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第465章 意見相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閥閱漢末 >>閥閱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5章 意見相左

第465章 意見相左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5日  作者:司空云鷹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司空云鷹 | 閥閱漢末 


黃忠等人,一一接過高珣給的獎賞,并向高珣表達感謝后,全部正襟危坐的跪坐在席墊上。他們知道,高珣這次把他們叫過來。一定不會只向他們發放獎賞。不然也不會這么齊整的把他們叫過來。

高珣清了清嗓子,道:“諸位,黃巾軍反賊造反的事,到現在為止,已經全部高一段落。剩下的只是一下閃落在各地的殘余。不過,這些已經與我等無關。然而,有一個問題,急需我等來解決。那就是滯留在毋極城外,也就是諸位手中的兵馬。”

“兵馬?”

黃忠等人明顯一愣。很快個個都反應了過來。君侯這是要解散兵馬嗎?

高珣語氣頓了頓,眼神不段的掃視大帳中的一眾人等。見在場之人臉色都出現了異常,立即解析道:“諸位兄弟也知道,我等手中的兵馬,不在官府中注籍。也就是通俗所說的私兵。現在一萬多兵馬擺放在毋極縣,實在太過顯眼。”

“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我等的對手,或者眼紅之人可趁之機。所以,珣決定,毋極縣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兵馬震懾宵小外。其余的兵馬,全部回揚州高家。”

把大部分兵馬送回揚州,這也是高珣不得已而為之。現在,經過幾番的擴充。他手下的兵馬,黃忠的雷霆營,程普的烈火營,韓當的磐石營,陳到的撼山營,這四營已經全部都有三千人之多。

在加上楚重那正要擴充的疾風營,以及典韋,趙云統領的鷹揚衛五百人。他手下兵馬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千人之多。而且,還都是一些久經沙場,又是十分強壯的老兵。

按照大漢招募私兵的規則,不管以前在戰事之初,他招募到多少人。到了戰后,都要解散。這一萬多精銳兵馬,就這么解散了,實在是太可惜。何況,按照歷史軌跡,再過幾年就是大亂。

這些精銳老兵是他高珣立足亂世的根本。所以,在不給人口實的前提下,高珣不得不把大部分兵馬遣散回揚州老家。以高家如今在揚州的財力,足夠支撐起這批兵馬。而且,也足夠容納下這些兵馬,而不至于被人發覺。

“君侯的話,忠深以為然。”黃忠點頭附和道。在公眾場合,一直不用字來稱呼高珣。這不僅是對高珣的尊重,也是他黃忠身為下屬的基本禮儀。

“不說以前之事,單說這次朝廷封賞。以君侯的戰功,不僅能封列侯,也能把官職從縣令提升到郡守,國相之位。可是,以袁氏為首的士族,對君侯橫加阻攔,以至于官職一直不變。”

“現在一萬三千多兵馬盤住在毋極縣。又加上毋極縣有足夠養活的糧草。這足夠袁氏等士族攻訐君侯圖謀不軌了。一旦朝廷追查下來,不僅我等現在手中的兵馬要原地解散,而且,君侯剛剛到手的列侯爵位,也會因此而喪失。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忠贊同君侯的意向,遣大部分兵馬回揚州。”

高珣聽到黃忠幫著他解析。心中頓時一陣大贊。不愧是他手下最信耐的大將。

在場的諸位,都是他刻意結交,或者通過人格魅力聚集起來的歷史能人。他們聚集到他的身邊,固然有他個人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也不能排除他們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心思。從剛才眾人得到朝廷的封賞時,臉上不由自主露出的欣喜神情,就可以猜出個大概。

現在他們在他的麾下,或多或少都擔任著軍職。同時,也有的還身兼毋極縣的官職。如果遣散兵馬回揚州。那勢必那軍職,官職就與他們無緣。

人就是這樣,在無官一身輕的情況下,都是無欲無求。但是,進入了官場,體會到了權利所帶來的成就感,滿足感后,欲望就會永無止境。

讓他們放下手中的權利,一定會出現不舍,甚至是不理解。現在有了黃忠那直白而測底的解析,高珣相信,在場眾人一定能體諒到他的無奈。

“君侯,遣散兵馬回揚州,云能夠理解,也支持。但是,我等兵馬也不能遣散的太多。最近在常山國,新近崛起了一個叫張燕黃巾軍余孽。他已經有賊眾上萬人之多。為了防止他領兵進犯毋極縣。我等不得不留兵震懾。如果可能,還請君侯發兵滅了這廝,免得這些賊匪為禍鄉亭。”

趙云向高珣躬身行禮,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是常山國人,對近在尺咫的家鄉,有過關注。這段時間,他已經聽到了一個叫張燕的人,正領著黃巾軍余孽在常山國大肆劫殺士族與豪強。雖然張燕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但是,也依然有無辜的百姓,遭了他們的毒手。

現在百姓受苦有難。在冀州各地都在舔著黃巾軍反賊留下的傷口,沒有精力去關注這伙人時候。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高珣這個有能力,又有兵馬勢力的人身上。現在高珣要遣散兵馬會揚州,那豈不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百姓受難?

當然,趙云也不是為了他的一己私心。還是想當然的以為,高珣有能力,有實力,何不多為百姓謀福祉?這樣也能進一步的提升高珣在百姓心中的名望。

高珣有點詫異的眼神,對著趙云一閃而過。他沒有想到趙云會提出反對意見。以他對趙云的理解,知道此人不會有什么私心。完全是出于對百姓的同情。

只是,趙云現在不合時宜的提出來反對。這有點讓他面子過不去。難怪趙云在原來的歷史上,有點不太受劉備的重用。

一方面是趙云這人實在是太完美,沒有什么明顯的缺點。武藝高,人品好,又仁厚。如果讓趙云領兵,勢必會在軍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這樣會在上位者身邊買下一顆炸彈。

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像此時一樣,不合時宜的提出反對意見。歷史上,趙云對這事可是沒有少干。劉備剛拿下益州,正要大肆封賞有功之臣時,就被趙云當場潑了一盆冷水。雖然趙云的出發點是為了益州百姓,但也不為劉備所喜。所以,趙云一直到老,都很少有獨自領兵作戰的機會。

“子龍,出兵常山國的事,在我們這說說也就算了。但是,不要傳揚到外面去。不然,我等好心會被人當作圖謀不軌。”還未等高珣開口,程普就立即接過了話。

“我等出兵常山國,是為了解決張燕等賊匪。不是為了謀取私利。”趙云道。

“現在君侯只是一個毋極縣令。按照大漢朝廷給地方長吏定下的規矩,不管是郡守、國相,還是縣令、縣長。都不能越過己方所管轄的轄地。更不用說是領兵越界了。原先君侯有皇甫將軍的軍令在身,可以無所顧忌。但是,那也只是臨時的。現在黃巾軍反賊已經平定。那就必須,也只能呆在毋極縣。不然,攻訐君侯的奏折,就會像雪花一樣,不斷的出現在陛下案前。”

(本章完)


上一章  |  閥閱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