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女生頻道作者:秦家酥書名:
“我很忙。”陳京飛耷拉著肩膀,讓他休息會兒成不成!
羅妘詩擠上前來,對焦三不贊成的瞪了一眼。雙手合攏,拜托拜托。
“就是先看看,不讓你現在就想辦法治好。”趙子敬的腿的哮喘都是舊疾,沒那么好治這事兒她知道。
可是患者畢竟和醫生不一樣,醫生見多識廣不把這樣的病癥當回事兒。但是患者一輩子就生過這么一場大病,嚇都要嚇死了,總想從醫生這兒求個心安。
陳京飛無奈回頭,羅妘詩他真是上輩子欠了你的,這輩子要做牛做馬來還你。
招招手,把趙子敬喚過來,把完脈,首先聽肺音。用得還是妘詩給他做的一個叫做聽診器的東西。比貼耳去聽要好得多。
肺部情況還算好,有雜音但是不至于太糟。
然后是看腿,陳京飛也沒客氣,掀開趙子敬的衣擺,就把人褲子扒了下來。
動作太快,一時間誰也沒回過神來。只有焦三及時的用手捂住了羅妘詩的雙眼。
“怎么了?”羅妘詩眼前一黑,眼瞼上覆上寬厚的手掌,非常溫暖。
趙子敬臉漲得通紅,拼命的扒拉著自己的褲頭,然后還想拉自己的褲子。這個陳神醫怎么這么這么的不拘小節,見面連聲招呼都不打,就先脫褲子。
“別動。”陳京飛正在檢查趙子敬雙腿的情況,一見趙子敬的動作,不樂意的哼道。
趙子敬的手停在褲腰帶上,往上拉也不是,往下脫也不是。唯一慶幸的是,幸好焦三及時把妘詩的眼睛蒙上了。
可惜還沒慶幸過一秒,焦三下一句話再一次讓他無地自容。
“陳京飛在脫趙子敬的褲子。”
焦三平板直述的闡明事實,趙子敬扶額,其實你可以不用說的這么詳細的。
脫褲子?羅妘詩愣了下。旋即明白了焦三的意思。應該是陳京飛要給趙子敬檢查雙腿吧?那個既然是這樣的話,她站在這兒也不太好,不如她先出去?
“三哥,要不你帶我先出——”羅妘詩話說到一半,焦三已經迫不及待的攔腰一抱把人帶出去了。
等得就是這句話,趙子敬病了,陳京飛給他看病,他們倆矗在那兒做什么?不如早點出來,在外面透透氣的好。
醫館永遠都是焦村最繁忙的地方,不知道是因為陳京飛神奇的妙手回春的醫術的緣故,還是因為他俊俏的模樣長相的緣故。醫館所有的學徒都不約而同的學著陳京飛的著裝打扮,穿上白衣,在病人間穿梭。
放眼看過去,還真以為是現代的簡陋醫院一般。這些學徒個個都醫術也十分不錯。學著陳京飛的打扮,幸好沒學著陳京飛的壞脾氣。
對待病人態度非常敬業又專業,焦村外面的集市上永遠都有遠道而來的求醫的山民們。好像名氣在不知不覺得日常之中已經打了出去。
“這里已經有了幾分醫院的雛形了,如果再加上一些白衣護士,就更加像了。”羅妘詩瞟了一眼醫館門口,然后仰頭彎著嘴角看向焦三。
白衣護士是什么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白雪即將落下。焦三環著羅妘詩的腰,拽得她往后退了一步。
“下雪了。”站在屋檐下,對著疑惑的妘詩回道。
已經入冬了?羅妘詩轉頭一看,干凈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細細的雪花,真的在飄落。
時間過得真快,冬季又要來了。今年的入冬似乎有點早,才將將十月,就已經開始下雪了。
“不知道地里最后一批土豆收上來了沒有。這雪下得快,地里的土也凍得快,沒有挖出來,等來年開春肯定都不能吃了。”不管焦村現在多么能產糧食,都不應浪費。
應該可以吧,焦三放開聽覺,感受著來曬場那邊焦五的動靜兒。要變天下雪,徐老肯定是提前通知了的,果然那邊雖然是忙得人仰馬翻,但是還算秩序井然。
焦三剛想說,讓妘詩安心。就突然回頭,果不其然的看到了竹武抱著趙子敬走出來。
“被趕出來的?”面對趙子敬焦三毫不留情的補刀。
趙子敬臉上還有未散的窘迫的潮紅,他本來就生的溫文爾雅,這樣一臉紅還別有一番風情。
“你們剛剛說的土豆,是那種吃起來沒有芋頭麻口味的芋頭嗎?”趙子敬沒理會焦三的擠兌,強行扭轉畫風。
沒有芋頭麻口味的芋頭?羅妘詩被趙子敬情急之下的形容給逗樂了。
“那個叫土豆,還有一個名字叫陽芋。”
陽芋,就說感覺和芋頭挺像的。
“那個味道還挺不錯的。”土豆在焦村建立之初就已經是焦村的主食了,翻新的花樣也多,除了土豆肉餅之外,土豆片,土豆絲,土豆條,土豆卷花,各種吃法層出不窮。特別是干扁土豆條,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多做一些給孩子們當零嘴吃。
“產量也很不錯的,土豆一年能收兩季。而且耐旱耐寒容易種植。”土豆在糧食短缺的年代,比嬌嫩的紅薯更加合適種植救濟。
味道不錯,產量也不錯,一年還能收兩季。這土豆這么好?趙子敬原本是為了轉移話題,隨口說了一句,歪打正著了。
“這個土豆育種方面呢?”他補充問了一句。
育種方面也很簡單,土豆生芽,把帶芽的肉,埋進土里就行了。只不過趙子敬問這個做什么?羅妘詩剛想回答,頓了頓。
“子敬如果想種的話,我這邊可以派些人手過去幫你。”
聞言趙子敬連忙擺手,倒不是他要種。鑄城的土地不管是什么樣的品種都很難種植,收成很低。就像妘詩所說的,鑄城的地下地上污染太嚴重了。
“前幾年鑄城周圍的城池都遭受了天災,連累糧食也運不進來去鑄城。不少鑄城百姓都四散逃難,這個土豆口感好產量高又易于種植的話,不知道可不可以在鑄城周圍的城池推廣種植?特別是是山城,水源少,旱情嚴重。”
鑄城經受的幾次天災都是周邊買不到糧食,而不是鑄城沒有銀錢。這讓鑄城人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