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零書院
選擇:
第二天中午,林丹汗派遣的一萬騎兵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石門山,林丹汗要次日才能到達。
當蒙古的那些將領目睹了石門山上的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景象后無不被震驚,誰也沒想到大明和后金竟會在這小小的石門上爆發如此異常惡戰,如果換做蒙古兵的話肯定無法撐下來。
石門山之戰的傷亡情況直到李宏宇林丹汗率領蒙古大軍趕來后才統計出來,包括傷殘者在內,一萬多明軍只剩下兩千余人,而后金留下了一萬兩千多具尸體,受傷被俘者七百多名。
雙方一共戰死了兩萬余人,對后金而言是鐵嶺之戰后損失最為慘重的一仗,阿敏和莽古爾泰為此元氣大傷。
值得一提的是,努爾哈赤并沒有懲治未能攻下石門山的阿敏和莽古爾泰,他知道兩人已經盡力了,為此當務之急是安撫民心,補充阿敏和莽古爾泰所轄的旗兵,維護八旗勢力的均衡。
雖然打贏了石門山之戰,可李宏宇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在幸存的兩千多明軍里,禁軍和水師只剩下一千五百余人,其余是跟隨李宏宇打過錦州之戰的遼西明軍,太多太多的人失去了生命,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林丹汗抵達石門山后特意查看了戰場,雖然大明和后金戰死者的尸體已經被抬走掩埋,但地上依舊未干的血跡彰顯出了當時戰況的慘烈。
這使得林丹汗心中改變了對明軍的看法,先前由于明軍在遼東和遼西接連戰敗,林丹汗心中對明軍的戰斗力極為蔑視。
可如今看來他錯了,明軍的戰斗力之所以低下與統軍的人物有關,李宏宇一來明軍就脫胎換骨,看來明軍的戰斗力也沒有他想象的那樣不堪。
林丹汗到來的第二天,李宏宇就起程,與林丹汗一同前去廣寧城,由于努爾哈赤主動放棄了廣寧,故而廣寧現在被蒙古軍隊掌管。
李宏宇曾經去過廣寧,由于是與蒙古通商的邊市故而在遼地也是一座繁華富庶的城市,如今城里空蕩蕩的,街上除了明軍和蒙古兵外就再也沒有其他人,廣寧城的百姓都被后金遷到了遼東。
進駐廣寧城后,李宏宇下令明軍收復遼河以西的城池,說是收復其實就是進入城里而已,那些城池早已經沒有了百姓,這樣一來明軍與后金軍就隔著遼河對峙,雙方的戰線又恢復到了廣寧之戰前的態勢。
雖然明軍的地盤并沒有丟失,不過與廣寧之戰之前相比地方上的景象早已經物是人非,村莊和城鎮都成為了空城,百姓們不是死了就是被后金遷往遼東,再或者南下到山海關避難。
尤其是遼西走廊北部地區,十里八鄉難以見到一個人影,一派蕭條死寂的冷清景象,令李宏宇暗中嘆息,這樣一來遼西的北部地區可就廢了。
沒有百姓的話駐扎在該站采集不完全,請'二!!五!!零!書!!院',如您已在二!!五!!零!書!!院!,請關閉瀏覽器廣告攔截插件,即可顯示全部章節內容!
閱讀更多小說請返回二五零書院首頁,永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