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CRTLD"將"書旗吧"加入收藏夾!或分享到:
歷史軍事
高珣目送蔡邕離開后,又拿著酒樽,不斷的向一眾觀禮嘉賓敬酒。這是高珣第一次戴冠參與宴會,所以,他的一舉一行,都必須面面俱到。
何況,高珣此時是高家家主,又是朝廷新封的海鹽侯。一旦他在這宴會上出現了什么失禮之處,很容易給人留下話柄。說他家族底蘊稀薄,即使是已經貴為侯爵,也只是沫猴而冠。
于是,高珣就像一個謙謙君子一般。每與嘉賓交談,都是彬彬有禮。即使是吳郡四大士族與高珣有間隙之人,高珣也好像完全忘記了彼此之間,曾經發生的不愉快。也都是言而有雅,行而有禮。
宴會結束后,高珣都一一親自送到門外。
高珣回到后院,把他要去蔡氏女過門一事,向高父與高氏稟報一番。
《詩經》有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在得到高父與高氏雙雙許可后,高珣趁著吳郡太守,還在蔡邕那盤旋的機會,立即把刑松給請了過來。畢竟高珣能與蔡邕聯姻,都是刑松一手湊成。所以,刑松也算是他的媒人。
刑松對于高珣成親,要他做媒人之事,自然是欣然答應。他如今還能安穩的坐在吳郡太守這個職位上,高珣的功勞必不可少。
光合七年,揚州黃巾軍反賊,在剛起事的時候。如果不是高珣領著高家私兵平定,以當時黃巾軍勢如破竹的形式,吳郡定不可保。那他當時這個吳郡太守,就必少不了被朝廷追責。
要知道黃巾軍反賊被平定后,中原地區的許多郡縣的太守,國相,縣令、縣長不是被朝廷免職,就是被朝廷派廷尉抓入了大牢。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們平定黃巾軍反賊不利。
所以,為了感謝高珣能讓安穩的坐在吳郡郡守位置上,對于給高珣做媒人一事,刑松根本就沒有抵觸。甚至還向高珣提出,在高珣完婚當然,他還來給高珣當司儀。
對于高珣來說,刑松這個兩千石的吳郡太守,能來給他當婚禮司儀,他當然是求之不得。漢代重禮儀,如果高家請的司儀身份越尊貴,那也就表明他對女方的越尊重。這也算是間接給蔡邕長了臉面。
于是,第二日。
刑松就帶著高家準備的禮物,親自上蔡邕的大門。
而高珣則又一次打開高氏的父廟大門,準備好三祭,又是一番禮儀稟告。
《禮記》規定: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
同時,漢代婚禮,秉承周代禮儀。
周代婚禮,不僅是華夏歷朝歷代婚禮的原型,也是后來所有漢族婚禮,在禮制上的集大成者。
所以,漢代婚禮,它包括婚前禮,正婚禮,婚后禮。
婚前禮又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五個步驟。而正婚禮包括:親迎,婦至成禮,合巹,餕余設袵。婚后禮又叫成婦禮。它包括: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
舅姑的稱呼在春秋戰國以前,就是男方父母。
而且,正婚禮又是整個婚禮中的重中之重。不像后世,隨著時代的變遷,把婚前禮與婚后禮給消減了,甚至是取消。當然,在一些農村,還有一些這樣的習俗。
所以,漢制婚禮的正婚儀式有: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拜堂禮、結發禮。而且都由贊者、司儀、執事等數人主持整個婚禮儀式。
同時,因為周制婚禮不舉樂,不慶賀,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并不認為婚禮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所以,漢制婚禮也是一樣。
