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小宗師第263章 八卦掌(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太極小宗師 >>太極小宗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3章 八卦掌(二)

第263章 八卦掌(二)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7日  作者:至尊小狂人  分類: 武俠 | 國術無雙 | 至尊小狂人 | 太極小宗師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在太極武道館院子院子里,陳列侃侃而談,講述這關于八卦掌的知識。

陳逍遙一臉恭敬地站在一旁,認真地聽著,不敢錯過任何一點內容。

“八卦”最早見于《周易》:“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原指八個方位,即北、南、東、西、西北、西南、東北、東南。

八卦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數。

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

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

也就是,以自己的一個臂長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然后沿著這個圓走圈。

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夠鍛煉攻防搏擊的技能。

也有一個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條直線上打拳。

傳統八卦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并不固定。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

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

其手法有推、托、蓋、劈、撞、搬、截、拿等。八卦掌的運動特點是:一走、二視、三坐、四翻。

這些特點為發展身手的捷徑、靈活,特別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鍛煉條件。

八卦掌以“行樁”、“蹚泥步”內功功法為入門基礎,以擰翻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以掌法的變化為主要技擊手段。

內外兼修,強調身心合練,身捷步靈如龍游空,擰翻走轉掌法幻變無窮。

出手成招,剛柔相濟,踢打摔拿溶為一體。擰裹鉆翻,避正打斜,圍圓打點,循循相生無有窮盡。

八卦掌以掌代拳,步走圓形,突破了以拳為主、步走直線的傳統拳法,為中國武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其步法以提、踩、擺、扣為主,左右旋轉,綿綿不斷。

八卦掌以走為上,要求意如飄旗,氣似云行,滾鉆爭裹,動靜圓撐,剛柔相濟,奇正相生。

好手行拳,行如游龍,見首不見尾;疾若飄風,見影不見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以此應敵,常常能使對手感到頭暈眼花,則避實擊虛,手打肩撞,皆可以意為之。

八卦掌的特點是身捷步靈,隨走隨變,與對方交手時身體起伏擰轉,敏捷多變。

拳諺說它“形如游龍,視若猿守,坐如虎踞,轉似鷹盤”。

其基本功以樁步、行步為基礎,身型要求頂頭豎項,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實腹暢胸,吸胯提襠。

步法要求起落平穩,擺扣清楚,虛實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轎,出腳要摩脛(兩腳踝關節相貼而過)。

走圈時,內腳直進,外腳內扣,兩膝相抱,不可敞襠。身法講究擰、旋、轉、翻,圓活不滯。手型有龍爪掌、牛舌掌兩種。

主要手法有推、托、帶、領、搬、攔、截、扣、捉、拿、勾、打、封、閉、閃、展16法。

要求能進能退,能化能生,虛實結合,變化無窮。

每掌發出,皆要以腰作軸,周身一體,內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內修心神意氣力。

八卦掌的動作要求順頸提頂,松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合膝,十趾抓地。

八卦掌以“滾鉆爭裹,奇正相生,走轉擰翻,身隨步走,掌隨身變,行走如龍,回轉若猴,換勢似鷹,威猛如虎”以曲剎直,以動擾靜,以靜剎動為修煉原則。

八卦掌分為“定架子”、“活架子”、“變架子”3步功夫。

“定架子”是基礎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規規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勢正確,樁步牢固,行步平穩﹔切實做到“入門九要”。

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閭上提、谷道內提)、頂(頭上頂、舌上頂、手前頂)、裹(裹臂)、松(松肩、沉氣)、垂(垂肘)、縮(胯根、肩窩內縮)、起鉆落翻(臂內外旋)等要領。

切忌挺胸提腹、努氣、拙力(稱為3大病),“活架子”主要練習動作協調配合,使基本要領在走轉變換中運用嫻熟。

“變架子”要求內外統一,意領身隨,變換自如,隨意穿插,不受拳套節序限制,做到輕如鴻毛,變如閃電,穩如磐石。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講究:

1.三形三勢:三形即“行走如龍,動轉若猴,換勢似鷹”。三勢即“步如蹚泥,臂如擰繩,轉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腳心涵空,胸心涵空”。三合即:“意與氣合,氣上力合,力與意合”。

3.三圓三頂:三圓即“脊背要圓,兩膀抱圓,虎口張圓”。三頂即“舌頂腭,頭頂天,掌頂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氣要裹,肩要裹,兩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九論”是:論身、論肩、論臂、論指、論手肘、論股論足、論谷道、論腿。

1.論身:頭正身直,虛靈頂勁,以腰為軸,跨為先鋒。

2.論肩:肩宜松,松則肩穴開,氣貫全身。

3.論臂:前臂圓則內勁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無窮。

4.論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無名、小指并攏,大指微扣。

5.論手肘: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墜,前肘對準腳跟,后肘對準后腳尖。

6.論股:前股領路,后股坐勁。

7.論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擺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論谷道:股道上提氣通督脈,接至任脈,氣如丹田,此所謂提肛實腹。

9.論腿:上腿帶動跨部,小腿后膝帶動踝部。

歌日:十要九論理要明,生花變化妙無窮,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渾圓任意行。

掌型掌法

掌型有仰掌、俯掌、豎掌、抱掌、穿掌、劈掌、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帶領,搬扣劈進。穿閃截攔,沾連粘隨。削砸劈挎,纏挑刁鉆。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馬步等。步法:起落擺扣,進退跟撤,開掰插閃等等。

腿型腿法

兩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擺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齊至,暗腿為主。

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龍,腰如軸立,身法講究擰裹鉆翻,圓活不滯,身隨步動,掌隨身變,步隨掌轉,上下協調。

周身一動無有不動,擰旋走轉似流水,上下翻動如驕龍。

八卦掌,走為先,收即放,去即還,變轉虛實步中參。

走如風,站如釘,扣擺轉換步法清。腰為纛,氣為旗,眼觀六路手足先。

行如龍,坐如虎,動似江河靜如山。陰陽手,上下翻,沉肩墜肘氣歸丹。

抱**,勿散亂,氣遍身軀得自然。扣擺步,仔細盤,轉換進退在腰間。

腳打七,手打三,手腳齊進莫遲緩。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擠靠暗頂膝。

高不扼,低不攔,迎風接進最為先。數語妙訣掌中要,不用純功亦枉然。

陳列和陳逍遙兩人,站在院子里,一個口若懸河,講個不停,一個認真無比,聽得如此如醉,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太極小宗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