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第300章 見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閥閱漢末 >>閥閱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0章 見面

第300章 見面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3日  作者:司空云鷹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司空云鷹 | 閥閱漢末 
»歷史小說»»文/司空云鷹本章字數:3457:

高珣與戲忠兩人,目送甄儼兄妹離開后,戲忠帶著懊悔與自責,深深的嘆息一聲道:“哎!好好的一個和睦之家,就被忠這么給毀了!”

“志才,你也有多愁善感的時候shukeba。”高珣知道戲忠在感嘆甄姜與張征這對夫妻的命運。正是戲忠的諫言,讓高珣借黃巾軍之手,把一隊和睦夫妻給拆散了。

在剛剛面對甄姜的時候,高珣的心中也有點愧疚。可一想到他正處于漢末亂世的開端,他想要在這個亂世中活下來,并還活的有滋有味,一些損人利己的事就必須做,一些所謂的憐憫之心,他就必須收起來。

而戲忠作為他的幕僚,以后這種事情,一定會不少干,為了讓戲忠適應這個世道的殘酷,高珣安慰道:“大漢朝自打恭宗皇帝登基以來,就叛亂不斷。到現在光和七年,正好九十年時間。各州郡的叛亂不下與一百起。如今,娥賊肆掠整個中原,僅剩下交州、涼州、并州三州,因為地勢偏遠,才幸免于難。”

“連蜀地這個大漢朝的后方糧倉,也因五斗米教,鬧的益州,漢中百姓雞犬不靈。前段時間,珣從長安得到消息,涼州的羌人,在北宮伯玉,李文侯這兩個羌族首領的帶領下,強行綁上涼州名士,涼州刺史府從事韓遂、邊章,并把他們兩人推上了首領位置后,叛亂涼州。護羌校尉冷征,金城太守陳懿雙雙被殺。涼州多地的郡縣,已經落入韓遂,邊章等人這些亂軍手中。而且人數也達到了好幾萬之多。”

高珣也跟著深深的嘆了口氣,接著道:“如今的情況是,內有娥賊遍布,禍亂中原;中原士族,豪強乘機擴充實力與勢力。外有羌人為禍,亂起邊郡,在加上本來就不太安穩的幽州烏桓蠻族,天下亂世盡顯矣。”

“在大漢朝如此大事之秋,我輩之人正是為國盡忠之時。所以,志才,像這種毀家之事,以后我等不會少干。還請君盡快適應。”

“哎!”戲忠聽到高珣說涼州的羌人叛亂又復起后,又是一聲長長的嘆息。這大漢近百年來,各地郡縣一直叛亂不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羌人。朝廷為了平息羌人的叛亂,耗空了整個國庫。也讓大漢百姓的稅賦,勞役不斷增加、加重。所以,才有了百姓不堪負重,走上了造反、叛亂之路。

“云軒放心,忠只是有感而發一下,會很快調整下來的。只是亂世顯露,可惜、可憐了天下百姓。”

“珣如今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官,這種天下大事,應該由朝廷上的那些顯貴去考慮。而珣能做的,就是盡我之責,讓毋極縣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戲忠還想要說些什么,就被一陣腳步聲打斷,典韋帶著兩個渾身都是血跡的人,來到了高珣的身邊。這兩人正是他手下的中部司馬陳到,假司馬徐晃。

見陳到與徐晃身上散發出濃重的血腥味,以及他們鎧甲上干涸的血塊,不等兩人見禮,高珣立即來到兩人身邊,拉著兩人的手臂,滿臉關切的問道:“叔至,公明,你們倆可還好?沒有受傷吧?”

“君侯放心,娥賊雖然有數萬之多,但也不過是群烏合之眾。有諸將士齊心協力,到一切都好,也不曾受傷。現在到還可以提兵上戰場沖陣。”陳到雖然不知道高珣叫他來什么事,但是,對高珣一見他,不問戰場上其他事情如何,反而第一是關心他的身體,心中不由得一陣感動。

徐晃此時也如陳到的心境一樣,不,應該是更強烈。他到高珣的帳下才十來日時間,就把他從一個小小的隊正,提拔從一部假司馬,與陳到一起,統領著高珣手下最精銳的幾部兵馬之一。這是高珣對他的知遇之恩。同時,高珣這像大家長似的的關愛,以及平易近人的態度,也讓徐晃打心底想與高珣接觸,并為之效力。

于是,徐晃也是接口道:“多些君侯的關愛,晃也無事。也一樣還可以為君沖鋒陷陣。”

“兩位真沒事?”高珣仔細的打量著陳到與徐晃兩人的身上,想確認他們是否受傷。在沒有看到什么傷口后,又再一次的問道。

“沒有任何一點事,君侯!”陳到與徐晃齊身道。

“好。沒事就好。”高珣轉到兩人身前,雙眼灼灼的看著兩人道:“珣把你們叫來,就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你們兩去完成,不知道你們可有信心?”

