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師第324章 又被下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督師 >>大明督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4章 又被下套

第324章 又被下套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7日  作者:奔叔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奔叔 | 大明督師 
穿越小說章節目錄

章節目錄

現在呂漢強的大名在官場已經臭大街了,按照階級區分,按照東林宗旨,那是要不死不休的,但其實真的情況是,這個不死不休是指的對方,而呂漢強卻老是讓自己這方生不如死,所以大家能不死還是不死的好,因此,能躲著還是躲著,要不當初呂漢強賑災到山西,山西所有的官員都閉門不見,放狗轟人呢,最后大家慶幸的狠,就是呂漢強找上了他的本家平陸,那大家就一團和氣吧。

但不知道怎么的,本來大家準備看他落難,然后落井下石的事情,就讓他風生水起起來,正在大家還在高興他瞎折騰,準備看他笑話的時候,這怎么就找上門來啦?

“不是他支撐不住,跑來要錢吧。”不等看完,延老倌焦急的問張指揮使。

“這到不是,這次他以欽差行轅的名義發來公文,是說平陸周邊流民大集,因此有那不感恩戴德者,竟然嘯聚山林,結寨為寇,要求我指揮使司出兵圍剿,要不然就要上書皇上,彈劾我等山西官員不作為,耽擱他賑災大業。”

聽到這個內容,延布政使就愣愣的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流民大集,這是當初大家就預見并樂于看見的,你在平陸賑濟,平陸正好在山西一角,全山西的流民都涌向你那里,正是各地所喜聞樂見,不但如此,各地官員還故意大張旗鼓的對當地流民宣全,走吧走吧,去平陸吧,那里有皇上的賑災欽差,到那你們就有救啦,然后或強迫,或鼓動,反正大家一把火的將流民往平陸趕。這一是減輕自己負擔,這二也是想看呂漢強摔死的樣子,只要呂漢強一旦支撐不住,那大家就有千百個理由彈劾他,趕他下臺,然后孤臣黨就徹底玩完,東林再次占滿朝堂,治國,還是要東林這樣的君子,你孤臣黨是什么東西?

空談誤國?不在引經據典的深究圣人治國之道并辨析明白,怎么治國?

不過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這事情不好辦啊,這要是讓呂漢強咬一口,那就是入木三分啊。

看了再看手中的公文,延布政使也感覺非常非常為難,“張大人,你拿來的欽差行轅的公文,老夫也不能做主,因為他要求的是調兵,而我呢,是管民政,這管轄不同啊。”然后神情一肅,沖著天空拱手道:“當初洪武爺設定三司,便是避免國朝走向軍政不分家的弊政,割除了藩鎮割據隱患,因此,這軍事上的事情,還請——”說著就將呂漢強的公文遞向了張指揮使。

當時這位張指揮使哭喪著臉暗罵“你個老東西,平時你什么大事小事不是對我指揮使司指手畫腳?這時候遇到難處了就推個一干二凈,這做人也太不厚道了吧。”罵歸罵,但還是再次跪倒,一臉懇請道:“呂漢強者,狠人也,不是下官能抗的住的,老公祖德高望重,還望您替小將拿個主意啊。”說著已經七十有五的指揮使跪倒磕頭,順手奉上白玉一雙。

這對白玉光潔無暇,一看就是從哪個墓葬里挖出來的上古寶貝。一看這位指揮使沒少在這山西挖墳掘墓,做那摸金校尉。

對于古玩,文人有著天生的喜愛,看到這一寶貝,延老儒怎么不兩眼放光?迫不及待的就要伸手抓過來,但手伸到一半就停住了,“不行,這次面對的可是呂漢強,這是要丟官罷職的事情,一個不好,掉腦袋都有可能,上面的后果和一雙白壁比起來,那這算什么?一雙白壁罷了,不過是下次自己再派人挖了就是了。”

剛剛將手縮回來,就感覺后腰被人狠狠的捅了一下,這都是配合默契多年的,當時就明白身后的師爺有話說,當時也知道,這雙白壁可以收,畢竟自己挖還費事不是?

于是,延布政使再次將手伸出,接過那雙白壁,笑盈盈道:“你我一省為官,當是互相照應,這樣吧,你切等等,我去后面思考一下。”

一見布政使收了禮物,當時張指揮使立刻將心放肚子里了,“剩下的事情****毛事?那是你的啦。”

回到后花廳,延老倌立刻問這個貼身的師爺:“這件事,我們能接嗎?”

