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1630 >>大明163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

第三百六十二章,水泥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2日  作者:奶瓶戰斗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奶瓶戰斗機 | 大明1630 
投推薦票:


事實上,對于西班牙人從陸路發起攻擊的可能,鄭森并不是特別的擔心。因為西班牙艦隊受制于一路上缺乏可靠地補給點,補給上會面臨很大的困難。這也就決定了他們能夠攜帶的陸戰人員的數量一定相當有限。而且,在沒有港口的海灘上,靠小舢板,最多也只能運送一些只裝備著火槍的輕步兵登陸。這樣的軍隊,在面對著有防御工事,有各種火炮支持模范軍的時候,又能有多強的戰斗力呢?所以對于黃成提到的這三組炮臺在陸地方向上無法相互支援的事情,鄭森也沒有太在意,只是點了點頭。事實上,十全十美的防御工事從來都是不存在的。而且,防御工事,至少是鄭家的防御工事,存在的意義從來都是進攻性的。

后世的馬漢,在他的《海權論》中,對于防御工事的作用,有過精彩的論述。馬漢認為,在海戰中,防御炮臺存的最大的意義就在于解放了艦隊,使得艦隊可以從保護港口的任務中解放出來,并投入到進攻性的行動中。鄭森認為這一觀點可以推廣到一切的防御性設施。任何防御性設施,最大的功用就是從防御中解放出更多的部隊,并將之用于進攻性的作戰。如果在防御工事后面沒有一支可以用于攻擊作戰的,能夠在海上,或是陸上的野戰中擊敗敵人的軍隊,防御工事再完善,再堅固,意義也是有限的。這就是我大明在遼東不斷失敗的重要原因。從孫承宗開始,我大明的官員們對于和建胬“野地浪戰”充滿了恐懼,于是總幻想著能夠靠“城堡推進”,慢慢修城堡,一路修到沈陽去。結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次好不容易修起一座城堡,就被建胬來個圍點打援,然后,城堡就白修了,屯在里面的物資也都送給了建胬。

但模范軍不同,模范軍可不是關寧軍那樣缺乏野戰能力的軍隊,它的組織形式吸收了后世軍隊的很多影響,無論是武器還是組織形式,可以說都是領先于時代的。而且這種領先,不僅僅是相對我大明軍隊,甚至是建胬軍隊的領先,也是相對于歐洲,相對于古二爺的領先。因而,在鄭森看來,西班牙人登陸作戰的威脅其實很有限。

“工期還來得及吧?”鄭森又問道。

“少將軍,來得及的。”黃成回答道,“只要那邊的水泥能供應的上,最多六個月,這三處炮臺就都能建好。”

在后世的建筑技術中,水泥的生產和使用可是大殺器級別的。而且水泥生產在技術上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攔路虎,基本上只要能燒石灰,就能燒水泥。早在羅馬時代,羅馬人就已經會使用由火山灰和石灰石一起煅燒而成的原始火山灰水泥了。當然,真正現代的水泥要比這更復雜,性能也好得多。不過鄭森原本也不打算復制出完全現代水平的水泥,只要比一般的石灰泥漿強就行了。

鄭森隱約記得,后世的水泥,往往是用石灰石、黏土、爐渣之類的東西磨碎,攪拌均勻,然后高溫燒結,然后再磨碎而得到的。如今鄭家在瓊州建起了高爐煉鐵,爐渣之類的副產品自然是不少的。至于石灰石和黏土,更是到處都有的便宜玩意兒。所以鄭森就讓人在這里試著燒制水泥。

因為并不清楚水泥中各種成分的比例,鄭森只能讓那些工人們自己亂試。最終倒是弄出了一種還算不錯的水泥,不過因為生產過程中需要粉碎巖石,而鄭森可沒有電動球磨什么的,只能有限的使用水力,所以水泥的生產效率一直不太高。

“那邊水泥的產量怕是不太夠吧?”鄭森問道。他也知道水泥生產中遇到的動力方面的問題必然會限制它的產能。

“要是到處都用這東西,那當然不夠。”黃成回答道,“不過我們這里也只在朝著大海的那一面用水泥,所以還是夠用的。這座炮臺對著大海的一面差不多已經建好了,少將軍要不要去看看?”

