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馭大明第677章 遼西告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馭大明 >>權馭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7章 遼西告急

第677章 遼西告急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10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權馭大明 
按"CRTLD"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1970年01月01日08:00

李倧既然繼位,自然忘不了那些跟隨他一起發動政變的功臣們,故而他下的第二道圣旨就是封賞在政變之夜有功的人員,稱為“靖社功臣”。

按照李倧的詔書,靖社功臣分為三等,每等若干人。

第一等有十人,以金源為首,包括李貴、申景慎、李曙、崔鳴吉和李興立等。

第二等有十五人,以李適為首,包括申景慎的兄弟申景裕。

第三等有二十八人,以樸惟明為首,包括被樸承宗抓起來拷問而誓死不招的李厚培和李厚源兄弟。

這道詔書一經頒布,李宏宇立刻就看出了里面的問題,身為“義軍”統帥的李適竟然沒能位列第一等功臣,只是第二等功臣的首位,這好像頗為不妥。

當然了,李適并不是西人黨,其“義軍”統帥也只不過是西人黨用來招攬士兵罷了,政變之前才匆匆加入“義軍”,因此從親疏遠近的角度來看他排在第二等也無可厚非。

可這樣一來李適將顏面全無,想他堂堂的“義軍”統帥,造反之前西人黨里官職最高的人,現在竟然還不如名義上的下屬李貴和李曙,這口氣實在是難以下咽。

李宏宇并沒有介入李倧擬定這三等功臣的事情中,在他看來這是李倧的私事,他不便干預。

顯而易見,區區漢城府判尹,再加上只位居第二等功臣,這兩件事情加在一起給了李適沉重的打擊。

李適是一個聰明人,雖然咽部下這口氣但并沒有聲張,一直在暗暗等待機會。

實際上,李適的機會很快就來了,由于朝鮮北面的平安道和咸鏡道與后金的地盤接壤,故而一直承受著巨大的軍事壓力,尤其是平安道時常爆發與后金的摩擦沖突。

李倧擔心后金得知李琿禪位后會發動襲擊,故而需要派一名有威望的武官前去擔任平安道的節度使。

不少西人黨的官員建議讓李適去,李適原本就頗有軍事才華,要不然先前也不會成為咸鏡道的節度使,仔細品味的話會發現里面有著排擠李適之意。

李適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卸下了漢城府判尹的職務后去了平安道,到任后訓練士兵,加固城池,設置城柵,配備火器,擺出了一幅專心于防務的樣子。

在李宏宇看來李適的反應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李適一心一意操持防務將有效抵御后金軍隊,壞事是,李適這種做法頗有擁兵自重之嫌。

后來所發生的事情也驗證了李宏宇的猜測,李適確實不甘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故而展開了他的瘋狂報復。

李倧的第三道圣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下詔廢除了從高麗時代就有的“從母法”,規定嫡子和庶子都宗族血脈。

隨著“從母法”的廢除,朝鮮的科舉制度也發生了變化,兩班貴族子弟失去了往昔的特權,要想做官的話必須像大明一樣參加科舉。

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兩班貴族獨攬朝政的格局,給了朝鮮士子上進的希望,對推動社會發展大有裨益。

消息一經傳出整個朝鮮士林歡欣鼓舞,不少人喜極而泣,他們看見了成為朝堂權貴的希望,以前那些高官重職都是兩班貴族的囊中之物,現在則給了他們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宏宇的“建議”下李倧決定使用大明的法典,這樣一來與大明的關系將更加密切。

李宏宇身為大明使臣,自然也要給李倧送上一份賀禮,他決定在仁川港和釜山港設立貿易市場,從水路與朝鮮貿易,這樣的話對朝鮮經濟會有極大的促進,每年使得朝鮮從中獲益匪淺。

本來,李宏宇想在朝鮮多待一段時間,畢竟朝鮮剛剛經歷了改朝換代這樣的大事,朝堂上各派系的勢力尚未均衡,所面臨的事務可謂千頭萬緒。

另外李宏宇也不想過早地回京,天啟三年京察的結果三四月公布,屆時京城官場必定一番血雨腥風,他還是避開為好。

可是,四月初,一件突如其來但又在預見之中的事情使得李宏宇留在朝鮮的愿望化為了泡影。

這天下午,李宏宇和趙欣正在漢城的明軍軍營里觀看那些通過武舉考核的朝鮮武舉的操練時,一名護衛急匆匆給他拿來了一封急件,說是京城送來的加急文書。

隱隱約約,李宏宇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種時候朝廷給他送來加急文書肯定是遼西出事了,要不然豈會給他發來急件?

果然,李宏宇打開急件一看,嘴角頓時浮現出一絲苦笑。

“遼西出事了?”趙欣見狀不由得吃了一驚,神色關切地問道。

“廣寧丟了,官軍一潰千里,退守山海關。”李宏宇無奈地搖了搖頭,神色黯然地把手里的急件交給了趙欣。

“什么?”趙欣的臉上浮現出震驚的神色,沒想到遼西明軍竟然敗得如此之慘,連忙接過公文查看了起來。

“唉!”等看完了公文上的內讓那個,趙欣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雖然她早有心理準備,可是遼西明軍敗得也太快了一點兒。要知道廣寧城里可集結了明軍的重兵。

“趙兄,這里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我給你留兩千人馬,其余帶回京城。”李宏宇沉吟了一下,沉聲向趙欣說道。

天啟皇帝在公文里讓李宏宇速速率軍回京,讓趙欣留在朝鮮組建鴨綠江防線,李宏宇擔心趙欣在朝鮮的安危,故而留給她兩千人馬予以調動。

“小心!”

