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第503章 迎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閥閱漢末 >>閥閱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3章 迎客

第503章 迎客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30日  作者:司空云鷹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司空云鷹 | 閥閱漢末 


中平二年,四月初一。宜嫁娶,祭祀,遷居。是一個難得的黃道吉日。也是高珣迎娶蔡琰的大喜日子。

高珣一大早,就在海鹽縣侯府的府邸后院中起榻。

這為高珣為了婚禮,特意從高家塢堡搬到這侯府來。一是既然朝廷已經封了他侯位,賜了府邸,那高珣就必須按照大漢的規矩住進來。

二也是為蔡邕嫁女方便。畢竟此時的蔡邕還住在他高氏莊園中。高家嫁入高家,對蔡邕這個天下名士來說,多少有失體面。所以,在高家向蔡邕取期之后,高珣就主動向蔡邕稟明,由他搬進海鹽縣侯府,在侯府迎娶蔡琰。

有了高珣的通情達理,蔡邕自然欣喜答應。

此時的高珣戴好皮弁,穿著黑色袍服,與白色色裙。在洗漱一番后,一邊佩戴著玉佩,打開寢門。

寢門打開剛打開,一眾早在門外等候的下人,在杜衡等人的招呼下,向高珣招呼一聲,拿著大小物件,走進了高珣的寢房中。

在高珣的注視下,杜衡先是讓人幫來一個特制的長案幾。然后讓早就把準備好的醯醬兩豆、肉醬四豆整齊并排在案幾上。

醯醬就是醋和醬的混合物,而豆,就是專門用來盛肉醬,醯醬的容器。這種器皿,一般平民之家,都是用木制而成。而高家此時,卻已經換成了銅器。

高珣近前,看了兩眼這個六豆中的食物,特別是那四個盛有肉醬的大豆,口中的食欲頓時就飽了。這四個肉醬,不管是成色,還是做工,遠不能與后世那精美的食物相媲美。大漢的這種肉醬,都是用水熬制出來的,糊糊的裝滿一個大豆。

畢竟大漢此時的食物,一般只有蒸和煮,那什么炒,煎什么的。根本就沒有看到過。所以,高珣來到大漢這么長時間,對這些菜系還依舊沒有適應。

正在忙碌的杜衡,根本就沒有時間來理會高珣,于是,在六個打斗全部蓋上蓋子后,立即拿來一塊長絲巾,把他們又全部蓋起來。

忙完這些后,杜衡又指揮高家下人,在案幾兩旁,各方黍稷兩敦,敦上都有蓋子蓋住。同時,在寢房的北墻下,又放置了一個酒尊。酒樽上放置兩個酒勺,并把勺柄都朝南方。并也在堂上房門東側,也置放了一個酒樽。

在酒樽的西面,還放了一尊水,并用粗葛布為蓋上。酒樽的南邊,就放著篚,里面裝著四只酒爵和合巹。

忙完這一切后,杜衡除了讓幾個女侍在房中整理高珣的榻外,就直接退出了寢房。

高珣知道,他這個寢房是婚房,這一番布置,恐怕也是到此結束。遠沒有后世出現的那什么充滿喜慶的紅色色彩。一點都沒有。

后世婚事圖的是喜慶與奢靡的。而大漢的婚事,則是充滿莊嚴與肅靜。

高珣對此沒有什么意見,于是聳聳肩,也跟著就出了房門。

在房門外東邊,杜衡讓人抬來三只近一米長的大鼎。并全部都面向北。出于好奇,高珣又向前看了看。三只鼎中所盛之物為:一只小豬,已經除去蹄子,合左右體盛于鼎中。舉肺脊、祭肺各一對,魚十四條。除去尾骨部分的干兔一對。當然以上各物,都是熟食。同時,在阼階的東南面,還放置了一個專門用來洗手的盆。

杜衡一邊蓋鼎蓋,一邊瞟向高珣道:“君侯,現在時間不早了。今日是君的婚禮。按照時間來算,那些來侯府參加婚禮的人,也應該快到了。君不出去迎接?”

