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1630 >>大明163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

第三百一十三章,大事(2)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4日  作者:奶瓶戰斗機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奶瓶戰斗機 | 大明1630 


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若衣錦夜行,其誰知之?”正因為這句話,項羽還被人放了個楚國人都是猴子的地圖炮。請大家搜索(品書¥)看最全!小說受鄭森的影響,鄭芝龍這些年也看了些書,尤其是看了些史書。看到《項羽本紀》的這段記錄的時候,鄭芝龍也曾鄙薄過項羽放棄表里河山的秦地,只想回老家耍威風,實在是眼界太小,活脫脫的是個鄉巴佬。但是輪到了他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卻也和鄉巴佬沒太大區別。至少,喜歡在老家人面前炫耀這一點來說,還真是沒什么區別。

臘月二十三,祭灶的時候,鄭芝龍在安平一口氣殺了幾百頭豬,給鎮子里每家每戶都發十多斤豬肉。好好地炫了一把富。等到了年三十的這天,更是一口氣擺出了兩百來桌流水席,讓全鎮子的人都從早到晚的狂吃了一頓,到了晚,又把鄭森他們造出來用于艦只夜間聯絡的火箭拿出來放了焰火。好在海的兄弟們也早知道安平晚要放這東西,要不然倒是真可能玩出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來了。

過年的亂七八糟的事情一直忙到年初四,才算是大體結束了。到了初六,鄭芝龍便將自己的幾個兄弟,以及鄭森、鄭渡、鄭襲都招攏在一起。

“今天讓大家聚在一起,是阿森的主意。你們也知道,我性子懶,很多事情都丟給阿森在管。今年這一年發生了不少的事情,變故很多,阿森還是個小孩子,很多事情也拿不定主意,所以想趁著這個機會,讓我們這些長輩提點提點他。”

其他的幾個兄弟聽了都道:“阿森干得很不錯了,我們都強得多,哪里輪得到我們來提點他?”

“阿森在怎么能干,也是個嘴沒毛的孩子。”鄭芝龍笑道,“如今我們家的生意越來越大,有些事情還是要讓他說說,好讓大家知道知道。嗯,阿森,今年的一些情況你給叔叔們說說吧。”

聽了鄭芝龍的話,鄭森趕忙站起身來道:“爹爹,各位叔叔,今年我們鄭家主要做了這樣的幾件事……雖然賺錢的項目多了,但因為這幾件事的開銷都很大,加和西班牙人的那一戰帶來的對海運的影響,今年我家的收入相對于去年是有所下降的。”

“今年打了這么多仗,如今天下又亂,賺錢本來不容易,我家還能有賺的已經是很不錯了。而且,我家如今投入雖多,但這些投進去的錢,將來都能連本帶利,好幾倍的賺回來。”鄭彩道,“如今少賺點也不要緊。”

“是是。”鄭芝豹也道,“如今這呂宋基本已經到了我們的嘴里面了。那呂宋,當年我和大哥可是去過的,那可是個好地方,那里從來沒旱災,一年能種三季稻子呢。這做買賣呀,賺錢快,但是不穩呀。只有田產,那才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傳給子孫萬代的不是?這一家伙,咱們不等于是買進了大片的良田?要我說,這一仗實在是太賺了。不過阿森,我聽說西班牙也是大國,一下子吃了這么大的虧,怕也不會甘心的。他們會不會再殺回來,我們準備得怎么樣了?”

“四叔,要說西班牙確實是大國,單論軍艦,我們可多多了。只是西班牙太遠。各位叔叔,這是小侄從泰西人冒險家格里爾斯先生那里高價買來的地圖。”鄭森一邊說,一邊將一幅地圖在桌攤開來。

鄭森的幾個叔叔都圍了來。

“阿森,這圖那里是我們福建?那里是呂宋還有西班牙?”鄭芝虎問道。

“二叔,福建在這里,這里是呂宋,然后這樣過去,這里是馬六甲,如今被荷蘭人占著在,再過去,這里是天竺,嗯,是當年三藏法師取經的那個地方,如來佛祖的老家。然后在往這邊,是天方,那些回教著這里傳來的。然后再沿著海岸線南下,這是泰西人所說的非洲,那些被我們租來挖礦的黑人是這里出的。在這樣繞過那個叫風暴角的尖角,在一路北,到了這里,是西班牙了。”鄭森一邊說一邊在圖指著。