“還請君侯下令,即使是赴湯蹈火,手下也在所不辭。”

“好。叔至,公明,珣要你們領著你們本部兵馬,前去中山國治所盧奴縣,把這城池給拿下來。”高珣頓時撫掌而嘆,同時,滿臉嚴肅的下達了命令。

“諾。”陳到、徐晃兩人毫不猶豫的應許。

“敢問君侯,盧奴縣有多少娥賊兵馬?”陳到想了想問道。

“三千。”高珣豎起三根手指,比劃了一下。

陳到與徐晃對視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的皺了一下眉頭,他們手中不過才一千來人,加上盧奴縣城城高墻厚,僅憑他們手中的兵馬,想要攻打下有三千來娥賊鎮守盧奴城,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有點懸。看來是需要動用一番心思才行了。

兩人向高珣抱拳為禮,正要離開去點兵,就被一邊的戲忠拉住,道:“叔至,公明,你們把張牛角的尸體帶去。這對你們來說,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多謝,戲先生。”陳到、徐晃兩人都是聰慧之人,對戲忠把張牛角的尸體給他們,頓時知道這是做什么用。

“對了,叔至,公明,在你們去取盧奴縣城時的途中,最好也能一并把途中的漢昌縣,安喜縣一并解決了。”高珣最后交代道。

“諾。”有了張牛角的尸體,在加上他們在這毋極縣大敗娥賊幾萬人的事,陳到與徐晃有足夠的信心把高珣交代的事完成好。

陳到與徐晃兩人聯袂而去。因為此時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他們兩人提取本部兵馬,也對此時戰場上的形勢沒有多大的影響。

在陳到與徐晃兩人正在聚集兵馬的時候,一騎探騎向高珣奔了過來,道:“秉君侯,毋極縣城中,奔出許多的兵馬,其中有幾人正領著他們的親衛,往這邊而來。”

“知道了,下去吧。”高珣把探騎打發下去。

同時,與戲忠對視一眼,知道來人的什么人,于是道:“終于來了。志才,陪珣一起去見見那馮國相他們。”

“好。”

高珣,戲忠兩人,在典韋帶著一眾親衛的護衛下,直往毋極縣城的方向而去。

不到片刻時間,一個四旬左右,頭戴巾冠,滿臉清瘦,身穿黑紅相間袍服的中年男子,手按佩劍昂首踏步的往高珣處趕來。在他身邊,還有一個與他平肩而行的中年男子。此人頭戴玉冠,滿面紅光,身穿紫色袍服,渾身上下都透露著高不可攀的貴氣。

在他們兩人身后,還有一眾頭戴巾冠的人,全部目不斜視的緊跟著。

高珣仔細的打量了一眼前面兩人,特別是這兩人的腰間。他知道,如果要看一個人的身份,特別是在大漢官場上,就要看他的腰間的佩戴。

那個身穿紅黑相間袍服的中年男子,腰上除了配著佩劍外,在他的右邊腰帶上,還系著一個青綬銀印。這是兩千石官員的配置。像高珣此時的腰帶上,也佩戴著黑綬銅印,是他這個六百石縣令的專屬印鑒。所以,在高珣看到此人身上的印鑒后,就知道,此人定是中山國相馮瑞。

而馮瑞的身邊,那個紫色袍服的男子,他的腰帶上卻是紫綬金印。看到這個,高珣心中頓時驚詫了一下,這種印鑒,在大漢的時候,是專配太子,諸侯王,以及三公的。在這種地方,怎么會有這種尊貴的大印。

不過高珣又很快的反應了過來,這是中山國。想必這人就是中山王了。據高珣所知,兩漢時期,中山王卻有三脈。第一脈就是西漢景帝之子,武帝異母兄劉勝,也就是劉備掛在嘴上的中山靖王。這一脈的人只傳了六代,在中山懷王劉循時為止。后西漢末年,又封了劉竟為中山衰王。可這一脈只傳了三代。

第三脈的東漢始封,為穰侯劉茂。想來此人就是劉茂的后代了。

兩方人馬一靠近,高珣即使對馮瑞這人不怎么喜歡,但也不得不把禮節做的周到,何況馮瑞身邊還有一個王侯貴族。與是,帶著戲忠下了坐騎,向前幾步,大聲道:“下官毋極令高珣,見過中山王。”

“高君侯無需多禮,快快請起。”中山王劉肅立即向前,托起高珣的肩膀,滿臉感嘆道:“本王受陛下恩寵,承祖上余蔭,得以坐賞中山,不曾想娥賊肆掠,本王不得不離開盧奴來到毋極縣。本以為也就這樣了。前段時間,聽聞君侯為毋極縣令,這讓本王欣喜若狂,有君侯這樣能征善戰的能人在,一定會還中山國一個朗朗乾坤。果然,君侯僅用一日時間,就把幾萬娥賊打的狼奔鼠竄。所以,本王在此多謝了。”

“中山王言重了,這是下官的職責所在。”高珣立即還禮。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hnjn/30560/


上一章  |  閥閱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