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馭大明第875章 遠離是非之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馭大明 >>權馭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5章 遠離是非之地

第875章 遠離是非之地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27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權馭大明 


隨著皇太極退兵錦州,歷時兩年多的松錦大戰終于臨近了尾聲,明軍固守寧遠與錦州的清軍遙相對峙,遼西走廊逐漸恢復了昔日的平靜。

杏山的明軍成功被李宏宇安排的船只接走,順流直下抵達天津港,然后在京城城外的京軍大營休整。

這些劫后余生的將士們有一種再世為人的感慨,他們先前還以為要戰死在杏山城,又或者被俘,沒成想李宏宇竟然成功把他們給救了出來,心中無不對李宏宇充滿了感激之情。

崇禎皇帝也終于可以松了一口氣,雖然李宏宇現在沒法擊敗皇太極,但至少把被圍困在塔山城和杏山城的明軍給救了回來,這已經是一份天大的功勞。

當然了,朝廷自然不會把實情告訴外界,在崇禎皇帝的授意下,內閣很快就擬寫了慶賀松錦大捷的告示,下令全國張貼,使得沉寂多年的李宏宇再一次出現在了百姓們的視線里,聲望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點。

為了穩定關外的局勢,李宏宇留在寧遠坐鎮,他跟皇太極一樣,都舍棄了錦州和寧遠之間的松山、塔山和杏山三座軍事重鎮,集中兵力防守。

由于擔心明軍水師抄了滿清的后路,皇太極在錦州沒待多久就率領一部分清軍回了遼東,沒有心情再去攻打寧遠城,反正現在明軍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不足為懼。

隨著關外戰場硝煙的消散,明軍和清軍都進入了休整期,使得遼西走廊重新恢復了昔日的平靜,并且與先前相比多出了一份死寂,不少地方都成為了無人區,城池荒廢,土地荒蕪。

五月下旬,李宏宇被崇禎皇帝召回京城,崇禎皇帝準備舉行盛大的儀式祭奠戰死殉國的洪承疇。

李宏宇得知此事后眉頭皺了皺,他已經得到了情報,洪承疇并沒有戰死,被俘后被皇太極軟禁,奉為上賓,只不過洪承疇還沒有叛變。

根據李宏宇的記憶,洪承疇應該投靠了滿清,不過由于歷史已經改變他也不知道洪承疇究竟會做何選擇。

再者說了,李宏宇之所以得到洪承疇的情報是劉愛塔提供的,除了李宏宇外別人都不知道劉愛塔的身份,因此他不能將這件事情泄露出去。

李宏宇除了擔心劉愛塔的身份暴露外,更忌憚崇禎皇帝心里不舒服,崇禎皇帝原本就是一個疑心非常重的人,朝廷都沒有得到的絕對情報李宏宇竟然私底下搞來了,這可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李宏宇決定裝作不知此事的樣子,參加了崇禎皇帝給洪承疇舉行的祭奠儀式。

儀式上,崇禎皇帝提到松錦大戰戰死的將士們不由得涕淚俱下,現場的文武大臣隨之哭聲一片,一派慘云愁霧的模樣。

李宏宇并沒哭,只是神色嚴肅地立在那里,他已經經歷過太多的生離死別,心理承受能力自然非凡,況且身為大明的太傅也不想表現得如此做作,他看得出來很多大臣都是在那里干嚎,眼眶里沒有一滴淚水。

當祭奠儀式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兵部的人送來了緊急軍情,就在不久前,洪承疇正式投靠了滿清,隨著皇太極參加了祭祖大典。

悲痛中的崇禎皇帝聞之后頓時僵在了那里,臉上滿是愕然的神色,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被他寄以厚望的洪承疇居然會投降,使得他一時間難以接受。

隨后,回過神來的崇禎皇帝徑直把手里的公文扔進火里燒毀,然后以身體不適為由擺駕回宮,面色陰沉地離開了祭奠現場。

現場的文武官員們并沒有感覺到異樣,還以為崇禎皇帝是悲傷過度,等那些朝中重臣得知洪承疇叛國后頓時大吃了一驚,要知道崇禎皇帝對洪承疇可不薄,而且洪承疇可是大明投降滿清官位最高的人。

洪承疇的本職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和薊遼總督,屬于大明從一品大員,誰成想竟然如此沒有氣節叛變,所帶來的影響十分惡劣。

隨后,朝廷緊急向全國各州府下發文書,想要收回早已經下發下去的由崇禎皇帝所寫的祭奠洪承疇的祭文。

可朝廷的動作很顯然慢了一步,大明各地州府已經把祭文張貼了出去,使得兩京十三省的百姓們都認為洪承疇是戰死殉國的忠臣。

面對眼前的一幕,崇禎皇帝唯有打碎了牙齒往肚里咽,下令朝廷繼續表彰洪承疇英勇殉國的忠義之舉。

雖然崇禎皇帝恨不得把投降賣國的洪承疇千刀萬剮,但考慮到洪承疇投敵一事影響太大,同時也是為了顧全自己的顏面,唯有讓洪承疇繼續當忠義之臣。

李宏宇對崇禎皇帝此舉感到非常無奈,他能理解崇禎皇帝此時的復雜心情,被一個自己無比信任的人給辜負了期望,這種滋味著實不好受。

不過,李宏宇現在沒有心情理會洪承疇的事情,如今關外的戰事已經落下帷幕,經過此次大戰后滿清需要休養生息,所以皇太極近些年不會南侵,因此他也到了離開的時候。

當然了,由于關外戰事剛剛結束李宏宇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要走,身為大明的太傅他有責任和義務留在京城輔佐崇禎皇帝。

