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零書院
選擇:
天啟三年九月中旬,李宏宇回京后還不到十天,太和殿的大朝上發生了一件令滿朝文武震動的事情。
一名東林黨陣營的山西道監察御史忽然當殿啟奏天啟皇帝,以關外戰局日益嚴峻為由,奏請天啟皇帝調曾經在遼東取得大捷的左春坊大學士李宏宇前往朝鮮構建鴨綠江戰線,與遼西明軍左右夾擊遼東的建奴。
此言一出頓時引發大殿上一派嘩然,包括東林黨在內誰也沒有想到那名監察御史竟然會提出如此要求,雖然其借口找的冠冕堂皇但任由誰都能看出來他是想把李宏宇調離京城。
至于原因,現場的文武官員心中都一清二楚,隨著京察的進行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的爭斗已近白熱化。
李宏宇的到來使得處于劣勢的齊楚浙三黨士氣為之一振,也令占了上風的東林黨感到忌憚,做起事情來難免畏首畏尾。
自從李宏宇回到京城,他的家里就沒有一天是清閑的,每天都有齊楚浙三黨和東林黨的重要官員前來拜訪,旁敲側擊地提到京察的事情。
齊楚浙三黨自然是希望李宏宇能在朝堂上和天啟皇帝面前給他們說好話,而東林黨的人則對李宏宇“曉以大義”,以中興大明為由希望他不要介入這次的京察之爭。
李宏宇對此可謂是身心俱疲,心中覺得萬分郁悶和無奈,如今內有在遼東造反的女真人,外有企圖殖民大明的西洋諸國,大明已經陷入了險境可朝廷的上層官員們卻忙著黨爭,爭權奪利,實在是令他感到失望和遺憾。
當那名監察御史在大殿上啟奏時,李宏宇不由得有些詫異地望了他一眼,很顯然這個御史之所以忽然間提到讓他去朝鮮是天啟帝的安排。
由此看來看來天啟帝登基后并沒有閑著,而是暗中培養忠于他的勢力,這個監察御史就是天啟帝扶持起來的親信,打入東林黨的陣營對東林黨進行監視。
按照李宏宇與天啟帝的商議,為了避免禮法上的不合,李宏宇此次前去朝鮮并不是出使朝鮮國,而是以特使的身份到朝鮮國處理與后金的相關事宜,這樣就不會壞了規矩。
“皇上,此舉萬萬不可,李大學士是我大明的輔臣理應坐鎮京城,豈能親臨險境去朝鮮?”
此時正值齊楚浙三黨與東林黨殊死搏斗之際,故而很快就有已經浙黨的官員高聲表示反對,“如今熊經略和王巡撫把遼東經營得固若金湯,何許勞動李大學士?”
浙黨可謂是齊楚浙三黨之首,勢力最為強大,與東林黨斗得也最兇,故而肯定要反對把李宏宇調走,現在讓李宏宇去朝鮮擺明了就是想要削弱齊楚浙三黨的力量,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對,李大學士不能走!”隨即,大殿上的齊楚浙三黨官員紛紛開口贊同,不同意調離李宏該站采集不完全,請'二!!五!!零!書!!院',如您已在二!!五!!零!書!!院!,請關閉瀏覽器廣告攔截插件,即可顯示全部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