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第484章 掛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閥閱漢末 >>閥閱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4章 掛印

第484章 掛印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6日  作者:司空云鷹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司空云鷹 | 閥閱漢末 



“掛印,回揚州。”戲忠言簡意賅的道。

“妙啊!”

高珣立即拍著大腿站了起來。怎么就滿意想起這樣的計策呢。

這掛印辭官,是春秋戰國到秦漢以來的一大特色。只要有官員在任上過的不如意,受了什么委屈。或者是不太滿意這官職,一般都會選擇掛印辭官。

原來的歷史上,袁紹與董卓鬧掰了后,因畏懼董卓在洛陽的勢力,立即把朝廷給他的官印,掛在了洛陽的東城門上,逃亡了冀州。

曹c原來歷史上,在長社戰黃巾軍有功,升為濟南相。因在任上得罪了豪強,被迫遷東郡太守。曹c不肯迎合權貴,掛印回家。

現在,他高珣也不滿意交州蒼梧郡的都尉,他同樣可以掛印而去。

“現在中原基本平定了黃巾軍叛亂,可其他的地方,依舊動亂不斷。涼州的羌蠻,就足以讓朝廷頭疼不已。幽州那邊的烏丸,也一樣不太安分。而君侯現在在大漢的軍威,不愁沒有東山再起之日。何況,云軒你的身后,還有蔡議郎蔡公。在背他的那些在朝廷的親朋故友,也定不會讓你閑置太久的。”

戲忠補充道。這也是戲忠膽敢向高珣提出,讓高珣掛印辭官的底氣所在。

“好,就依志才你所言。只要朝廷的人一到毋極縣。珣立即就掛印。”高珣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你袁氏不是要我去交州那角落呆著嗎?不好意思,老子官不做了。看你袁氏能耐我何?

在高珣與戲忠商討的時候,田豐,杜衡,宗政三人秉著高珣的命令,立即以毋極縣衙的名義,又向毋極縣百姓下達了一份文書。

正好當日又是龍抬頭之日,毋極縣許多的百姓都在毋極城中逗留。這份給毋極縣百姓發放糧食的文書一公布,當場就昂百姓給沸騰起來。

不到一日的時間,整個毋極縣都知道了高珣要放糧食的事。

于是,所有的百姓,只要還是能走的動的。都推著他們的大車小車,趕來毋極城。一時間,整個毋極城人滿為患。畢竟,這樣的好事,在沒有大災難時,百年度難得一遇。

同時,高珣在毋極縣發放糧食的事,連臨近的縣城也都知曉。那些靠近毋極縣的其他縣百姓,也跟著前來。高珣一樣來著不拒。對他來說,主意目的就是把毋極縣的糧倉清空。所以,除了給他的手下一千多兵馬留下的一些必要糧食。其他的,只要來毋極縣的百姓,他都給糧食。

毋極縣衙發放糧食的事,一連用了三日的時間,才圓滿結束。這也讓高珣的名望,在毋極縣達到了頂峰。至于這是不是會引起朝廷的猜忌,高珣此時也顧不上那么了。反正他在毋極縣已經進入倒計時,也不在乎朝廷的哪點猜忌。

第四日。

朝廷派來宣讀圣旨的人抵達毋極縣。

與這朝廷使者同來的,還有毋極縣新任縣令。

高珣也甚是配合,把這幾日整理好的宗卷文書,以及毋極縣的政務全部與新任縣令交接。

高珣交接完政務后,在新任縣令正忙著以新主人招待朝廷的人時。高珣就已經來到毋極城的城樓上,把從朝廷使者那得來的蒼梧郡都尉印鑒,懸掛在了城門上。

在城樓上,看了看毋極城,微微嘆了一聲,下了城樓。

同時,高珣也給朝廷派來的人留下一份書信,言及因為舊傷復發,不利于遠行。為了不讓蒼梧郡都尉空缺,特意辭去蒼梧郡都尉一職。

晉陽亭。

是把高珣的名望,推向天下人皆知的地方。也是高珣因此而獲得海鹽侯爵位的開始之地。

此時,經過幾個月的沉淀,晉陽亭戰火的硝煙早就已經遠去。

在這通往巨鹿郡的官道旁,好幾駕馬車聯排矗立在一起,靜靜的等候主人出發的命令。同時,上千匹的戰馬,已經在一眾騎士的牽扯下,正沿著官道,緩緩的往巨鹿郡方向而行。

高珣一身素衣袍服,腰佩環首刀,靜靜的看著前來為他送行的甄儼等人。

高珣看了看天色,嘆息一聲后,道:“仲然,請回吧。送君千里,也終須一別。大伙都多多保重。以后有什么用的著珣的地方,還請來信知會一聲。”

“云軒。你也是。多多保重。”甄儼傷感的點了點頭。在高珣上任毋極縣縣令的這幾個月時間,雖然他與高珣一直都是出于相互提防的狀態。但也免不了他對高珣的欣賞。不然他也不會極力促使他的母親,把他大妹甄姜嫁給高珣為妾。

甄儼看了看遠處的一輛馬車,又道:“云軒,我大妹第一次遠行,也從來沒有去過揚州。今她已是你高家婦,還望云軒你多多照顧。她有什么做的不對的地方,也還請你多多包涵一二。”

高珣掛印毋極城樓的事,甄儼已經知道了。對于高珣突然不去交州就任的事,對甄儼來說,反而是好事。高珣離開毋極縣,他的大妹甄姜也會跟著一起離開。

如果高珣去了交州,那邊路途遙遠,又是瘴氣叢生。甄姜一個女子身子骨本來就弱,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去了就回不來。

本來他還有擔心。此時卻已經完全放下。高珣辭官回揚州。雖然揚州距離這也是路途遙遠。但是,揚州最起碼要比交州強上許多。

“仲然放心吧。既然甄姜已經是我高氏婦,那我高珣就定會好好疼她。”高珣肯定的點頭,又道:“對了,仲然。我等既然已經是親戚,那就提醒你一件事。如果你信珣,那就請你好好的考慮,早作準備。如果你不信,你就當珣沒有說過。”

“還請云軒明言。”

“大漢的局勢,想必你心中也大概的了解。雖然此時還算寧靜,但是,也開始暗濤洶涌,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更大的戰亂。你甄氏的財富全大漢有名,可在官府中沒有什么勢力。這很容易讓人惦記。到時,你甄氏只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任人拿捏。所以,趁著現在的局勢還算平靜的時機,你甄氏許該遭做準備。”

高珣既然離開了毋極縣。那他就已經與甄氏沒有了任何的利益沖突。此時,他又與甄氏有了親戚關系。高珣就不得不提醒甄儼。畢竟在歷史上,袁氏掌管冀州后,甄氏就被袁紹吞的骨頭都不剩。最后雖然出了個甄宓,但是,也只是曇花一現。

“云軒的話,儼已經牢記在心。等我回去,就立即與家母商量。”

對于高珣所說的大漢,不久還會有更大的動亂的話,他深信不疑。以前,他在毋極縣衙的時候,就聽到過田豐說過這樣的話語。

如果世道亂了,甄氏的財富,確實是很容易讓人眼紅。在他甄氏沒有什么子弟在官府中掌管實權的情況下,也確實是只能任人拿捏。即便他甄氏又很大的名望,也依舊于事無補。畢竟那時都是實力說話。

高珣見甄儼聽了進去,點了點頭后。與甄儼又是一番道別后,就帶著典韋,趙云等人,驅著戰馬走上了去巨鹿縣的官道。


上一章  |  閥閱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