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第15章 安置流民(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閥閱漢末 >>閥閱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章 安置流民(下)

第15章 安置流民(下)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8日  作者:司空云鷹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司空云鷹 | 閥閱漢末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高珣下了糧車,分出五百石糧食,在海鹽百姓與流民的幫助下,開始生火造飯。

半個時辰后,待海鹽百姓與流民喝完濃粥。高珣為了感謝這些出城來幫忙的海鹽百姓,拿出一千石糧食分發給他們。而高珣這個慷慨舉動,也為高珣贏得了豪爽的名聲。

高珣安排好流民后,高珣那根繃緊的神經也稍微的松弛了一些。如今只需帶著這些流民,回到高家村,就完成了流民安置的第一步。

而高珣這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安置流民的消息,一旦被傳散開,那么流浪到其他各縣的流民,也一定會聞風而至。就海鹽縣,這距離官道有點遠的縣城,都有這么多的流民,那其他的在官道附近的余杭,錢塘縣,那就跟多了。

弄不好流民要沖過三萬之數。那買的兩萬石糧食根本就不夠用。

可是,此時距離來年耕種,到糧食收取,還有整整一年,那么這些流民就必須要靠高家的糧食來維持。

雖然此時季節已經快到七月,在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口岸,江南的稻谷也熟了,也還緊跟著能在種一季的稻谷。但是如此短的一個月內,高家組織流民耕田,種植水稻,粟米不太現實。

如今高家得到的大部分都是些灌木叢,樹林,這些要開墾出田來,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不用想。能夠把那些僅有的一些荒地開墾出來,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擴大鹽場,鹽田。把高家精鹽的產量提升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高家通過鹽得到更多的糧食。

這海鹽縣的糧商是不用想了,在李家與楊家沒有倒下前,是不可能賣糧食給高家的。那么只能從余杭,錢塘,富春幾縣想辦法。

而楊家與李家這些勢力又在身邊威脅著,為了高家人與這些流民的安全,也必須盡快修建一個塢堡。

并且,還要把私兵也給組織起來。所以不管是開墾地,擴建鹽田,修建塢堡,還是組建私兵,都需要要許多的人,而且是越多越好。可這對高家的壓力也就越大。一想到這,高珣頭都大了。

此時,高澤,高粱,高安父子三人帶著幾十人隊伍也來到了城外,

看著高澤幾人押送著出城的那一車車生活用品,以及高澤花了二十多萬買的藥材,還請來了兩個大夫。心中對高澤很是滿意。這花錢買藥材及請大夫之事,高珣可是忘了的。沒有想到高澤會想到這茬。

于是高珣滿上讓這兩個大夫給這些流民中,年老體弱的看病。

片刻之后,高江以及辛桐帶著他二十二位山越族人也趕了過來,也順便把高珣留著店鋪中的余錢也帶了出來。

高珣過去與辛桐及一票山越人寒暄幾句,并安撫他們忐忑不安的心。待所有人到齊后,高珣帶著海鹽縣所有的流民,押送著糧食趕回高家村。

回到高家村時,已經是晚上掌燈時分,高珣又特意交代高粱,在晚餐上給他們加足點分量,畢竟明天開始,就要開始干活了。

待流民吃完晚飯后,高珣趁著流民聚集在一起的時機,“大伙都在,說三件事。第一件,如今南亭鄉與秦山鄉的荒地皆為我高家所有。我高家想它們租給你們耕種。”

“高小郎君,這租地,是個怎的租法?”一個流民大聲的向高珣問道。高珣抬眼看了一下這個年紀只有十七八歲青年,身高七尺五,身穿粗布麻衣,濃眉大眼。見這青年正昂首挺胸的看著高珣,見高珣望來,青年向高珣拱了拱手。

“每人十畝。因荒地剛開墾,產量也一定不足,所以,高家決定,頭一年免租,后一年每畝兩成租,從第三年起,每畝三成。”高珣頓了頓又道:“因你們如今一無所有,高家免費提供農具與種子。”

