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馭大明第465章 得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馭大明 >>權馭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5章 得失

第465章 得失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8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權馭大明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后,京城的百姓告別了紛擾不斷的泰昌元年,迎來了天啟元年的到來,紛紛期盼新的一年能有一個好的開始。Ω小說┡1

在過去的一年里實在是生了太多糟糕的事情,先是萬歷皇帝和泰昌皇帝短短三個月間相繼駕崩,其次是接連爆了紅丸大案和移宮大案,然后是朝堂上紛亂的黨爭。

李宏宇知道,大明在經歷了兩百年后已經日薄西山,其衰敗不可避免,而泰昌帝的英年早逝無疑加了大明的滅亡,使得大明接連出現兩位少年天子,進而導致了臣權對君權壓制和牽制。

在他看來,如果想要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先要解決土地的問題,兩百多年來皇族、勛貴、官員、有功名的士人以及軍戶占據了大量不用交稅收的土地,民間豪族大戶也在拼命地兼并土地并且想方設法地逃稅,這才是大明滅亡的根源。

畢竟,古代社會是農業社會,要想使得國家政權穩定必須要保證土地合理分配,避免土地集中在某些特定階層手里,否者肯定會出現動亂。

很顯然,經歷了兩百多年風雨后,大明的土地占有情況已經達到了足以使得社會崩潰的邊緣,可各權貴階層卻展露出了貪得無厭的丑惡,還在拼命地兼并土地,絲毫也不管這樣做帶來的巨大危險。

后世之人一說大明滅亡就會提到滿清,認為是勇武兇悍的八旗兵滅了大明,不過李宏宇認為大明亡在了土地上,使得擁有土地和失去土地的貧苦百姓承受了沉重的負擔,而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權貴階層則輕松愜意。

如果按照正統的說法,大明亡于大順,當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后,大明帝國實際上已經亡了。

南明不過是流亡的大明皇族建立起來的政權而已,滿清滅亡的是南明,與大明帝國不能混淆一體。

李宏宇正是知道大明積重難返,如果不解決土地的問題無法挽大明于水火之中,可土地作為古代最為重要的財富,李宏宇要想打它的主意談何容易,恐怕屆時會受到朝堂權貴的圍攻。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李宏宇現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順應歷史的潮流靜待大明滅亡之日的來臨,全力擴張勢力以求將來自保。

故而,李宏宇對京城的這些變化看得非常淡然,心境可謂波瀾不驚。

值得一提的是,天啟帝在年前下了圣旨,不僅認同了章盛的調查結果,而且還因為其母受過李太后的“虐待”而停了李太后的“太后”封號,讓其在鄭氏太皇太后的調教下悔過。

與此同時,樂安公主朱徽媞交由“東李”撫養,搬去清寧宮居住。

面對這個結果,已經看淡了人生功名利祿的李太后顯得非常淡然,沒有表露出絲毫的憤怒,她知道這并非天啟帝的本意,如果她的名譽能幫上天啟帝的話她并不介意。

不過,當朱徽媞從慈寧宮被魏忠賢帶走的時候,望著哭得梨花帶雨的朱徽媞李太后禁不住落下了眼淚,現在在這個世上唯一能令她牽掛的就是朱徽媞。

李太后自然想把朱徽媞留在自己身邊,可很顯然朱徽媞住在清寧宮比在慈寧宮能受到更好的照顧和教育,因此只能忍痛讓她離開。

離開之前,李太后擔心朱徽媞嫉恨天啟帝,于是告訴她自己的下場是咎由自取,至于事情的真相如何朱徽媞長大后自然會知曉。

李太后自然不會想到,就在短短數年后她的名譽就被天啟帝平反,進而得以跟朱徽媞再在一起。

如果說在過去的一年里有什么值得李宏宇開心的事情,那么無疑是后金的內亂了,事件的主角是努爾哈赤次子、被封為大貝勒的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也稱為“大妃事件”。

