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在蔡邕的戀戀不舍中,帶著小蠻跟隨了出來。
到了庭外,高珣看到與他來時一樣的墨車,停靠在了他的車旁。這是專門為蔡琰準備。
按照禮程,高珣爬上墨車,并拿著牽馬韁交給蔡琰。寓意今后他為她牽馬駕車。這也是表明,抬高蔡琰今后在高家的地位。
小蠻緊按照規定,連連示意不敢。不接高珣手中的韁繩。以表示今后高家,她蔡氏女以高珣為主。
等到這禮儀完成,蔡琰在小蠻的扶持下,從小幾上了墨車。而高珣也上了他先前來的墨車,并且先于蔡琰的馬車出發。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高珣在海鹽縣海鹽侯府門口,等待著蔡琰的到來。待蔡琰在黃忠,趙云等人護衛下,小蠻的扶持下了馬車后。
高珣正了正衣冠,立即向蔡琰一揖。請她進門。
蔡琰向高珣回了一禮后,與高珣一起進入侯府。
等他們抵達寢門前。杜衡早就已經就位。在他的唱和中,高珣又是向蔡琰揖禮。請她入寢房的阼階上。
而小蠻與高珣家族安排的侍女,在杜衡的安排下,也跟著進入,布置筵席。并且又互換位置。從房中那早就準備好的水處,雙雙取來水。由小蠻為高珣澆水盥洗。高家的侍女則為蔡琰澆水盥洗。這是漢代婚禮中的沃盥禮。
沃盥禮結束后,杜衡立即讓人抬著門外早已準備的三只大鼎進入,并撤去鼎蓋。放置在阼階之南,面朝西,同時,拿著盛有匕首的人和俎的人也跟著進來。并把匕首、俎放置于鼎旁。
這是要開始同牢禮。
《昏義》有云:“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三個鼎中是小豬,魚,兔三樣葷菜。這些葷菜即稱為“牢”。古漢人食俗,類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種食物人均一份。所以,高珣,蔡琰的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調味用的醬、菹、醢、湆均各一份。
但因為婚禮特殊。葷菜就這三樣菜,所以,就把這三樣菜放在高珣與蔡琰兩人的飯菜之間。供他們一起食用,稱為“共牢而食”。
當然,這些準備的食物,也不需要高珣與蔡琰兩人全部吃完,只需象征性的吃一點就行。等到這些都動過這后,杜衡就立即撤下。
古人飯后要酳,就是以酒漱口,既為了清潔口腔,同時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稱三酳。婚禮中三酳的酒器,前兩次用爵,最后一次用巹。
所以,在酒上來后,高珣與蔡琰兩人,在小蠻與侍女的服侍下,飲完兩爵酒后。
最后用巹。
所謂巹,就是將葫蘆對剖而成的瓢。葫蘆是苦的,喜酒是甜的,意思是兩人從此同甘共苦,苦中作樂。
于是,高珣,蔡琰兩人各拿一片而飲,稱為“合巹而飲”。
然后交換。這也是漢代的“交杯酒”。
舉行完合巹禮后,剩下的就是拜堂禮。而這禮儀是必要要有高珣的父母在場才能舉行。于是,高珣,蔡琰兩人,在杜衡的帶領下,來到了侯府的宴客大廳中。
此時的大廳中,除了高父,高氏兩人正襟危坐的跪坐在大廳的主位上外,在主位旁邊,還有穿著一身玄端的刑松。在大廳內,各處來為高珣,或者是因為蔡邕而來的人士。像虞翻等人,全部被安排在客席上。
