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馭大明第452章 安身之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馭大明 >>權馭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2章 安身之處

第452章 安身之處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2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權馭大明 


熱門閱讀: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皇上,既然您已經登基親政,那么太后不宜再住在乾清宮,請皇上給太后另擇寢宮!”

朱由校決定東林黨闖宮一案的主審官由朝中大員廷推后,東閣大學士劉一燝上前一步,躬身向朱由校啟奏道。

乾清宮是大明帝國權力中樞的所在地,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了皇權,按照定制,后宮中能住在乾清宮的女人只有一個,那就皇后。

不過,如若新帝登基時年幼那么太后會留在乾清宮予以照料,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年少登基的萬歷皇帝。

另外,當皇后薨后尚未冊立新后時受寵的妃子可以住進乾清宮照顧皇帝。

如今朱由校已經在文華殿登基親政,故而按照禮制李皇后應該搬離乾清宮,另尋宮殿入住。

同時,這也意味著李皇后以后無法再介入朝中的事務,遇到軍政大事時需要朱由校自己來做出決定。

聽了劉一燝的啟奏后,朱由校的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起來,由于萬歷皇帝和泰昌皇帝接連駕崩,使得他一時間無處安置李皇后。

原本,李皇后成為太后后應該住進慈寧宮里,不過因為鄭太后住在那里,而鄭太后在宮中的資歷比李皇后要深厚得多,所以不宜讓鄭太后給李皇后騰地方。

古代有“王不見王”的說法,意思是兩位地位尊貴的人不能住在一起,否則相互間難免沖撞,李皇后和鄭太后就是這種情形。

可除了慈寧宮外,宮里也就只有萬歷皇帝和泰昌皇帝的妃子養老所住的仁壽宮與噦鸞宮、喈鳳宮,不過這三處宮殿地處偏僻,環境也不怎么好,被民間稱為“冷宮”,不適合李皇后住進去。

“坤寧宮現在空著,可讓太后暫時安身。”沉吟了一下后,朱由校開口說道,他一時間也想不如如何安置李皇后,故而先讓李皇后住在坤寧宮里,進而解決了李皇后住宿的問題。

“皇上,萬萬不可!”沒成想,劉一燝聞言立刻表示反對,神色嚴肅地說道,“坤寧宮是皇后的居所,代表了后宮之主的地位,太后倘若入住與禮不合,與法有悖!”

“皇上,劉大學士言之有理,太后確實不宜入住坤寧宮,否則我大明禮法何在!”隨后,文淵閣大學士韓爌立刻沉聲說道,不贊同李皇后入住坤寧宮。

“此言差矣,太后對皇上有養育之恩,如今皇上初登大寶,讓太后暫居于坤寧宮也是一片孝心,是合情合理之舉。”方從哲聞言眉頭皺了皺,向朱由校一躬身后沉聲說道,反對劉一燝和韓爌的說法。

李皇后雖然不是朱由校的生母但再怎么也撫養了朱由校一年,而大明立國以孝為先,故而在李皇后沒有合適住處的時候暫居坤寧宮并無不妥之處,再怎么說李皇后也是泰昌帝的皇后,勿需斤斤計較。

“皇上,百善孝為先,皇上以孝為本,無可厚非。”禮部尚書孫如游聞言隨即一躬身,對方從哲表示了支持。

“臣附議!”緊跟著,李宏宇、吏部尚書周嘉謨和兵部尚書崔景榮不約而同地表明了態度。

不得不說,從情理上來看的話,李皇后暫時居住在坤寧宮是最為妥善的辦法,劉一燝和韓爌在此事上有些吹毛求疵了。

“皇上,此舉萬萬不可,禮法一亂如何治國?”見此情形,東閣大學士何宗彥等東林黨的輔臣連忙開口聲援劉一燝和韓爌。

李宏宇聞言心中不由得無奈地搖了搖頭,他自然清楚,李皇后是否暫住在坤寧宮不僅僅是禮法與孝道的問題,更重要的原因是涉及到了東林黨與齊楚浙三黨的爭斗。

顯而易見,東林黨這次把李皇后得罪得死死的,所以他們必須把李皇后打倒,然后再踹上一腳,使得李皇后永世不得翻身,這樣他們才不會受到來自李皇后的威脅。

一旦李皇后住在了坤寧宮,那么意味著其還是后宮之主的地位,那么首先倒霉的就是王安,以李皇后的聰明豈會看不出闖宮之事是王安與東林黨里應外合的結果?

其次,坤寧宮就位于乾清宮后方,兩者只隔著一層宮墻,這就使得李皇后有了跟朱由校接觸的機會,這自然是東林黨所不愿看見的,萬一李皇后在朱由校耳旁說些東林黨的壞話,又或者左右了朱由校在一些政務上的看法,那可就不妙了。

所以,東林黨不僅要把李皇后趕出乾清宮,而且還要把她趕到仁壽宮這樣的冷宮里待著,使得其無法再對其造成威脅。

“此事容朕再想想。”

眼見東林黨的人與齊楚浙三黨的官員因為李皇后“移宮”的問題爆發爭吵,朱由校及時制止了這場爭斗,皺了皺眉頭后高聲說道,“在朕做出決定前先住清寧宮!”

