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文/司空云鷹本章字數:2892:
高珣讓趙云當鷹揚衛副統領,主要原因還是想把趙云放在身邊來。趙云此時的年紀與他差不多。從趙云此時的著裝打扮上來看,他還是個雛,一點戰場經驗也沒有。不然,在這臨近戰場的時候,還是一幅常服打扮。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在還沒有得到高珣的應許前,黃忠不好給趙云盔甲。
高珣不懷疑趙云的潛力,可趙云既然已經投入到了他的軍中,那趙云以后的歷史軌跡也跟著改變。沒有了跟隨公孫瓚去北方與游牧民族的戰場磨煉,也沒有了跟隨劉備東奔西走的心性鍛煉。高珣此時也不知道趙云以后的發展軌跡是什么樣的。
可能依舊像前世的歷史一樣,依舊大放異彩。也有可能從此消失于眾。所以,此時的趙云,還只是一個具備有成為名將條件的胚子。高珣所要做的,就是名將養成。
在高珣的軍中,論戰場經驗,黃忠,程普兩人的經驗是最豐富的。這兩人在還沒有跟隨高珣時,就已經在軍中當過職。但是以及對知識的覆蓋面,他高珣敢稱第二,他軍中沒有人敢稱第一。何況,高珣的眼界,受兩世為人的影響,在大漢所有人中,也沒有人能與他比肩。
所以,把趙云放在他身邊來親自調教,是最好的選擇。只要把趙云調教好了,在把趙云放下去,那對趙云的成長是事半功倍的。同時,高珣把趙云放在身邊來,還有更深的一個目的。
高珣此時的身邊,已經聚集了黃忠,程普,韓當,陳到,楚重,典韋等天南地北之人。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煉與生死與共,已經漸漸形成了一個利益團體。杜衡,宋凌,和洽,戲忠等文士還好點。因為高珣手下的文士還少,政務又多,彼此之間根本就沒有什么利益沖突。同時,被他刻意的文武分工,他手下的文士與武將根本就沒有什么利益交集。
但是,高珣知道,在東漢這個大前提的背景下,以后隨著身邊人的增多,文武分工只是暫時的。一定會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也就是文士領兵,武將從政。到時候,一定會產生許多的小利益團體。
即便高珣在怎么不喜歡手下人搞利益團體,在鄉土觀念,師生門第的影響下,小團體還是會不可避免的出現。
如今,有這團體雛形的,還是他的那幾千私兵人馬。四營一衛的主官,黃忠、程普、楚重、陳到、典韋五人因為他們共事時間長,又義氣相投,彼此之間還沒有什么矛盾沖突。雖然幾營之間已經有了相互爭鋒的苗頭,但是,在高珣的平衡下,幾營之間還算團結。
同時,他手下的私兵兵馬也就那么多,不斷的有人加入進來,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要擠占那些老人的利益。
也是在不久前,徐晃投入他的軍營,在被他任命為磐石營的假司馬時,他的四兄就當場不太服氣。要不是高珣對他四兄強硬的挺徐晃,并威脅高江回老家的方式,才把高江搞定。這還是他的親人,就有如此的態度,那其他人呢?