“老天,這西班牙人的老家,西天都遠好幾倍呀!”鄭芝虎感嘆道。

“是呀,所以一去一來,順風順水的至少也要一整年。這西班牙最大的弱點也是太遠了,什么東西,什么人都要從幾萬里之外運過來,這樣還怎么打仗?他們派來的人少了,打不過我們。派來的人多了,這一路的補給,避風、修整的港口都成問題了。而且聽說西班牙還在泰西和好幾個不亞于它的大國打仗,如果傳言可信,他們也抽不出多少人手和軍艦到這里來。而且,等他們本國知道戰敗的消息,再組織遠征軍,再過來,怕是怎么著也要個一年半到兩年,甚至更久。等那個時候,我們早在呂宋站穩了腳跟,而且我們的艦隊也現在更強了。”鄭森回答道。

“我們的艦隊如今怎么樣了?”鄭芝鳳問道。

“三叔,我們的艦隊的那些受損艦只的修理基本已經完成了。新訂購的四條快速戰艦也快要下水了。再加訓練的時間,如果西班牙人的援軍要一年半之后到達,他們會發現,我們已經有了六條快速戰艦,一條繳獲的西班牙戰艦,以及二十條巡防艦了。而受限于這一路西班牙人控制的港口所能提供的支持,他們不可能派出超過我們的力量的艦隊了。所以西班牙那邊其實已經不足為慮了。”鄭森回答道,“真正讓我擔心的其實倒是我大明國內的問題。”

“國內的什么問題?”鄭芝龍問道。

“爹爹,您看看這一年多來,北方的生意的收入情況。”鄭森道,“起前年還下降了不少……”

“阿森,這不是正常的嗎?北方都打爛了,誰還有錢買我們的東西呀。”鄭芝虎剛忙接口道,他如今待在北方,北方的生意和他關系密切。

“二叔說的有道理。”鄭森道,“如今北方都打爛了,我們的東西能買得起的人少了,北方打爛了倒也罷了,我家的生意大頭還是海貿。而我們賣給泰西人賺錢的主要東西——瓷器、茶葉、絲綢、棉布之類的東西大多都是南方出產的。只要南方不出問題,至少我們的貨源不會太受影響。但是如今南方到底會怎么樣,還真是難說。”

“阿森你是說……”鄭芝虎道。

“二叔,朝廷在錦州一戰,已經把最后的有戰斗能力的,能指揮的動的軍隊都賭進去了。結果……”鄭森搖了搖頭,又轉向鄭芝龍道,“爹爹也知道,自古以來,有那個朝廷到了這種地步,還能不垮臺的?這一戰敗了,已經可以說,大明氣數已盡了。”

鄭芝龍聽了,似乎想要說什么,不過還是什么都沒說。

“我們所需的瓷器、絲綢、棉布都出自江南,但是如今朝廷還有多少力量用來保住江南?早兩年的時候,朝廷官兵對流寇,以一擊十,尤有勝算。一千官軍,可以追著萬人的流寇砍。但是如今呢?一萬官軍已經不見得敢于和一萬流寇野戰了。在湖北那邊,靠著賣人口給我們,左良玉還能弄到一些錢,所以好歹還能保證手下的士兵能有口飯吃,能有把可以砍人的刀用。不至于讓手下的軍隊拿著木棍子陣。不過湖北那邊卻也已經被左良玉糟蹋得不成樣子。以至于張獻忠宣稱要‘剿滅左良玉,還湖廣一片朗朗乾坤’,在湖廣那邊真還有亂民與之響應。

而且,左良玉軍紀敗壞,雖然武器還是被張獻忠,李闖強,但是軍隊的戰斗力卻也不能和以前了,最近也連吃了好幾個敗仗。相反無論是建胬、還是李闖、還是張獻忠,都是越來越強。江南只怕遲早也會頂不住的。若是讓這些家伙殺到江南來了,無論是瓷器,還是茶葉、棉布的生產都會大受影響。戰亂之,商道也難保通暢。我家的收益只怕會大受影響。尤其是無論是流寇還是建胬,甚至還有官軍都好殺人。再好的地方,讓他們過來打個轉,多少年都恢復不過來。爹爹,各位叔叔你們想想,要是張獻忠,或者是左良玉帶著兵跑到景德鎮去打個轉,我們還能買得到多少瓷器?只怕那些瓷窯都要被他們一把火燒了,那些瓷工都被他們抓去充了軍,然后莫名其妙的死光了。要是讓這些家伙到了松江,來一個搶得了的搶光,搶不了的燒光殺光,不要說那些棉布作坊,絲綢作坊,都保不住。是絲綢和棉布行業,怕是多少年都恢復不了。

此外,真讓他們殺到江南來了,也會帶來大量的人口損失。我家對外用兵,奪取更多地盤的計劃也會受到影響。”

“阿森你說的有道理。”鄭芝龍道,“那你有什么建議沒有呢?”

#/book/html/36/36458/index.html

本書來源東方小說閱讀網/book/html/45/45012/index.html

手機閱讀請訪問m.lnwow


上一章  |  大明163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