等高珣,蔡琰抵達。刑松接過杜衡的位置,大聲道:“惟天地以辟,萬物滋養于斯。日受其精,月潤其華。天禮之奧含于其中,人以婚禮定其禮。三牢而食,合卷共飲,自禮行時。”
“連理成,比翼具,雖萬難千險而誓與共患,縱病苦榮華而誓而與棄,仰如高山哉,其愛之永恒,浩如蒼穹哉,其情之萬代。相敬如賓,各盡其禮,家合事興,不變不易,天長地久,為爾佳緣,特為贊頌。謝父母,拜。”
高珣與蔡琰兩人,立即跪在席墊上,向高父與高氏兩人叩頭拜謝。
在拜謝完成后,高父與高氏兩人,在刑松的一番指引下,又是一番禮儀。
最后,才是高珣與蔡琰的結發禮。
漢代蘇武《詩四首》中有云:“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于是,高珣與蔡琰兩人,把頭發各剪下一縷包在紅包里,即意味著兩人從此是夫妻。
等到這些禮節完成之后,高珣把蔡琰送回寢房。
而高珣也緊跟著換了一身常服后,前來宴客大廳。以酒向所以的參與賓客表示感謝。
整個婚禮,只有到了這里時,氣氛才相對活躍一些。
高珣敬了一輪酒后,借著頭腦發昏的機會,讓黃忠,趙云,戲忠,和洽,杜衡等人幫著擋酒。而他則在亥時時分,借機回了后院寢房。
此時的蔡琰,正在小蠻的服侍下洗漱卸妝。三千烏絲隨意的扎在腦后,加上她身上的婚禮禮服已經換成了常服,婚禮時給高珣留下的莊嚴成熟印象,恢復了幾分俏皮。
畢竟蔡琰此時還只是十六七歲的年紀。按照大漢規定,蔡琰此時早就到了出嫁的年紀。但是,在高旭的后事,也只不過是一個上高中的年紀而已。
“郎。。。。。。郎君。”看到高珣出現,蔡琰剛才還在與小蠻有說有笑的她。頓時就結巴起來。而且,聲音還極小。看著蔡琰身軀繃緊,而又帶著一絲慌亂的神色,高珣一面揮手,讓小蠻下去,一面很自然的道:“昭姬。”
待小蠻把寢門關好,為了不想引起蔡琰的進一步緊張,高珣招呼蔡琰在席墊上,相對跪坐了下來,道:“昭姬,我聽聞岳父在為你取字的時候,是想要你效仿本朝班昭班大師?”
“嗯,班大師為父兄續漢書,讓妾。。。。。。妾身仰慕非常。而父親這幾年流浪時期,也在開始寫漢代編年體。所以。。。。。”蔡琰頓時說不了下去。現在她已經是高家婦,一切都要以高珣的意志而做事。如果高珣不喜歡她幫著她父親寫編年體。那她的志向也就回因此而打斷。
“想不到昭姬還有如此大的宏愿。”高珣點點頭,道:“可是,昭姬,編寫漢代年代史書,是一件很費時間與精力的事,你能應付的來嗎?”
“不怕的。妾身一直跟在父親身邊,對一些書籍都有所涉及。而父親這幾年因為不斷流浪的緣故,身體也不怎么好。所以,妾身想幫幫他,可以嗎?郎君。”
蔡琰帶著一絲祈求與緊張,看著高珣。
看這蔡琰絕美的素面容顏,以及她那楚楚可憐的申請,讓高珣不由得癡呆了一下。雙手忍不住就抓住了蔡琰的玉手。
蔡琰渾身一震,最后又臉色通紅的低下了頭。手也任由高珣握著。
“如果昭姬你有精力,幫著岳父編史書,我沒有任何反對的理由。我這邊也有許多的書簡,你有時間,也去查查看。這也許恩能夠對有所幫助。”
高珣家里的書籍,絕大部分都是他從中原戰場上弄回來的。除了給了蔡邕兩車書簡外,他這邊還依舊有許多。既然蔡琰有幫著蔡邕編史書的意向,高珣也不好攔著。
“謝郎君。”蔡琰頓時欣喜。高珣答應她就已經讓她心滿意足了。沒有想到,高珣還讓她去高家查閱高家的書籍。如果這樣的話,她幫著父親編史書,也能達到查漏補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