎其實就是見錢眼開,平時死要錢,現在要死錢,有錢都不做事呢,何況現在沒錢,沒錢一切都免談。

這就是一個談不攏的死結,這就是現在朝堂的現狀,最后呂漢強只得妥協,在努力爭取下,答應在二十日之內,將山西的錢糧運抵京城,交給在孫承忠指揮下的關寧鐵騎保定巡撫解經傳、御史方大任、山東總兵楊國棟等等,到時候,再談大軍與皇太極決戰的事情。

但呂漢強也提了個要求,就是要求現在山西巡撫不在,協助辦理山西事物的姚同新押運那不知道在哪里的糧草銀子。

因為這次呂漢強押運來的,根本就不是山西查抄的,那樣簡直就是浪費,而是直接從江南從運河直奔良鄉置換的,當然,這次呂漢強也放開了限制,允許江南焦炭代理商可以用五分之一的糧食五分之四的現銀購買焦炭,這樣往來,正好船不空,這樣就等于降低了焦炭和糧食的本錢,尤其再過兩個月,黃河凌汛開始不能行船,這樣用銀子購買,當然江南糧商踴躍了。

事情敲定,也就沒呂漢強什么事情了,于是崇禎特意命令呂漢強可以先下早朝,趕奔良鄉訓地,安排糧草押運問題。

結果事情就這么奇怪,先下朝的呂漢強就聽到街談巷議都是呂漢強百萬銀子百萬糧食的消息,百姓的意思是有了這筆錢糧就算有了希望,當兵的心思是有了這筆錢糧,賣命也值得。

而住在八圓齋里的建奴奸細也第一時間得到了這個消息,于是在晚上,為確定詳情,再次走進一個御史言官的家中,在一番稱兄道弟之后,這個奸細問起了朝堂上的事情。

這個官員當然很氣憤,很氣憤呂漢強的推諉怯敵,很氣憤他手中有如此多的糧草,很欣喜呂漢強在朝堂上吃癟,于是就繪聲繪色的將朝堂上的情況說出,當時連呂漢強臉色都已經描繪的繪聲繪色,這一下子坐實了街談巷議的情報。

這個奸細就笑著恭喜:“恭喜我國朝再出一棟梁。建奴一去,呂漢強便可封侯拜相,那時候真可謂一朝無雙啊。”

“老兄這話怎么說?”這御史就再次問道。

這奸細就笑著解釋:“你看,呂漢強本來出身咱們皇上潛邸,當然要被重用,但為什么他立功無數卻依舊沒被重用呢,其實不是向大家想象的,是皇上壓制他,與他生分,而是在為他積攢軍功,然后大用,勤王救駕這是天大的軍功,這才是當今個給呂漢強準備的一飛沖天的機會啊。”

這個御史聞聽,當時皺眉,在御史的字典里,最怕出現的就是這一朝無雙的字眼,這個字眼就等同于奸臣弄權,就等于又一個禍國殃民的家伙出現,就等同于真正的忠良再次受到迫害。

這個后果很嚴重,這個必須掐死在萌芽里,即便因此國朝蒙受巨大損失也在所不惜。

得到了確切的消息,達到了自己分離呂漢強的目的,這個奸細連夜出京,進了皇太極的軍營。一張針對呂漢強的大網慢慢的向呂漢強張開。

當然,這次呂漢強和許杰出城沒有再坐籮筐,而是從打開供日常城內柴薪的城門里出去的。

趕奔良鄉軍營的路上,也算有驚無險。回到營地,呂漢強立刻拿出孫承忠給的招募九邊騎兵勤王的軍令出來,開始分派得力人手飛馬九邊,要求他們必須在半月以內趕到良鄉大營,如有違背立斬不饒。

之所以軍令沒有明發,還是因為保密的問題。

無數紅旗急使開始向西,向北,向大明的九邊沖去,所過之處立刻震動。

功大莫過勤王,這個誰都知道,這是天大的功勞啊,尤其每個急使都要驕傲的告訴他通知的邊軍,這次是呂漢強呂督師召集,大家看著辦。

當時第一個響應呂漢強劫掠的便是大同守備,當時豪邁的一拍桌子道:“多虧當初呂大人帶著我們出兵草原搶掠,讓我們得以溫飽富足,得以兵強馬壯,我們當兵的干什么的,還不是忠君愛國?還不是上陣廝殺,現在兵強馬壯正是報答君王的時候,沒說的,即便沒有軍令,我也要還了呂大人恩情,急使且忙去,我現在就點起我部最強悍騎兵往良鄉增援。”言罷聚將,將守備事交給不情不愿的副手,帶著守備的三分之二的騎兵星夜往良鄉趕來。

現在,大家已經不用擔心蒙古韃子,一場到現在還沒燒完的大火,徹底的讓草原變成了無生機之地,經過全體大搶掠,幸存的蒙古人也哀傷的盡量走向了漠北,現在,他們不是上心搶掠大明,而是擔心大明的搶掠,離著大明越遠越好,沿途因苦寒死傷更是無數,因此,邊鎮是幾千年沒有過的安全和平。

于是,無數邊軍騎兵開始向東,向良鄉進發,沿途之上,不斷有小軍鎮的騎兵遇見同伴,招呼著,匯合在一起,幾百而后幾千,而后上萬,如小溪匯入江河,最終成滾滾洪流。

瀏覽閱讀地址:/damingdushi/3037307.html

閩ICP備16018243號1


上一章  |  大明督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