所以,在趙云,郝昭這些未來的名將投入到他身邊來后,為了能讓他們融入到這個團體中來,他只能讓這些他看好的年輕人,先在他身邊待一段時間。他這也是間接的告訴他的手下,趙云,郝昭等人是他信任的人,不準排斥他們。
至于趙云,郝昭他們能不能在團體中立足,高珣知道他們的潛力,反而是一點都不擔心。在這個以實力說話的軍隊中,以他們的能力,還是很容易的。
此時的趙云,在聽到高珣任命他為鷹揚衛副統領,心中充滿了對高珣的感激。在高珣名震大漢后,高珣身邊的這幾千私兵隊伍,也跟著納入了世人的眼中。知道這是高珣手下最能善戰的兵馬,也是高珣的依靠與憑障。
而這鷹揚衛雖然出現在世人的眼中沒有多久,但是,前幾日在毋極城中,僅以幾百人的兵馬,就秋風掃落葉的勢頭,把毋極城中那些想要制造混亂的幾千士族私兵,一舉平定的事,趙云他這個與中山國隔鄰的人,也已經聽說了。這是高珣身邊的親衛,也是最信任,也最能戰的精銳兵馬。
他這個剛來投的人,高珣僅僅就憑著黃忠的幾句話,就被任命為副統領,高珣這是顯然要把他當心腹看待。看來,他投入高珣軍中的決定是沒有做錯。高珣還真如世人所言,是個知人善任,也是個獎罰分明的人。
不過,趙云他也是個持重之人。他自信憑借他的武藝,能在高珣的軍中立足,并且出人頭地。但是,他是初來相投,而且還是個沒有任何聲望的人,他這突然的身處高位,一定會讓高珣的手下許多人不服,或者嫉妒。這對他以后再高珣軍中立足,有不利的影響。
同時,他也不能憑借著高珣對他的看重,黃忠的舉薦,而不知好歹的欣然接受。
趙云想了會,壓制住那令人怦然心動的沖動,很是誠懇的向高珣道:“多謝高君侯對云的看重。按理說,云這個既沒有名氣,也沒有聲望,還是個初出毛頭的平民小子,對鷹揚衛副統領這一職位,應該欣喜接受才是。可是,云初來乍到,還是個新人,不足以信任如此重要的職位。所以,還請高君侯收回任命。”
趙云不動聲色的看了眼高珣,見高珣依舊笑意榮榮,并沒有因為他的拒絕而生氣,反而是示意他繼續說的架勢,心中頓時大安。他如此當著高珣一眾手下的面拒絕,這有種打高珣臉面的苗頭。可高珣不僅不怪罪,反而像很了解他一樣。
于是,趙云鼓起勇氣,又道:“云投君侯,一是想為了家鄉百姓出點力,讓他們能早日有個安穩的日子過。二是不使云從師父那學到的武藝,就此荒廢了。所以,只要能上戰場,云愿意在君侯的帳下為一陷陣小兵。”
“蘭也請君侯收回任命,愿與子龍一起在君侯帳下當個小兵。”一邊的夏侯蘭,本來在高珣任命他為宋凌的副手時,感到高興。他知道自己的實力。他武藝不出眾,在軍中他很難有出頭的時候。但好歹他熟悉大漢律法,也熟悉大漢軍中的軍法規程。高珣讓他做他最熟悉的事,很是得心應手。他在高珣軍中一定能有一席之地。
可是,他聽了趙云的話后,也覺得貿然的加入高層,會讓許多人不服氣。于是也跟著趙云應和。
而在高珣身后的郝昭,在高珣任命趙云為鷹揚衛副統領時,心中還服氣。他比趙云來的早,憑什么趙云一來,就成了他的上司。看趙云這幅儒雅的身姿,想必即使有武藝在身,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正要想找機會與趙云比劃一番的時候,既然聽到趙云拒絕高珣的任命。這讓郝昭心中舒暢的同時,也覺得趙云還算識時務。
楚重,高珙兩人,對趙云接不接受高珣的任命,沒有過多的關心。他們更在意的是,有機會,想與趙云比試一番。看趙云穩健腳盤,以及那精氣內斂的模樣,武藝不比他們兩人差。
只有黃忠在聽到趙云的拒絕時,臉上出現了著急。他是知道趙云的能力的,對趙云能出任鷹揚衛副統領一職,從心底里感到高興。他是巴不得高珣身邊有許多能力出眾的人,這樣他們的這個團體勢力就會增大許多實力。
不過,黃忠也知道高珣對有能力之人,都是求賢若渴的態度,以高珣的眼光,不可能不知道趙云的能力,不然,高珣也不會在見到趙云第一面,就把鷹揚衛副統領的職位交了出來。
對于趙云的推脫,高珣心中沒有任何的意外,臉上是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以趙云持重的性格,不會貿然接受他的這個任命。看來,要好好的勸說一番才行。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hnjn/3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