清寧宮是太子的寢宮,雖然沒在紫禁城的內廷里但朱由校在里面生活了多年,故而論感情的話他自然還是跟清寧宮更近。

方從哲和劉一燝等人見朱由校不想再議這件事情,于是紛紛閉口不語,很顯然現在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再怎么爭論也是徒費口舌而已。

“皇上,有司衙門已經擬了幾個年號,請皇上圣裁。”這時,禮部尚書孫如游忽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連忙躬身向朱由校說道。

大殿上的眾臣聞言頓時回過神來,連忙望向了御座上的朱由校,由于先前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東林黨闖宮一事上,故而忘記了朱由校倉促登基還沒有年號,以及登基大典的舉行。

雖然朱由校已經在文華殿登基成為大明的皇帝,但登基大典是向天下宣告朱由校是大明皇帝的儀式,自然不能裁免。

朱由校經歷了剛才的事件后已經心神俱疲,想要去清寧宮歇息,穩定一下心神后清理腦海中紛亂的思緒。

因此,朱由校沒有在年號和登基大典上浪費什么時間,很快就在有司衙門提供的幾個年號中選了“天啟”,希望登基后能給大明開創出一個嶄新的時代。

由于登基大典早已經昭告天下,所以朱由校決定按照原計劃舉行典禮,日期如果變動的話會非常不吉利。

定下了年號和登基大典的事情后,朱由校神色疲憊地去了清寧宮,托孤輔臣們則領著朝中大員前去安撫外面那些胡亂猜測的官員,穩定朝局。

李宏宇與那些輔臣們不同,他的任務是負責巡察紫禁城的防務,與武國公穆崇風一起辦理新軍和親軍交接防務的手續。

等李宏宇和穆崇風巡察到乾清門的時候,遠遠地就聽見了乾清門處傳來了一陣爭吵聲,好像有什么人在吵架。

這使得兩人有些驚訝地對視了一眼,隨后快步走上前查看,想知道有誰膽敢在后宮中喧嘩。

乾清門門內不遠處,一群內侍圍住了幾名內侍,雙方在那里進行了激烈的爭執,雙方的情緒都很激動,差一點就要動起手來。

李宏宇和穆崇風在乾清門外聽了一會兒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人數少的內侍是李皇后派出去打探消息,不過被人多的內侍阻攔,禁止他們出乾清門。

聽著聽著,李宏宇的眉頭就皺了起來,據他所知朱由校并沒有限制李皇后的自由,故而那些因此膽敢在后宮阻撓李皇后派去辦差的人肯定不是奉了朱由校的命令。

因此,是何人能調動內侍阻止李皇后身邊內侍出乾清門也就呼之欲出了,除了紫禁城太監總管王安外別無他人。

至于王安為何要這樣做,李宏宇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他害怕李皇后再得勢,那樣的話絕對不會放過他,以李皇后的心智肯定能在事后猜到王安與東林黨的人相勾結。

“虎落平陽被犬欺!”穆崇風冷笑了一聲,開口向李宏宇說道,言語中似乎對王安頗為不滿。

雖然龍驤衛和虎驤衛歸御馬監管轄,但在編制上卻屬于親軍,如果換句話來說的話,御馬監有調兵權,而親軍都護府有統兵權。

因此,這次的事情給了穆崇風一個大大的難堪,無論如何是乾清門的親軍未能把守好宮門,導致了東林黨的人闖進去搶走太子。

而其中,王安肯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不然也不會在關鍵時刻出現那名假傳李皇后口諭的內侍來,穆崇風見多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豈會猜不出這跟王安有關,要不然單憑一個小小的內侍無論如何也不敢這樣做。

再者說了,那名內侍是如何知道東林黨的人要來闖宮的?

所以穆崇風現在心中對王安是頗為痛恨,把在乾清門值守的龍驤衛的親軍當傻子一樣給涮了。

如今,放東林黨人進入后宮的乾清門龍驤衛軍士已經全部被關進了錦衣衛的詔獄,天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么命運。

“國公爺,何必跟小人一般計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該來的總會來。”李宏宇知道穆崇風現在心中惱火,于是開口安慰道。

李宏宇并不是單純地安慰穆崇風而已,原本內侍與外臣勾結就是朝中的大忌,尤其一方是執掌司禮監的王安,另外一方是掌控內閣的東林黨,這樣一來直接對皇權構成了威脅,遲早會出事。

“可惜了,那名假傳李皇后口諭的家伙不知道躲去了哪里,否則只要一審就能揪出幕后主使者,本公可不相信他能扛得住北鎮撫司的那些酷刑!”

穆崇風聞言恨恨地用右拳砸了一下左手的手掌,顯得難以釋懷,畢竟此事給親軍的聲譽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令親軍成為了外界的一個笑話,連紫禁城都守衛好。

李宏宇的眉頭頓時微微皺了皺,恐怕穆崇風的想法十有**要化為泡影了,在惹出了如此大的事情后那名假傳口諭的內侍唯有一死,很顯然他要是活著的話絕對受不了詔獄里的那些酷刑,因此王安是絕對不會冒這個險的!

(請您記住我們網址:,任何搜索引擎搜索(ltoooo)即可快速進入本站!手機站網址:m.ltoooo隨時隨地開心閱讀。感謝您的支持!!)


上一章  |  權馭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