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小宗師第231章 老子傳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太極小宗師 >>太極小宗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1章 老子傳說

第231章 老子傳說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30日  作者:至尊小狂人  分類: 武俠 | 國術無雙 | 至尊小狂人 | 太極小宗師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至尊小狂人書名: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司馬貞索隱引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后遂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

尹喜,字公文,原是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賢大夫。

他少時好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

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見天下將亂,他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

尹喜上任后,在關旁結草為樓,稱之為樓觀,每天在這里觀察天象。

有一天夜里,尹喜在樓觀上凝視,忽見東方紫云聚集,長達三萬里,形狀猶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十分驚喜,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圣人西行經此地,青牛駕車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知有大圣人將從此經過,他便立刻召見守關兵卒孫景說:“傳令下去,九十天內將有大圣人路經此關,汝等要時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車服異常者從東而來,要求度關,切勿放行,立即稟報,不得有誤。”

同時,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圣人。

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齋戒,凈身等待。

七月十二日午后,日已偏西,光華東射,關卒孫景不敢懈怠,仍在關上守望,忽見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車,其牛大而車小,車板薄而載人重。

車上坐著一位白發老翁,紅顏大耳,雙眉垂鬢,胡須拂膝,身著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

孫景飛奔下關稟報。尹喜聞報大喜,迎接在牛車數丈前,跪拜道:“關令尹喜叩見圣人!”

老子有意試其神智,故意說道:“吾乃一介貧賤老翁,如此非常之禮,不知有何見教”

尹喜道:“請大圣人暫留神駕,到關中小住,指點修行之道。”

老子說:“老夫家居關東,田在關西,今往田中取點柴禾,怎么會是圣人呢”

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掃路焚香、沐浴凈身,在此恭候多日,誠望圣人賜教。”

老子笑道:“你說的圣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綿綿永存之術,老夫正欲西去求教,還望大人放行。”

尹喜再拜道:“今視圣人真姿超絕,望圣人略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盡。”

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

尹喜道:“尹喜好觀天文,略知變化。今月之初,和風立至,見紫氣東來,知有圣人西行;紫氣浩蕩,滾滾如龍,長達三萬里,知來者至圣至尊絕非一般之神;而紫氣之首有白云繚繞,圣人當為白發,是老翁之狀;紫氣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牽,圣人必乘青牛之車來也。”

老子數試尹喜之后,見其態度誠懇,所言真切,確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當得度汝也。”

尹喜聞言大喜,叩頭問道:“敢問大圣人姓名”

老子道:“吾姓字渺渺,無世不出,本人現在姓李,字伯陽,號老聃。”

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師大禮,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

老子在函谷關住下后,見尹喜心慈人善,氣質純清,于是融靜修、服藥、畫符之效為一體,取其精華而為尹喜著書,名為《道德經》。

《道德經》寫成后,老子對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

言罷,老子飄然而去。

老子去后,尹喜辭去關令之職,終日在樓觀之上修習,初時不甚明了,誦之口熟,漸漸品出其中妙蘊。

后終于悟出真諦,修成大道,成為文始先生無上真人。

尹喜在升天之前,來到老子故里,并把自己的軀體留在這里,讓自己的忠魂永遠守護恩師的家門,以報答五千至言教誨之恩。

崇山峻嶺,綿延起伏,象一條巨龍盤踞在西北大地,這就是“萬里終南山”。

在這郁郁蔥蔥,綿延不斷的崇山之中,在周至縣的一處山麓修著一區草樓別墅,這就是周大夫關令尹喜“隱德修行”之所。

樓觀臺的青牛柏,即是老君到草樓觀系他青牛的柏樹。

因老君還要西行,告喜曰:“你好好修道‘予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尋吾’。”

尹喜將此話牢牢地記在心中,千日后果于青羊之肆再會老君。

這就是“紫氣東來”的故事。

后人因之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

尹喜十分思念老子,常常登關西望,希望再看到那位白發老者騎牛而歸,然而一次次他都落了空。

后來,他便在關前修建了一座高大宏偉的“望氣臺”,或晨曦初露,或晚霞夕照,他常常登上“望氣臺”,默默背誦《道德經》,以寄托他對老子的無限思念之情。

此后,人們便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

如杜甫就曾寫有“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的詩句。

從時間上看,老子西出的應是古函谷關。

他出關后哪里去了?

有一種很有趣的說法,老子西出函谷關,度過大沙漠,到了西域,并創立了佛教,佛祖釋迦牟尼就是老子的化身。

顯然這種說法只是一種傳說。

老子,字伯陽,謚號聃(dān)。又稱李耳。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并與儒家和后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

《道德經》的國外版本有一千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理想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不改老子,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

《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影響了整個世界。

據說**思想的創立就源于老子學說。

據記載,老子留書之后,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然后就沒了消息。

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

有人說經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

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

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后在臨洮超然臺“飛升”。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東歸。

《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后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

老子的故鄉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

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是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后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上一章  |  太極小宗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