可這難不****宏宇,崇禎皇帝祭奠完洪承疇沒幾天,兵部接到了寧波水師的緊急公文,倭國的船只打劫海外貿易的商船,損失巨大。

其實,兵部近幾年時常收到水師關于倭國船只打劫海外貿易商船的事情,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倭寇干的,后來發現里面有倭國地方大名的身影。

不過,這次倭國的襲擊給海外貿易船隊帶來了的損失是近些年最大的,已經到了影響到大明今年海外貿易貨物配額的地步。

由于萬歷年間大明和倭國在朝鮮大打了一場,所以雙方現在的關系非常糟糕,根本就沒有官方上的交流,崇禎皇帝就是想要用外交手段解決此事都沒有辦法。

再者說了,這種事情對倭國有利,倭國的幕府巴不得從中帶來好處,肯定不會進行阻止,說不定還從中分到不少好處。

崇禎皇帝可不希望海外貿易出了岔子,海外貿易不僅每年給他帶來不少關稅,還繁榮了地方上的經濟,有助于穩定地方上的局勢。

因此,經過慎重考慮后,崇禎皇帝給李宏宇下達了詔令,讓他盡快趕回海關司去處理此事,務必不能使得倭人影響到了海外貿易的進行,如有必要可以用武力對其進行教訓,讓李宏宇相機決斷。

崇禎皇帝的這道詔令無形中就給了李宏宇向倭國開戰的權力,這正是李宏宇想要的,經過這些年的準備他已經做好了討伐倭國的準備,拔掉這個東方的禍患。

與此同時,李宏宇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被牽扯進即將到來的明末亂世紛爭。

崇禎皇帝登基以來大明國內各階層矛盾加劇,各地農民造反頻繁,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軍聲勢越來越浩大,兩三年之內大明定會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

因此,李宏宇選擇了向倭國開戰,這樣一來他就順利地避開了那些不愿接觸的事務。

至于關外的事務,如今大明和滿清已經在遼西走廊形成對峙之勢,短時期內誰也沒有能力能向對方發動攻勢,所以李宏宇留在這里也沒什么用。

考慮到吳三桂在關外的經驗以及所立的軍功,崇禎皇帝下令封吳三桂為山海關總兵,節制寧遠軍務,使得吳三桂得以統帥寧遠和山海關的明軍,仕途上邁出了一大步。

鑒于海外貿易的貨物被毀,李宏宇不準備在京城過多停留,決定處理完手頭的事務就起程離京。

離開的前一天晚上,李宏宇前去安遠伯田弘的家中赴宴,田弘是田貴妃的生父,進封為安遠伯。

由于田貴妃兩年前去世,因此田弘在京中日漸失勢,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田弘是大力結交京中的權貴,太傅府更是他著重關注的重點,與太傅府的關系非常融洽。

因此,李宏宇推脫不過今天特意前來赴宴,如果田貴妃不去世的話他還不會前來,如今田貴妃去世李宏宇反而必須要去這個酒宴,否則別人還以為他以勢度人。

也正是因為田貴妃已經去世,李宏宇才能坦然來見田弘,這樣才不會引起外界的關注以及崇禎皇帝的忌諱。

與天啟皇帝時不同,李宏宇現在刻意同朝中的文武大員們保持距離,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崇禎皇帝安心,免得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產生誤會。

說起來,崇禎皇帝與天啟皇帝相比少了一分仁慈之心,或許這跟崇禎皇帝的性格有關,這十幾年來不少官員都被崇禎皇帝砍了腦袋,又或者流放到了邊疆。

因此,李宏宇必須小心謹慎行事,盡量不給崇禎皇帝懷疑他的機會,只有這樣他才能安然無恙,否則的話一旦被崇禎皇帝惦記上,那么真的有可能掉腦袋。

正是因為崇禎皇帝處死過不少官員,使得京城的官場一派死氣沉沉的景象,文武百官們為了自保都順著崇禎皇帝的意思做事,報喜不報憂,使得崇禎皇帝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真實世界。

李宏宇對此是非常無奈,天啟皇帝是駕馭群臣讓大臣們為其所用,而崇禎皇帝則是唯我獨尊有些獨斷專行,使得中興大明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

如果天啟皇帝泉下有知的話肯定會后悔當年傳位給崇禎皇帝這個決定,要是福王登基大明不至于衰敗得如此之快。

(本章完)


上一章  |  權馭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