“呵呵。這就去。”高珣尷尬的笑了笑。賓客從前日開始,就已經有人來到了侯府。這其中不僅有高珣以前因為食鹽而打過交道的人,以及高珣的一些好友,像屈鳴,鐘離煊等人。也有蔡邕的那些從陳留郡趕過來的親朋好友,或者是一些仰慕蔡邕的士子。

連吳郡太守刑松,也在昨日趕了過來。當然,同來的還有吳郡四大士族的子弟。此次高珣婚禮,吳縣四大家主沒有親自親來。只派來子弟。這些也是看在蔡邕的面子上來的。

因為婚禮是愛侯府舉行,這些遠地方的人,提早兩日就趕到了這。為了迎接他們,高珣在侯府門口,足足的站了兩日。站的他腰酸背痛,又口干舌燥。

也正是來的人多,高珣今日起來的時候,有些晚。以至于讓杜衡等人在外面等了一段時間。而今日,他還有半天的時間要拿來迎客。

“君侯,在申時過后,君就要去高氏莊園迎親,你現在穿這樣的服飾,可還適合?”杜衡又指了指高珣的衣服道。

“等過了未時在來換。”高珣應道。

迎親按照禮儀,他可是要戴爵弁冠,身穿爵弁服、飾以黑色的下緣的淺絳色裙去迎接。可這爵弁實在是有點重。如果他現在就戴上,那還不要了他的小命。所以,此時的高珣,為了輕便,還依舊穿著常服。

高珣與杜衡只應一聲,就走出了后院。剛來到侯府門口,就看到一個中等身材,頭戴皮弁,腰佩長劍的青年男子,帶著幾個隨從走向了侯府。

“高君侯,會稽余姚虞翻虞仲翔,前來祝賀君新婚大喜。”虞翻躬身行禮,同時,又讓隨從把他帶來的禮物交給高珣。

“想不到是余姚的虞先生親自前來。在下失敬。”高珣也躬身還禮,又一面讓典韋等人接過禮物。

同時,高珣心中也是一陣詫異。這虞翻出身會稽余姚虞氏。也是歷史上東吳赫赫有名的大臣。當然,最著名的是他那性情疏直,多次犯顏諫爭,且性多不協俗,屢使孫權大怒,先后被謫到丹楊涇縣和交州等地。

只是讓高珣想不明白的是,他與虞翻沒有任何的交集,他怎么就來了?

“去年某在蔡公座下聽學。今蔡邕嫁女,而且還是我揚州赫赫有名的高君侯。所以,虞某特意前來。”虞翻像是感覺道了高珣的困惑,笑著解析一番。同時,又道:“聽君侯剛才的語氣,似乎聽過虞某的名號?”

高珣頓時煥然大悟。原來這虞翻是蔡邕的學生。難怪與他沒有交集也一樣趕了過來。“虞先生在《易》上造詣頗深。并聞名會稽郡縣。而珣家在海鹽,與先生的余姚老家隔海相望,所以,珣聽說過先生的大名。”

對于虞翻在《周易》上面的造詣,高珣確實沒有說謊,他還在吳郡的時候,就已經聽到過虞翻的名聲。虞翻因為在《周易》上,有的他獨特的見解。使得他名聲遍布會稽郡。

“高君侯在《周易》上有注解嗎?對啊。君是蔡公的高足,而蔡公又是有名的經學大師,君一定是深的蔡公真傳。”虞翻頓時雙眼一亮道。他來蔡邕的門下聽學,就是向蔡邕討教《周易》的。如果高珣在《周易》上也有獨到見解,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見識。

“恐怕要讓虞先生失望了。”高珣頓時搖頭道:“雖然珣就學于老師,但是,卻從來沒有學過這《周易》。所以,對《周易》根本就無從談起。如果要是說兵事,珣倒是有一些心得。”

“哦。”虞翻心中頓時一陣失望。對于兵事,他的興趣不大。

高珣沒有與虞翻有過多的詳談,而上閑談一番后,就把他請進了侯府。

(本章完)


上一章  |  閥閱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