這是高珣在回來的路上,經過仔細考慮過的。在東漢,種熟了土地,如果是種粟,每畝得三石左右。而有的高產田則一般可到“畝產十石”或說“畝鍾之田”。

高珣給成年人每人十畝,那就可以得三十石。而高珣的這些荒地,因都處于平原,雖然現在還是生地,但只要耕種幾年,定是肥沃之地。那產量還有的增加。這還是種粟。

可這是在江東,一般是種水稻的。一年兩季,在加上在水稻收完后,還可以種一季秋大麥,等于說是一年三季。一畝田,一年可得糧食近十石。那十畝就是一百石的糧食。除去租子三成三十石,還剩七十石糧食。

而一個成年人每月消耗的糧食是兩石,一年也才二十四石。而如今他們是依附了高家,又無戶籍,是個黑戶口,他們只需向高家交三層糧食就行了,官府的其他稅都不需要交。所以只要他們不偷懶,糧食還有剩余。

下面近千人聽了高珣所說的條件,開始是震驚,后就剩下狂喜,沒有想到在高家還有如此便宜的田租。

要知道在其他的豪族手中,田租一般都是五成以上,甚至有的是八成。而且高家頭一年還是免租,還免費提供農具與種子。這么好的事到哪里找去。

下面的青年也是楞了楞,也是沒有想到高家有如此的優惠田租,但又想起了什么出聲問道:“高小郎君,是每畝田租三成,還是產量三成。”要知道每畝三成,是固定了的,不管以后收成多少,都必須提供這么多糧食,而如果是產量三成,如果遇到天災,產量減少,那給的租也相應減少。

高珣很是意外的看了看著青年,在如此的誘惑面前,還能保持如此的冷靜與精細。

看來這個人是個可培養之才啊。于是微笑的道:“每畝產量三成。剩余的都是你們的。當然,如糧食吃不完,你們的糧食需按市集價賣給高家。“

“多謝高小郎君仁義。卓賓不才,愿終身在高家為仆,以報高家大恩。“青年雙膝跪地,頭也磕在了地上,向高珣行了大禮。

其他近千人在高珣與卓賓在對話的時候,鴉雀無聲,生怕漏掉一個字,他們聽完了高珣所說后,也正如卓賓所言,高家仁義。于是也是全體都跪了下來,投磕地道:“我等也愿為高家仆,以報高家恩德。“

高珣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效果,這么就把人給收服了?于是趕緊出聲道:“大家都無需多禮,都起來,都起來。”

高珣待都起來后,又開始說第二件事道:“今世道混亂,賊匪橫行,高家又是初建,為不使賊匪惦記高家,所以需修建塢堡,組建私兵。而成為高家私兵者,高家租給每人二十畝地,不需交田租,高家還每月給你們糧食兩石,或錢四百文。

如有因抵御賊匪而戰死,你們家妻兒老少,高家都為你們撫養,讓他們長大成人,或者養老送終。而且那租給你們的二十畝地,也永久性歸你們親人所有。”

高珣的話剛落,在場的近千人,都舉起了手,都想加入高家的私兵隊伍。因為高家給的條件太優惠了。

特別是高珣所說的,即使他們戰死了,他們的親人也不會孤苦無依,高家幫他們撫養,還把租給自己的二十畝地,都劃歸給自己的親人。他們到高家來圖什么?還不是讓自己與自己的親人不在挨餓,有一個立錐之地。

如今高家都幫他們解決了后顧之憂,豈能不然他們死心的為高家辦事。

“第三件事,如今高家糧食雖然有一萬多石,但是,還依舊不夠用。你們也知道,要等荒地開墾出來,你們才有糧食。這也必須要到一年以后。既然你們跟隨了高家,我高家就必須要管你們。所以這一年,你們的糧食,我高家包了。

但是,高家是用鹽賣錢,換取糧食的,所以,你們必須要分出一部分人來,幫高家煮鹽。當然也不會讓你們白干。你們煮出來的粗鹽,高家以一百錢收取。而這煮粗鹽,高家會教你們怎么修建鹽場,鹽田。也不需要什么技術,老弱婦孺都可以。”

在場的流民已經被高珣的話感動的無以復加。只能匍匐在地,以表達他們的對高家,對高珣的尊敬。高家既免費提供他們一年的糧食,又給田租,租息還那么少,現在幫高家煮鹽,他們還有意外的收入。只要他們辛苦幾年,那豈不是可以過上安康的生活。


上一章  |  閥閱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