與大明不同,由于后金生活環境惡劣,為了延續后代故而有收繼婚習俗,也就是說父親死后,兒子可以娶父親除了母親以外的所有女人。

因此,年事已高的努爾哈赤考慮死后由大貝勒代善繼娶阿巴亥,由于努爾哈赤的這一想法并不是什么秘密,故而不僅代善和阿巴亥知道,很多人也都清楚。

萬歷四十八年,也就是后金天命五年,阿巴亥的兩個貼身侍女因一點小事生了爭吵并互相對罵放蕩不羈,紅杏出墻。

此事恰巧讓努爾哈赤小妃德因澤知曉,因此她就將此事向努爾哈赤進行了告,認為有**宮廷的危險。

于是,努爾哈赤命大臣調查此事,結果現阿巴亥曾經同意其中一個侍女將一匹翠藍布送給了其情人。

努爾哈赤曾經制定過一條嚴格的禁令,所有的嬪妃不經其同意而給其他女人一匹布、一塊緞子就是有意欺騙,如果是給男人布匹就是傾心于那個男人。

這個侍女將一匹翠藍布送給了其情人明顯違反了努爾哈赤的禁令,因此,努爾哈赤下令處死了這個侍女的情人。

原本,阿巴亥憐惜她的侍女賞給其一匹布送給情人只是一樁小事,可誰成想德因澤又進一步舉報,說大妃阿巴亥曾兩次備佳肴送給大貝勒,大貝勒接受后食之,而且還曾備佳肴送給四貝勒但四貝勒受而未食。

除此之外,德因澤還煞她還揭阿巴亥每天二三次派人去大貝勒家似乎商議要事,還有兩三次甚至深夜出宮。

努爾哈赤得知德因澤的舉報后十分惱怒,認為大妃阿巴亥為了日后的地位與他屬意的后金繼承人代善幽會偷情,給他戴上一頂綠帽子!

因此,努爾哈赤是勃然大怒,讓心腹大臣對這起不倫事件展開秘密的調查。

大貝勒代善是努爾哈赤的結之妻佟佳氏所生,后金的四大貝勒之,四大貝勒相當于后世的四大親王,但又比親王有權,由此可見代善地位的尊貴。

身為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不僅經常代努爾哈赤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性格寬柔,可謂深孚眾望。

故而努爾哈赤讓代善統帥正紅和鑲紅兩旗,是后金除了努爾哈赤之外擁有兵力最多之人。

努爾哈赤曾經說過,“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諸子和大福晉都要交給大阿哥收養。”有意傳位給代善,故而每當他出征或不在朝中的時候一些重大的軍機要事都要先呈報代善。

經過一番秘密調查,那名心腹大臣得出的結果是德因澤舉報的事情全部屬實。

不僅如此,阿巴亥與代善之間還有更驚人的私密之情,據阿巴亥身邊的女侍阿濟根告密,阿巴亥曾經在家宴上打扮得花枝招展頻頻與代善眉來眼去。

努爾哈赤聞之這個結果后勃然大怒,但一個是自己的大妃,另外一個是自己中意的繼承人,事情一旦鬧大影響甚重。

故而,努爾哈赤還是忍了下來,畢竟家丑不可外揚,事情傳出去的話對愛新覺羅家族和后金都大為不利。

經過一番權衡后,努爾哈赤賞了德因澤,并且提升阿濟根為小妃,讓兩人嚴格保密此事。

為了懲罰阿巴亥對自己的背叛,努爾哈赤命令心腹大臣額爾德尼前去搜查阿巴亥私藏的錢物,在阿巴亥兒子阿濟格家中搜出三百匹緞子等物。

于是,努爾哈赤乃以大福晉竊藏綢緞、蟒緞、金、銀財務甚多,定其罪,將阿巴亥趕出了王宮。

此次大妃事件的真相如何已經沒人知曉,使得后人對此是議論紛紛,產生了兩大主流猜測。

有一種觀點認為,阿巴亥由于知道了努爾哈赤有了自己百年之后將其托付給代善的打算,這才與代善有了曖昧之情,想要找個靠山。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德因澤之所以告阿巴亥是受到了皇太極的利用,以達到排擠代善并打擊阿巴亥的目的,這樣的話可謂一箭雙雕,既使得代善在努爾哈赤那里失寵,同時也趕走了未來汗位的有力爭奪者多爾袞兄弟。

就這樣,努爾哈赤一直寵愛的大妃阿巴亥黯然離開了后金的王宮,帶著十五歲的阿濟格、八歲的多爾袞和六歲的多鐸開始了沉默而凄涼的生活。

不過,努爾哈赤對風姿綽約的阿巴亥還是有感情的,同時也說明了阿巴亥有著很高明的手腕使得努爾哈赤念念不忘。

冷靜下來后的努爾哈赤意識到僅憑額爾德尼查出來的東西還不足以給阿巴亥定下與代善私通的罪名,意識到阿巴亥和代善很可能是遭到他人刻意的陷害,故而心中生有悔意。

因此,天命六年,努爾哈赤在占領遼陽后召回了被趕走了一年的阿巴亥,將其復立為大妃。

此次大妃事件,表明了后金內部為了爭奪未來的汗位在進行一場激烈的爭斗,這對大明而言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而對于李宏宇來說,則是趁機在后金內部布局的大好時機,他派出去的臥底正好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潛伏下來,伺機而動。

新書、、、、、、、、、、、


上一章  |  權馭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