“能。”師爺斬釘截鐵的答道。

“可我——”

“您可將此事上繳。”

“我上繳,這山西最大的官員就是我,我還上繳給誰?我——”看著一臉賊笑的師爺,延老倌突然恍然,是的,其實這山西自己還真不是最大的官,因為還有一個巡撫壓在自己頭上呢,那就是巡撫胡庭宴。

要說起延老倌,也是憋屈,人家別人當了一省布政使,那就是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是這一省第一人,可是,自己這個山西還有那個倒霉的陜西,就和別的省份不同,因為在這里,有個山西巡撫在。也就是說,自己的腦袋上總是有個婆婆在的。

“巡撫”之名即起于明代,據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記載,“洪武二十四辛未,太祖令皇太子(即懿文太子)巡撫陜西地方,巡撫之名,始見于此。”永樂遣尚書蹇義等26人巡行天下,安撫軍民。此后,逐漸派一些尚書,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去巡撫各處的邊境腹地,辦完事情就回朝廷復命。這樣的官員,當時稱為“巡撫”,或名“鎮守”。巡撫兼軍務的加提督,有總兵地方加贊理或參贊,所轄多而事務重者加總督。以尚書、侍郎任總督軍務的,皆兼都御史,以便行事。由于總兵、宦官也可稱為“鎮守”,容易造成混亂,所以后來凡是文職官員奉命出朝,就一律稱為“巡撫”,以與“鎮守”相區別。此外,明代還派監察御史巡視各省,以資監察,稱為“巡按”。“巡撫”、“巡按”略有不同,但這些都是明代才設置的差務。由于這些官職是臨時性的,所以各處名稱都不同。比較經常設置的,有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1員,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1員,總督陜西三邊軍務1員,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帶管鹽法兼巡撫廣東地方一員,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等府1員,巡撫順天等府地方兼整飭薊州等處邊備1員,巡撫保定等府提督紫荊等關兼管河道1員,巡撫南贛、汀韶等處地方提督軍務1員。巡撫偏沅地方贊理軍務1員,撫治鄖陽等處地方兼提督軍務1員。這些官員設置都是以邊防或鎮壓人民為主要任務的。日久之后,便變成定制,到清代才將督撫看作一省的最高長官。總督在明代有稱總制的,所以清代一般還稱總督為制臺。而督撫仍用欽差官的體制,不給印綬而給關防,稱部堂、部院,而不單稱總督,巡撫。

其他地方的巡撫都是做完事情就走,獨獨山西陜西,還有登萊例外,是派來了就不走了,因其代表天子,權利有層層疊加,便成了這一地實際的最高長官,自己這個布政使也只能捏著鼻子聽他的調遣指派,因此布政使和想法水火不容,總是在明爭暗斗,斗走了胡庭延,這又來了一個耿如杞,比胡庭延還討人厭,于是,就接著斗,但巡撫身份地位特殊,延布政使老是敗落下風,老憋屈了。

這下好了,自己出了麻煩,那就麻煩麻煩你這個巡撫吧,按照官階統管,自己這個布政使管不到你呂漢強,但你巡撫卻能模糊的管著,我不能把你怎么樣,但讓呂老虎惡心惡心你,也能出一出這些年的惡氣。

看著立刻變得躍躍欲試起來的東家,師爺輕輕搖手:“這次不是賭氣的時候,是該結納巡撫的好時機,大人千萬不要做錯了。”

“先生怎么說?”被人看穿了心思,延老倌心中多少有點心虛,忙虛心求教。

“巡撫大人與您雖然平時有些齷蹉,但都是東林一脈,而呂漢強和他的孤臣黨是我們東林大敵,這次他獨自一人到我們山西,正是干倒他的最佳機會,這怎么能放棄?到時候,您干倒了呂漢強這個大明奸佞,那您就是東林第一人,那時候您豈不名垂青史?”

