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CRTLD"將""加入收藏夾!
←→下一頁
“回洛陽?”
高珣眉頭挑了下。對于大漢朝廷把帝都遷回洛陽一事,心中不由的感嘆一下。這歷史的慣性,還真是強大。在揚州時,手下一時失手,把唐周給弄死在長江。使得黃巾軍造反有了足夠的準備時間。以至于在馬yuan義的策劃下,讓大漢朝廷連帝都洛陽都丟了。
高珣本以為朝廷在遷都長安后,歷史會因此而有所改變,但是,從這連綿不絕的車隊來看,歷史軌跡車輪還依舊在漸漸被搬回正道。
這對熟悉東漢王朝歷史趨勢的他來說,有莫大的好處。最起碼,可供他參考的條件多了起來。
待一支車隊出城后,皇甫嵩帶著高珣,劉備等人,進入長安城。
因為高珣,劉備兩人都是第一次來,人生地不熟。所以皇甫嵩處于好意,就把高珣,劉備等人帶進了他在長安城中的府邸中。
在皇甫嵩的府邸中,高珣歇息了一晚后,收拾好儀容。帶著他從黃巾軍那里繳獲的物品當禮物。高珣先后拜訪了太尉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以及從汝南太守升遷至光祿勛的趙謙。
太尉楊賜,在司徒袁隗不斷針對高珣時,他在皇帝劉宏面前給他說了不少公道話。所以,高珣必須要領情。而且,弘農楊氏,是大漢朝廷,唯一一個能與袁氏這個四世三公抗衡的家族,與他交好,對他今后在官場有莫大的好處。
而諫議大夫馬日磾,也同樣如此。而且,馬日磾不僅是他老師蔡邕的好友。也在朝廷上為他高珣出了不少的力。他高珣不管是出于晚輩,還是情分,他也必須要拜訪一下。
至于趙謙,高珣在汝南郡的時候,就與趙謙合作的很愉快。既然他來到了長安,就必須把這情誼延續下去。
高珣連續幾日在這些人府上出入。也故意放低他關內侯的身段,以晚輩的名義,去向他們討教為官之道,為民之道。
正是高珣的刻意討好,讓楊賜,馬日磾,趙謙等人,不僅對高珣這個在大漢朝廷新生崛起的勛族好感大升。而且,他們也力所能及的幫著高珣,把他的功勞呈現皇帝劉宏面前的同時,也教給高珣一些朝廷禮儀。
畢竟在劉宏要離開長安前,還有一次大的朝儀要召開。而高珣是第一次入朝廷,對這些禮儀之事不懂。所以,即使是這些朝廷禮儀很是繁瑣,高珣也不得不費心的記下。他可不想因為初入朝廷,而造成君前失儀。
本來,這些禮儀,應該是要朝廷掌宗廟禮儀太常府派人來教導的。但是,馬日磾他們又怕這些人不盡心,不得不他們又親自教導。
在高珣不斷拜訪的期間。盧植,朱雋等人,陸陸續續的抵達長安。同時,劉宏召開的大朝儀,也緊跟而來。
《周禮·夏官·司士》:正朝儀之位,辨其貴賤之等。
大漢朝儀分為大朝儀與小朝儀。大朝儀規定,凡是在京官員,有六百石者,都必須參加。而小朝儀則是兩千石官員參與。
九月十五這天,正是大朝儀。
寅時剛過,天還未亮。高珣就已經起床。一身深黑夾帶紅色的袍服,在皇甫嵩安排的侍女服飾下,穿戴整齊。同時,高珣的腰帶上,不僅佩戴上了他的關內侯印,還有他的環首戰刀。
因為高珣此時還沒有加冠,還不能佩戴頭冠。所以,高珣不得不帶上漢朝時,武將最喜歡的頭飾武弁。
他整理好一切儀容后,在皇甫嵩的帶領下,出了府邸。
同時,跟隨皇甫嵩一起的,還有劉備。
按照規矩,劉備此時的身份,只是一個地方鄴縣的兵曹從事,是沒有資格參與的。但是,這次劉宏召開的大朝儀,主要是為平定黃巾軍,而立下戰功的人召開。劉備又因為斬殺張寶有功,不得不破例一次。
在皇甫嵩,高珣,劉備等人前往長安未央宮的路上。不斷有馬車從街道上駛過。馬車前,被一眾下人打起的燈籠,不時的把整個街道照個通亮剔透。
等到皇甫嵩,高珣一眾人等來到未央宮宮門前時,整個未央宮已經是一片燈火通明。在燈火的照射下。一輛輛馬車,在下人的帶領下,來到城門前停靠。
一個個頭戴通天冠,平巾幘,武弁的官員,從馬車,戰馬上下來。碰到熟人,難免小聲的交談一番。皇甫嵩,高珣等人也不例外。
高珣不僅看見了楊賜,馬日磾,趙謙等人。也看到了有過一面之緣的袁紹。此時的袁紹,在經過豫州戰場上鍍金之后,成為了位居兩千石的京兆尹。在袁紹的身邊,還有兩位上了年紀的官員。從他們一個金印紫綬,一個佩戴銀印青綬來看。高珣頓時知道,那個佩戴金印紫綬的是司徒袁隗,佩戴銀印青綬的是太仆袁逢。
畢竟大漢朝,只有三公才能有資格佩金印紫綬。而九卿只能是銀印青綬。
袁紹也看到了高珣的身影。在他見到高珣時,眼神中明顯愣了一下。不過,有很快反應了過來。很有風度的向高珣微笑致意。好像完全忘記了他與高珣,在豫州戰場上所發生的不愉快。
其實,對于高珣的出現。他心中既是嫉妒,也有可惜,更有惱怒。嫉妒高珣在戰場上所取得的成績。也可惜高珣這個有能力的人,不能為他所用。惱怒高珣在豫州時,給他難堪。
高珣看到袁紹的示意,也是很笑意容容。
不愧是大家族出來的人。表面功夫做的很是到位。
寅時三刻。整個宮門前,黑壓壓的聚集了一大片的官員。隨著宮門的打開,此時的他們,也停止了交談。在楊賜,袁隗,大將軍何進的帶領下,入了宮門。
隨著大眾,沿著臺階而上的高珣,看著臺階兩旁一動不動的執勤的羽林兵卒,一股壓抑的情緒在他的心中蔓延。同時,當高珣不動聲色看著密密麻麻的官員,低頭踏上臺階時,那種不由自主流露出來的莊重與敬畏,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豪氣。
大丈夫當如是。當讓天下所有人俯首。
一眾人等在未央宮前殿停了下來。同時,他們也把腰間的佩劍,佩刀,全部取了下來交給宦官。
未央宮有前、中、后三大殿,它們是利用南北向的龍首山丘陵修建的高臺建筑。臺基由南向北分為三層臺面,中間臺面是大朝正殿,凡皇帝登基,朝國群臣,皇家婚、喪大典大禮等均在此殿舉行。前殿兩側有東廂、西廂;北部還有宣室殿和皇帝下朝后所居的非常室。
同時,在太常府的安排下,一眾人進入殿中。高珣也被安排了進來。不過,他的位置比較靠后。按理說,在這大殿中,向高珣這些六百石下官,是沒有資格進來的。不過,他身上有關內侯的爵位加身。是屬于新近的勛爵。所以,高珣的位置,被安排到靠近門口。
(本章完)
站長推薦:
上一頁←→下一頁更新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