鄭森點了點頭道:“我們過去看看。”

一行人便走到了炮臺靠海的一面的戰斗室旁邊。這座炮臺是三座炮臺中最大的一座主炮臺,炮臺本身建造在一處本身有兩丈多高的一片高岸上,又用夯土筑起了三丈多高的基座,基座的外層則用大條石砌成,條石之間則用為了避免基座在敵方的炮擊中崩塌,基座本身的坡度并不大。鄭森從上面俯視了一下下面,覺得如果一個人空著手,再加上助跑一段的話,應該可以直接沖得上去。不過真到了戰斗的時候,炮臺上會有守衛隊,在守衛隊的排槍下,以及小炮的攻擊下,要想沖上來,那就難如登天了。

戰斗室就建在這基座上。這座炮臺將安裝八門用于對海的大炮,其中包括四門二十四磅炮和四門十二磅炮,因而,在靠海的那面,便有八間戰斗室。這戰斗室說是室,但其實并不是有四面墻的完整的房子。戰斗室只有三面墻,朝著大海的正面的墻體上開有一個長條形的射擊口,從這里可以俯視整個的海灣,也可以看出正面墻體的厚度。

“正面護墻有三尺厚,都用熟鐵為骨,用水泥加上碎石筑成,堅固無比,便是海軍的18磅長炮,也打不動分毫。”黃成在一邊解釋道,“如此,海上的敵軍炮船如果想要和炮臺對射,除非他們的炮彈能正好從射擊口中打進來,否則便傷不了炮臺分毫。”

“側面的分隔墻呢?怎么也這樣厚?”鄭森看了看側面的分隔墻發現這些墻壁也有差不多兩尺厚,便問道。

“少將軍,這側面的墻壁是夾板夯土而成的,只起到隔離防火,免得哪個戰斗室中的火藥被點燃了,影響到其他的大炮的作用。”黃成回答說,“另外還要撐起頂板。頂板就薄了,只是一層原木,然后在上面又做了一層防雨的屋頂。至于后面,像這樣完全空著,一來,進出方便,二來也里面也更亮堂一些。”黃成又解釋道。

鄭森走到射擊口邊,用手摸了摸正面墻壁的混凝土。這混凝土硬硬的,還微微的有點發涼。他滿意的點點頭道:“做的不錯。你們這里做好了,我們才能放心的對付西班牙人。”

鄭森等人在炮臺上又察看了一會兒,然后便下了炮臺,上了停在旁邊的兩輛四輪馬車,然后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向著碼頭的方向駛去。回到碼頭,他們吃頓中飯,然后就要去鐵廠看看。

從碼頭到鐵廠有兩條新修的軌道,這些軌道都是用包鐵的硬木制成的,軌道上面還抹上了一層油脂。裝滿了煤炭的重載馬車每四輛被連成一組,然后由六匹馬拉著,沿著軌道緩緩地前行,一路上,總有不少的煤渣、小煤塊從車輛上掉出來。每當一列馬車跑過,就有一些當地人的孩子拿著柳條筐子、畚箕、掃帚沖到軌道上,將這些煤塊撿起來,煤渣掃起來,然后拿回家去當柴火燒。

鄭森等人的馬車卻并不從這條軌道上走,而是順著軌道旁邊的一條鋪著礦渣的路走。大約走了半個時辰,便遠遠地看到了鐵廠的黑煙滾滾的煙囪。

“若是在后世,單憑這個煙囪,環保局就能關了這個廠子吧。不過在那個時代,滿世界的怕也找不出像這樣落后的工廠了。”望著那煙囪,鄭森忍不住就這樣想道。

隨著馬車距離工廠越來越近,空氣也開始變得渾濁了起來,其中更是充滿了一種刺鼻的氣味。

“少將軍,口罩。”劉德將一個口罩遞給了鄭森,看來他早有準備。鄭森將口罩戴了起來,這口罩中有一層用椰子殼燒出的活性炭的夾層,雖然很薄,但據說效果比得上五層普通的口罩。

馬車又走了一段,便停了下來。幾個人下了車,抬起頭來就看到前面的那個大煙囪。

“那里是?”鄭森問道。

“少將軍,那是煉焦爐的煙囪,煉焦爐就在那邊。”陪在旁邊的一個人回答道。

一般來說,煤炭中總是會有一些含硫雜質的。如果直接用煤炭來煉鐵,這些雜質就會進入鐵水中,導致鐵水中的含硫量過高,最終導致煉出來的鋼鐵性能下降。所以如果要保證鋼鐵的質量,就必須在冶煉中減少含硫雜質的混入。在古時候,人們雖然不明白這個道理。卻也在實驗中發現了這個現象,所以古時候通常的方法就是使用木炭而不是使用煤炭。

只是對于大規模的鋼鐵冶煉來說,使用木炭,甚至是使用煤炭之外的任何燃料,都是不可能的。因為木炭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資源,而世界上的那些森林根本就不夠用的。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將煤炭通過煉焦流程,變成焦炭。使用焦炭而不是直接使用煤炭來冶鐵,是冶金史上的一大步。但是其實制造焦炭并不是特別困難。要得到焦炭,只需要將合適的煉焦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1000度左右,這些煉焦煤就能通過熱分解和結焦反應,產生出焦炭、焦爐煤氣和煤焦油等一系列的產物。而煤炭中的那些硫中的絕大部分也會在這一過程中變成二氧化硫。在后世,這些二氧化硫會被回收,以減少污染,而在此時,鄭森卻沒有這樣的技術,只能直接排放掉,而這些二氧化硫,也就是工廠中的刺鼻氣味的來源之一了。


上一章  |  大明163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