趙欣聞言雙目頓時浮現出關切的神色,雖然天啟皇帝在公文中沒說,但十有八九要讓李宏宇前去收拾殘局,處境將十分危險。

畢竟,后金能如此快地擊潰遼西明軍意味著其戰斗力的強悍,現在遼西明軍主力已然被消滅,朝廷能調動的兵力已經不多了。

“放心,現在比當年遼東時候的境況好多了,我一定會安然而回。”李宏宇見趙欣神色擔憂,于是微微一笑,不以為意地說道,他不想讓趙欣擔心。

趙欣想要跟李宏宇一起回京,不過她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嘴角蠕動了一下,最終把這個念頭給咽了回去,只能在心中祝福李宏宇。

由于朝廷送來的這份公文可謂十萬火急,因此李宏宇不敢怠慢,當即去景福宮向李倧辭行,并沒有向李總隱瞞遼西的失利而是如實相告。

這使得李倧為此大吃了一驚,但同時也倍感欣慰,李宏宇此舉意味著沒有把他當成外人。

李宏宇讓李倧抓緊時間整軍備武,盡快打造出鴨綠江防線,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朝鮮的安全,使得后金兵無法南下鴨綠江。

李倧自然知道事態的嚴重,因此對李宏宇的囑咐連連點頭稱是,親自把李宏宇送出宮。

離開了景福宮,李宏宇到迎賓館召集了大明使團的官員,告訴他們他要回京城,讓眾人權力輔助趙欣。

眾官員對此感到非常好奇,不清楚出了何事,竟然要使得李宏宇忽然之間離開朝鮮,不過李宏宇沒說原因他們自然也不會開口詢問,把這個疑惑深藏在了心底。

“大人,你何時能再來朝鮮?”與那些沉默不語的大明使團的員不同,李伊兒則按捺不住心中的不舍,給李宏宇收拾完行禮后神色黯然地望著他問道。

自從李倧發動政變,整個漢城被亂兵攪得烏煙瘴氣后,李伊兒就已經明白李宏宇為何要讓她回家鄉看望家人,很顯然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不少人死在了那晚的混亂中。

李伊兒與李宏宇待在一起這么長時間,自然被李宏宇的人格魅力所吸引,雖說李宏宇在她看來有龍陽之癖,但她還是喜歡跟風度翩翩又才華橫溢的李宏宇在一起。

“以后恐怕不會來了。”李宏宇聞言笑著說道,他豈能感覺不出李伊兒對他的留戀,故而要斷了她的這個念頭,免得害了她,時間自然會沖淡一切。

“大人,我怎么找您?”李伊兒聞言眼眶一紅,咬了咬嘴唇后最終還是問了出來,臉頰飛起了兩片紅暈。

“我也不知道我會調任哪里,咱們有緣再見了。”李宏宇自然不可能告訴李伊兒,向李伊兒笑了笑后抬步離開。

李伊兒的臉上頓時充滿了失望的神色,倚在門上呆呆地望著李宏宇遠去的背影,眼淚不知不覺間掉了下來,她想不到李宏宇竟然如此狠心,一點兒機會也不給她。

周圍的幾名侍女見狀連忙知趣地走開了,李伊兒跟她們可不同,她們就是伺候人的侍女,而李伊兒則是兵曹判書的千金,因此豈敢打擾李伊兒。

“哼!你不讓我找你,我偏要找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大明的江南當官。”良久,李伊兒擦干了臉頰上的淚水,在心里恨恨地說道。

她可不是那種輕言放棄的人,從李宏宇平時的言談中她覺得李宏宇應該在江南任職,因為李宏宇在言語中對江南非常熟悉,而且還懂得很多江南的曲子。

再者說了,江南是大明的人文薈萃之地,大明的文人雅客都喜歡到江南,而以李宏宇的文采和才華肯定也喜歡江南了。

此時此刻,李宏宇絕對不會想到他又惹了一筆桃花債,跟李伊兒之間的關系可不會這么順利就完結。

不過,李宏宇現在根本沒有心思和精力考慮李伊兒的事情,他緊急調集了駐扎在漢城的一部分明軍,一路急行軍趕往了仁川港。

李宏宇在仁川來不及休息,下令仁川的明軍集結后立刻登船,連夜趕往了天津港,現在遼西軍情如火,他是一點兒都不敢耽擱,以免誤事。

幽靜的夜色下,李宏宇立在海龍號船頭甲板上吹著海風,耳旁波浪聲聲,他的心中也泛起了絲絲漣漪。

李宏宇早就知道他要面對這一天的到來,想要阻止卻心有余而力不足,難道王化貞會聽他的不成?而且在外人眼里他的手也伸得太長了一點兒。

“唉!”李宏宇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希望這次回去辦差一切順利,不要多出一些無謂的波折。


上一章  |  權馭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