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高誠與程普,韓當三人,弄清楚賊匪的詳細后。與他們帶來的士卒在高家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才回郡府。在臨走的時候,高珣給程普與韓當每人五枚上等的馬蹄金。
開始的時候,兩人把高珣口舌給說干了也不愿意接受,最后還是高珣說這是送給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的,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大口家人跟著要吃飯,而官府的俸祿有有限,總不能讓自己的親人餓肚子吧,那樣他這個做朋友怎么好意思在揚州安身,才勉強收下。
三人回到吳縣后,在稟明刑松高家遭遇賊匪的一些情況后,并在刑松的授意下。高誠率著四百多人馬,開始掃蕩吳郡北部的賊匪。而吳郡的賊匪也是一夜間,避開高誠的鋒芒,全部逃離吳郡,去了丹陽郡。
南陽郡治所,宛縣。戰國楚邑,秦昭襄王置縣。戰國時為楚著名鐵產地。歸秦以后為南陽郡治所。漢在此置有工官、鐵官。王莽稱帝時設五均官,為五都之一。
公元二十三年綠林軍所立的更始帝,建都于此。
南陽是帝王之鄉,自秦統一六國后,六國富豪和擅長經營的商人及手工業者云集南陽,促進了南陽經濟的發展,尤其冶鐵業發達,成為全大漢冶鐵中心之一。
建武七年,有“杜母”之稱的杜詩杜君公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也就是水力鼓風機,以水力傳動機械,使皮制的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
宛縣為治所,其繁榮度是南陽之最。
高珣帶著侍從用了近七日的時間,才從海鹽縣進入南陽宛縣。
高珣進了縣城,并找了個客舍住了下來。
他也不急于去尋找鐵匠,就在縣城里閑逛,順便領略下帝王之鄉的風土人情。
宛縣除了有外城外,還有個內城,雖然內城占地面積不是很廣,可里面的街道要比外城的街道好了許多,全是石板鋪路。高門大院玲瑯滿目,鮮衣怒馬之士絡繹不絕,即使是下人,服飾比一般的百姓不知道要好了許多。
高珣在南陽郡休息了一天后,向店中的伙計問明城中最精熟的鐵匠后,直接來城南平民區。
這片區都是平民與貧民居住的地方,地方雜亂不堪,從很遠的地方就能夠聞到一股股臭味。
高珣也不以為意,帶著侍從來到一座匠廬門前,這是一座殘破不堪的茅草房,房頂上的茅草已經很久沒有被修葺了,房門也是陳舊非常,門上漆上的油漆有許多地方,都成塊成塊的掉落了。
高珣來到門前,聽見門內砰砰當當的響個不停,還能聽到噗呲響起的聲音,高珣在自己的莊園見過鐵匠打鐵的聲音,知道這是有人正在里面打鐵。
“嘭,嘭,嘭。“高珣不緊不慢的敲打門環,也不敢用力,生怕把這陳舊的門的弄壞了,“有人在家嗎?”
高珣連續喊了幾次,在他快要等的不耐煩的時候,門哐啦一聲打開,走出一個****上身,上身全身肌肉,身穿粗布麻衣長褲,粗布裹著褲頭,頭上也是裹著麻巾,年紀在四十歲以上的男子,他那滄桑的臉上全是汗滴與木炭灰。
高珣見狀,馬上施禮道:“敢問先生是聞名南陽郡的鍛造大師,戴江戴先生嗎?”