“干倒呂漢強?東林第一人?名垂青史?”這三個天大的誘惑讓延老倌眼前不由一亮,但轉而就是一暗:“不行不行,呂漢強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萬一我惹惱了他,那我就要第一個倒霉,從歷次事件看,還沒有干倒呂漢強的人呢。”

師爺很是鄙夷了一下這個老倌,要不是看在多年主從的份上,都懶得和他多說了。

于是耐著心再次道:“東主,這次惹人的不是您,是巡撫大人,只要您將這事情報給巡撫,事情就一定成了,到時候您就坐享漁翁之利吧。”

“怎么說?”延老倌還真有點蒙。

“這次呂漢強之所以如此囂張的發公文給指揮使司,這說明呂漢強的賑災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他需要一個借口為他灰頭土臉的回京找個借口,這借口是什么呢?那便是,我不是不賑災,而是賑濟不下去了,周邊桿子太多了,搶掠了我的賑災物資,他就是想要出個難題給我們,讓我們無法接手,然后他堂而皇之的回京,這怎么能行?”

延老倌呆立半天,突然雙手一拍,大聲喊了一聲好:“對啊,這樣看來,呂漢強已經黔驢技窮了,我只要去巡撫處,將這事情交給他,然后告訴他,將平陸的千戶交給呂漢強這個欽差,讓他自己去剿,而千戶衛所已經到了什么地步?只會擾民沒有其他,到時候他被桿子流寇打敗了,您彈劾他,他出地方擾民了,您彈劾他,他打敗了桿子流寇,您還可以彈劾他。

“他打勝了我們怎么彈劾他?”

“殺良冒功。那時候,無論他怎么做,做到什么地步,大家都可以有借口彈劾他,他呂漢強就陷入死地了。哈哈哈哈,用千戶所剿匪?我都懷疑千戶所還有沒有一兵一卒。”

“不給呂漢強半點口實,這才是東主和巡撫要做的,到時候,就等著呂漢強去死吧。”

山西巡撫,當時的全稱是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山西地方,統冀寧兵備道、雁平兵備道、岢嵐兵備道、河東兵備道、潞安兵備道、寧武兵備道六道,山西都司之太原左右等九衛,沁州、寧化等九所城堡,可見其管轄之大。

原先的山西巡撫胡庭延因與當地官員不和,被調到陜西任延綏巡撫去了,接替他的是耿如杞。

耿如杞這個人說正直談不上,但說實干還是沾邊的,擔綱了這么多職務,日夜勤奮,雖然沒有什么大的建樹,但穩定地方還是做到了的。

要說他對呂漢強的態度,在階級立場上,根本就水火不容,更加上被呂漢強整到倒的趙東陽是他的兒女親家,趙東陽一倒,不但讓自己失去了一個朝堂強援,最主要的還是害的自己的女兒隨著他老公去南海釣魚,這樣一來,就有了國仇家恨在里面了,因此上任伊始,便想方設法的找呂漢強的岔口,希望能搬倒呂漢強,至于呂漢強拯救無數百姓的事情,他是不去管的,百姓嗎,****一批,大明多的就是這些****。尤其山西各地桿子風起,都是這些不好好在家務農繳納皇糧國稅的東西組成,因此耿如杞對此就更加深惡痛絕。

不過耿如杞宦海沉浮多少年,做事情比較穩重,也親眼見證了呂漢強的強硬手段,因此,對于與呂漢強斗,他深深的知道,只要一棍子打不死這個小強,那自己就要有天大的麻煩,因此他到山西,就隱忍不發,任由呂漢強在南邊折騰,希望他能折騰出點毛病來,自己好一擊必中,徹底的整死他。

當他接到山西布政使延老倌遞上來的呂漢強的公文,再難得的與布政使仔細的交換了意見,在一片友好真誠的交流之后,達成了建設性的辦法。

“既然呂漢強想要插手衛所事物,那我們就隨他的心愿吧。”瞇著眼睛,擼著胡子,耿如杞意味深長的道:“我兼任著山西軍政,南方四府卻不在我的管轄之下,那里也需要一個得力的人掌控全局,不如你我二位,再聯合一些地方,我們聯合保奏萬歲,就將南四府衛所事情交給他整頓,南四府也是桿子亂民無數,也就悉數交給他去剿滅吧。”

布政使聞聽,當時眼睛一亮,對啊,這樣豈不徹底的將呂漢強推進坑里?但轉而一想“是不是這樣的權力太大了點?”

耿如杞斜著眼睛加重語氣:“我說的只是南四府的衛所和剿匪,不是南四府的巡撫,按照名稱,也算是督師吧,哈哈哈。”

延老倌不由得將大拇指一伸:“高,實在的高。”

于是兩人一起哈哈大笑,心中一起道:“呂漢強,這次你不死都難啦。”


上一章  |  大明督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