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看來,這冀州士族與袁氏的交情非淺。閱讀難怪在原來的歷史上,袁紹以一介渤海太守,就能讓韓馥這個冀州牧,不得不把冀州拱手讓出來。
再有一個,就是朝廷的態度。也就是皇帝劉宏的心思。劉宏本來就與袁氏相互防備與猜忌。此時袁氏發力,把他流放交州。劉宏既然順水推舟的同意了。那就說明,劉宏已經對他也有猜疑之心。
劉氏皇帝果然都一個秉性,全是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的主。劉邦對淮侯韓信。文帝對從龍之臣,又是三朝元老的宋昌,以及對他成為皇帝,立下汗馬功勞的娘舅薄昭。景帝對削藩之臣,也是他做太子時的潛龍之臣晁錯,以及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
韓信,宋昌,薄昭,晁錯,周亞夫這些戰功赫赫的名將、名臣,最后都不得善終。他一個在戰場上快速崛起的列侯,更不在話下。
高珣也知道其中的緣由。歸根結底,他的聲望在大漢快速竄起,又有上萬的兵馬,而且這些兵馬都是不受朝廷節制的私兵。雖然他已經把手下打發了回去,但是,朝廷依舊不會對他放心。
而且又加上他在毋極縣逐漸建立的名望。一旦他有個什么歹心,朝廷就會大費手腳。所以,劉宏就順手推舟的把他調離毋極縣。
隨著高珣的話落下,大廳中頓時陷入了沉寂當中。
像戲忠,和洽,杜衡,宋凌,典韋等人,他們本來就是高珣各地聚集起來的人。即使高珣不說,只有高珣離開,他們也會跟著離開。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任縣令的到來,一定會再招募一些他能信得過的人,對于高珣這個前任留下的縣衙班底,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調整。那時與其被趕,那還不如自己離開。
但是,離開毋極縣是一回事,能不能與他去蒼梧郡,又是一回事。畢竟他們又沒有認他為主,不存在君臣關系。
同時,田豐,趙云,蔡申,宗政,甄儼等人,都是高珣來到冀州征辟,或者拉攏過來的。他們的世代生活在冀州,家人朋友也是一樣。他們能跟隨一起去蒼梧郡上任,高珣也同樣不敢打包票。
“君侯,卑職愿意跟隨君去蒼梧郡。君不以申出身低微,提拔為賊曹掾吏。如此知遇之恩不得不報。雖申不是什么才智之輩,但有一翻力氣,為君墜蹬還是可以的。”
蔡申突然起席墊上起身,向高珣躬身行禮道。眼神中帶著很重的期望。同時,也有些許的無奈。
他愿意跟隨高珣去蒼梧郡,其中占住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他不跟隨高珣一起離開,那他就無法在毋極縣站住腳跟。甚至在冀州也不能。這幾個月來,他仗著有毋極縣賊曹的身份,以及有高珣在背后撐腰。
他先是抓住鬧事的毋極縣士族子弟,把他們弄到監牢中,打的半死不活。后又秉承高珣的命令,在甄氏府邸把甄選給當場抓走,這就已經得罪了甄氏。
后來,雖然這甄選早就已經被高珣放了回去。但是,甄選在牢中的時候,他可是沒少折騰他。使得他與甄氏的怨隙進一步加深。
一旦沒有了高珣這個靠山,蔡申相信,毋極縣的士族,就會讓他不是慘死在家中,就會橫死在毋極縣街頭。所以,如果他想要留住性命,他只能跟隨高珣出走。
何況,他在毋極縣也沒有什么牽掛,也就一個老母在家。大不了,就帶著他的老母一起離開就是。而且,跟著高珣這段時間,也讓他體會到了權利的好處,他也不想就這么丟棄了。
高珣很是意外的看了看蔡申。他沒有想到,率先第一個要跟隨他離開的是蔡申。高珣對蔡申這個人,通過這段時間的了解。
這人講點義氣,也因為這,能在身邊聚集一些跟隨者。同時,市井手段層出不窮,單就前段時間這么甄選時,每日都是變著花樣來。
而且,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執行能力很強,不在乎什么名聲。也很能會揣摩他這個上司的心思。只要他交代好的事情,他都會圓滿的完成。
但是,這人功利心重,又睚眥必報,也很看重當前利益。這人用好了,會變成他身邊不可多得的利爪。以后有什么不方便他出面的,都可以交給蔡申去辦。要是用不好,這人就有可能反噬他。
同時,高珣也能理解蔡申此時的心思。這段時間蔡申在毋極縣肆無忌憚,就是高珣在背后默許的結果。如今,他就要離開毋極縣。這對蔡申來說,就失去了靠山。也讓他在毋極縣根本就無法立足。
所以,對于蔡申說什么要用牽馬墜蹬來報答他的知遇之恩,高珣也只能聽聽就行。不能太當真。
“束轅的才華,珣是知道的。君不以珣粗坯,愿意與珣一起去蒼梧郡,珣當然是求之不得。”高珣讓蔡申起身就座。對于蔡申,高珣自信還能掌控住他。既然蔡申愿意去,高珣也不會攔著。
“多謝君侯。”
蔡申頓時欣喜的道。終于得到了高珣的承認。以前高珣對他雖然不錯,也很是客氣,一口一個蔡君的叫著。但是,這明顯帶著隔閡。為了拉近與高珣的關系,他還特意讓高珣為他取字。
高珣推卸不過,用《淮南子。原道》中的約車申轅滿足了他的愿望。可后高珣還依舊對他有疏遠。現在,高珣稱呼他字,那就說明高珣已經接受了他。
“君侯,云一介布衣,在真定縣默默無聞。如今,卻能名譽大漢。且云兄長的病,在揚州能快速好轉,皆是君侯所賜。所以,君侯到哪,云就到哪。”
待蔡申剛回到座位,趙云就立即向高珣稟明心意。高珣對他的知遇之恩,以及對他兄長的恩情,趙云都一直默默的記載心底。
如果沒有高珣,他即便武藝在高,也不過埋沒在真定縣的鄉野之中。哪有如今,因為他在下曲陽一戰中,把他趙云的名聲傳遍大漢。
也如果沒有遇到高珣,他大兄的病,就會一直拖延下去。甚至此時已經歿損了也不知道。現在,他的大兄從揚州給他寫來書信,明確的告訴他,病情已經好轉。而且,高家對他也甚是照顧。所以,還特意交代他,要好好的為高珣效力。
如今,高珣離開毋極縣,他趙云不管從哪方面將,都必須義無反顧的跟隨下去。
“哈哈。”高珣大笑兩聲,立即從座位上起身,來到趙云面前,把趙云扶起,道:“子龍說這樣的話,實在是有點見外。我等雖然相識不長。但也甚是投緣。像你兄長的事,那還不是我高珣的事?至于名聲,這也是子龍你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換來的。”
高珣豎起手掌,阻止趙云說話,緊接著道:“同時,珣也十分感謝子龍你,不嫌棄路途遙遠,愿意與我一起去蒼梧受苦。”
高珣讓趙云回座后,目光不由的看向了座位首席的田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