語氣中帶著尊重與敬佩,他在問客棧中伙計,南陽郡最有名的鐵匠是誰時,那伙計毫不猶豫的說了這眼前的戴江。
開始高珣還以為這伙計是與戴江熟悉才說他,但是他出了客舍后,連續問了幾個不相干的人,大家都是說這戴江,這就說明這人是真真正正的有名。
高珣也漸漸的了解了這戴江,知道戴江的鍛造是南陽公認最好的。也是武器打造最好的。這是一個世世代代以鐵匠為伴的匠人,聽聞祖上還為皇家打造過兵器。
只是現在到了他父親一代,家族漸漸凋落,祖上的榮光也不見,現在只能通過與人打造一些武器與農具來養家糊口。
“什么大師不大師的,一個世代打造兵器的匠人而已。而且在小郎君面前,也不敢稱君,如果看的起我,想打造趁手的兵器,或者鎧甲,小郎君盡管開口,保證讓你滿意就是。”
戴江見高珣士子打扮,而且溫文爾雅,又是如此重禮節,想來是出身不凡。作為一個匠人,見過不少慕名而來的人物,有達官貴人,有士子游俠,有世家商賈。
但是從來沒有人向高珣一樣,那發自內心里的尊重。他也活了大半輩子了,這是不是發自內心的尊重,他還是很輕易的分辨出來的。
“那好,晚輩有點生意要麻煩一下先生。不知道先生是否方便?”高珣詢問道。
“小郎也不要什么先生不先生的,看的起老夫,就喊聲戴鐵匠就行。”戴江把高珣請進了門內道。
“那我還是喊戴師傅吧。如果是喊戴鐵匠,這是對師傅不尊重。也是對鍛造這行業的不尊重。”高珣微笑的道。
高珣看著屋內這簡陋的擺設,鍋碗瓢盆都放在一見房間里,倒是這屋后有一個寬敞的后院,打鐵聲不停地從哪里傳來。
戴江聽了高珣的話后,心中還是有點感動,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在么尊重他們這個行業的人。
“聽小郎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戴江詢問道。
“戴師傅還真是見過識廣,我姓高單名一個珣字,草字云軒。本是并州人士,后遷居揚州吳縣。”高珣介紹了一下自己。
“哦,難怪小郎君的口音中帶著江東之口音。小郎請坐,寒舍簡陋,沒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一碗涼水,還望不要介意。”戴江從屋內的一個水缸里,盛了一碗清水,送到了高珣的面前。有點不好意的道。
“無事,真好珣也口渴了,清水正好。”高珣看也不看碗上的污塊,拿起碗咕嚕咕嚕就喝個干凈。
高珣這也不是作秀,他以前這種事,在揚州剛剛立業的時候,就沒少這樣做過。所以根本就沒有把這放在心上。
戴江見了,心中很是驚詫,像高珣這樣穿者打扮的人,怎么一點也不嫌棄他家的東西。
“小郎要打造什么樣的兵器?或者防具?“戴江回到主題。
“是這樣的。珣在揚州吳縣有點產業,私兵,賓客倒是充足,足有上千來眾,可是他們人是到齊了,可是兵器,鎧甲,還一點著落也沒有。不知道。不知道戴師傅有沒有興趣去揚州那邊看一看。”
高珣有點難以啟齒。畢竟才剛剛見面,就要他人跟著他一起離開家鄉。何況兩人又不熟悉,連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建立。
“這。。”戴江頓時感到為難,也確實是讓他為難了。
雖然現在眼前的高珣給他的映像很是不錯,知書達理,談吐不俗,但是他與高珣相識的時間,可以說是一炷香的時間不到,都高珣也談不上什么了解,不知道高珣的為人如何,是否能夠信任高珣。
如果高珣騙他,把他弄到揚州去了,又不讓他打造武器,他一個人在揚州人疏地不熟的,那可就大發了。可是要是像高珣所說的話屬實的話,這可是一筆大生意,足夠他的匠廬忙活一陣的時間了。
“小郎君,說實話,江是很想接手你手中的生意,但是江年紀也是過半的人了,實在是不想離開家鄉,舍不得離開這熟悉的環境。所以,這抱歉了,江也是無能為力。”戴江神情失望的看著高珣,他為了以防萬一,也不得不放棄這誘人的想法。
“呵呵,是珣唐突了,沒有考慮戴師傅的處境。”高珣干笑兩聲,心中充滿了失落,滿心帶著希望而來,但是得到的結果卻與他想的相反,不過轉身一想,也很快釋然,畢竟兩人還不熟悉,也沒有把自己希望寄托在不熟悉的人身上,如果是他,也會如此的。
高珣在戴江的匠廬里呆了一陣,了解了他的匠廬的情況,看了一下戴江的鍛造技術,也確定這戴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匠人,高珣隨意的拿起的他打造的一件兵器,不管是工藝,還是兵器本身的銳利程度,都要比高珣家里的兵器都要好上許多。
這也更加的堅定了高珣想把這戴江弄到高家去。可是此時,他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計策來讓戴江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