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海棠夫人自然說得更有道理,李夫人聽罷,道:“賤妾也說不出什么道理,只知道要孩子守規矩,只有一個法子,就是狠得下心。說這話,夫人您千萬別不高興,賤妾對水笙,可比對自己的小子狠得下心……”
“這怎么會不高興,應該感謝你狠得下心。我也得記著,往后在源兒身上,萬萬不能溺愛。”
想起之前住在守備府的時候,李夫人沒少跟自己灌輸她的馭夫術,可見,她的確是個很有辦法的女人。
過了晌午,大正宮那邊來人,將李夫和水笙接走。秦源沒有被水笙玩壞,真是他的福分。幸好水笙離開蘊秀宮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彌補了秦源的“損失”。
水笙說:“源兒弟弟……好看……”
海棠差點痛哭流涕,這還是頭一次有人夸源兒生得好看啊!
趕緊俯身向搖籃里望去,秦源果然比前幾天又有不同,原本稀疏到數得清的眉毛似乎又長出了一些些。這早產的孩子正以驚人的速度脫胎換骨。今天有人第一次說他“好看”,那是否意味著,秦源真的會有一個非常光明的未來?
前腳才送走水笙,心里還有些依依不舍,壽康宮突然來人,說兩宮皇太后宣崔氏覲見。
這倒讓海棠意外。
她在后宮一直被人故意忽視,首當其沖的就是三位“哀家”。從之前的玉明殿,到現在的蘊秀宮,幾乎從沒有過后宮其他人過來串門,雖說禁令已悄然解除,但似乎也沒人敢踏出第一步。
一出宮門,卻見停著一乘步攆,兩位太監垂手立于步攆旁,在等待海棠。
又是意外。
宮里的女人的確是嬌貴,出月子沒多久的嬪妃基本屬于重點保護,稍微有些遠路就必定以步攆代步。可海棠強健不嬌貴,還是頭一回見到這么隆重的待遇降臨,不免有些驚訝。
臉上是沒顯露出來,穩穩當當地上了步攆。心里卻明白,兩宮皇太后只怕也是在釋放好意。又想起,在秦源的滿月賀禮上,多虧了兩宮皇太后、尤其是生母皇太后的表態,才有了隨后眾王府來賀的后續。
一到壽康宮,兩宮皇太后在側殿共設寶席,并沒有用那個很正式的正殿,穿著也是常服,顯然是當她自家人看待了。
海棠行了大禮,又謝過兩位太皇給秦源送的滿月賀禮,這才起身聽候吩咐。
二人打量海棠,卻又比之前要成熟了些,雖還是一張惹人喜愛的娃娃臉,但言談之間,倒是脫了些稚氣。
生母皇太后笑道:“之前老有人說賢妃與崔氏相像,本宮瞧著,剛進王府那會兒的確很像,稍不留神還會搞混,眼下都生了孩子當了娘,倒沒那么像了。”
圣母皇太后也附和道:“是啊,賢妃越發穩重了,崔氏卻是喜慶樣兒。不過,都是好看的。”
生母皇太后道:“誰說不是。瞧著她們年輕,真是羨慕,當年妹妹你比她們還好看。”
一下把圣母皇太后說得笑了:“姐姐啊,想讓妹妹夸你好看,不用這么迂回。”
又對海棠道:“你是年輕,進宮晚,所以不知道。你生母皇太后當年,是后宮最好看的,不知道把我比到哪里去了。”
見氣氛和睦,海棠也心下愉快,道:“兩位太后風姿不減當年,非要論誰最好看,賤妾也是有點懵呢。”
能把馬屁說得真誠,也是一種技能,海棠對這技能有些天生的領悟,要不從小爹娘怎么就那么疼她呢。
果然兩位太后聽得也是頗舒服的,就算一位的確是不如另一位好看,可這種事,誰愿意聽真話啊?而好看的那位,被人當面這么說,面子是有了,可對另一位,也不免會有些尷尬,所以還是讓崔海棠自己懵了比較好。
還是生母皇太后先步入正題。圣母皇太后是當慣了閑人的,也少不得成了習慣,大事兒還是生母皇太后敲定。
“源兒出生也有一個多月了,本宮與圣母皇太后一直未能前往看望,玉明殿是太皇太后忌諱的地方,你也要理解……”
“賤妾與源兒能得生母皇太后與圣母皇太后恩賜賀禮,已是萬分榮幸,您說這樣的話,真是折煞賤妾與源兒了。”
“畢竟也是皇上的親骨肉,我們也不會讓源兒委屈……”
言下之意,讓你委屈那就無所謂了。海棠坦然接受,又不是第一天委屈,心底早就通透了。
“今兒叫你過來,倒是為了另一件事。聽說當年去河南賑災的路上,皇上救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女嬰,并收了義女,有這事兒吧?”
“回二位太后,確有其事。當時賑災與治河情勢緊急,皇上與賤妾無暇照顧水笙,便寄養在當時李守備家。今兒李家夫婦帶了水笙進宮,皇上已經與水笙會過面了。”
機靈如海棠,一下子就從太后的描述里聽出了端倪。河南賑災、父母雙亡、皇上……如此親民的行為,必須得是皇上的,而且當時皇上還不知道自己以后會當皇上呢,這更說明“收養”一事,是皇上仁心所至啊。
太后們也知今日水笙進了宮,還知道三方會面甚是歡欣,所以才錦上添花來了。
“怎么也不帶來讓我們瞧瞧,這宮里雖有三個小嬰兒,可都還不會說話,我們就盼著來個熱鬧的孩子,給宮里添添喜氣呢。”
“是賤妾思慮不周。只想著是民間的孩子,不敢帶來沖撞太后,早知二位太后如此垂憐,本該帶來給二位太后磕頭才是。”
“的確是你欠考慮。知道你守本分,可也守得太過了。搬到蘊秀宮也好些日子了吧,這都解禁了,也沒見你過來壽康宮請過安,回去啊,要好生反省。”
喲,主動要求請安,這是終于承認我崔海棠也是后宮一份子了么。
趕緊下跪請求寬恕,又說:“李指揮使要在京城住一段時日,水笙也暫且沒有安排落腳的地兒,太后若想見水笙,可隨時讓李夫人送進宮來請安。”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