相傳中國最早的婚姻關系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妁開始。《通鑒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從此,儷皮(成雙的鹿皮)就成了經典的婚禮聘禮之一。
在高珣稟告父廟后,就立即帶著黃忠,趙云等箭術好的人,就出了塢堡。
他要為婚禮準備一件必不可少的聘禮。大雁,而且還是活雁。
大雁它們春天北去,秋天南往,從不失信。不管他們在何處繁殖,何處過冬。總是非常準時地南來北往。于是,婚禮中用大雁做聘禮,也就象征著對婚姻的信譽。
幸好此時是三月末,正是大雁北飛的時節。
半日下來。高珣等人帶著好幾只大雁滿載而歸。
等到高珣一眾人等回來時,刑松也已經到了高家塢堡。告訴高珣,蔡邕已經同意,可以開始上蔡家門納采禮了。
于是,第二日,高珣派遣他的文士手下中,年紀最長,也是士族旁支出身的杜衡,作為他高家的賓客,提著高珣準備的大雁,上了高氏莊園。
高珣選擇杜衡做他的賓客,主要是在漢制禮儀中有所規定,男方以家臣年長者為佳。何況,杜衡身為士族旁支,他對婚禮這些事,也最了解。
婚禮作為《禮儀》中: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射禮、朝禮、聘禮中的第二大禮儀。它的禮儀復雜程序,不比冠禮差。
幸好蔡邕的情況特殊。蔡邕因為是躲避朝廷宦官而在揚州避難的。他蔡家的宗廟還在兗州陳留郡。而且,此時蔡邕又客居高家。所以,一些納采禮儀可以免掉一些。
同時,也為婚禮的進行,節省了許多的時間。如果要是蔡邕回豫州陳留郡。高珣想要與蔡氏聯姻,一場婚事下來,來來回回的奔波,最起碼需要一年的時間。
即使是如此,也因為漢代異常的重禮儀,輕禮物。蔡邕還依舊在高家安排的庭院中,為他已故的父親樹立了一個牌位。在杜衡上門前,焚香稟告。告訴他蔡氏祖宗,他蔡氏有女初長成。
蔡邕先在牌位西邊,布設筵席。等到杜衡一身玄端服到了后。蔡邕的在吳郡收的學生,也就是吳郡吳縣顧家的顧雍,作為蔡邕的擯者,立即出庭院問道:“貴賓執雁來蔡氏門,所謂何事?”
“回蔡氏擯者,蔡公有女,許我高氏諱珣者為妻室。今我高氏故遣某執雁,以古人之禮納采。”
“貴賓稍等。”
顧雍進入庭院不久,蔡邕與杜衡身著一樣的禮服,出門迎接。
蔡邕先是向杜衡拜了兩拜。按照禮制,杜衡執雁不回拜。
等到蔡邕見禮完成,又與杜衡相互揖禮進入庭院。
兩人來到拜訪蔡氏祖宗牌位房前,又是相互揖禮而入。來到牌位前后,又是相互揖禮。
蔡邕與杜衡相互謙讓三番后,最后由蔡邕道:“蔡某之子蠢愚,又弗能教。高氏子命之,某不敢辭。”
杜衡立即道:“蔡氏有女,知書而達禮,文雅而嫻淑,恭儉而賢良,乃我高氏之良配。恭請公納采。”
本來納采之事,按照禮節是要才廟宇中進行的。蔡邕此時的情況特殊。于是,在杜衡的祝詞一說后,在向祖宗牌位拜了一拜,又向杜衡一拜后,讓人接下了杜衡手中的大雁。
而杜衡也向蔡邕一拜,出了庭院。
(本章完)
猜您還喜歡看
作者:高月
隋末烽煙起,英雄出邊荒。
河北竇天王,雪夜戰金剛;...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聘為妻,奔為妾。出生似乎有些尷尬,族人的冷落,不厚道的...
作者:天子
看膩了刀光劍影,鼓角爭鳴,或者可以品嘗一下社會底層草根...
作者:高月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五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
墳土荒草
賊眉鼠眼
王不過霸
叢林狼
憤怒的香蕉
石章魚
要離刺荊軻
孤獨麥客
孑與2
緋紅之月
無語的命運
上山打老虎額
孑與2
灰頭小寶2
大哥有槍
南希北慶
風中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