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此時的海鹽縣寺衙。身材瘦小,頭戴高冠,留著灰白長須,穿深色袍服,腰中配長劍,另一邊系著黃綬銅印的海鹽縣長康京,正頭疼的跪坐在案幾后面。使他頭疼的還是盤住在城外的幾千流民。他年已過五十,過了以做官為民,造福鄉梓為崇高理想的年紀。他只想守著他的一畝三分地,安心的過日子。可是就是有人讓他過得不舒暢。自打他半年前上任這海鹽縣長以來,就從來沒有舒暢過。
以李家,楊家為首的豪強,沆瀣一氣,獨霸海鹽縣不說,既然還聯手其他掾吏想要架空他,這讓他如何能忍。本來在他剛來到海鹽縣任縣長時,就知道海鹽縣以百年家族李家為首,楊家等后來家族為尾翼,把住了整個海鹽縣。他康京為了能在海鹽縣站穩腳跟,還特意示好,征辟了李家家主李審為主簿,楊家家主楊宣為兵曹從事。可是沒有想到,這李審,楊宣等人特不是東西,與縣尉謝民勾起起來,做了許多對他們李家,楊家有利的事情,只要不影響他的權利,他對此,也是睜一眼,閉一只眼。可是后來許多政令不經過他的手,也沒有經過他的同意,直接發布了出去。這不就是要架空他嗎?這對于年過五十,才好不容易得來的一縣之長的他,怎么能善罷甘修。何況一旦他被架空的丑事被傳揚出去,對他的名聲是個沉重的打擊。他可不想到老了,還要背負一個讓蒙羞的名聲。
于是他辭退李審,楊宣等人的掾吏官職。他就是要讓著李家與楊家看看,這海鹽縣還是他在做主。可是這李家,楊家也不甘心,利用他們家族的優勢,不斷地給他制造麻煩。讓他的政令在海鹽縣也不通暢。就是為了逼走他。他也還算硬氣,既然政令不通,他可以慢慢地來。可是突如其來的流民涌入海鹽縣,讓他措手不及。他也想過要救這些流民,可是如今的季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他海鹽縣糧倉中也沒有多余的糧食來安置這些流民。
這倒不是他愛惜百姓,他從不自認為他是個良吏。對于流民的死活,不管流民是賣兒賣女也好,易子相食也罷,只要不在他的地盤鬧事就行。如今這流民正處于生死邊緣,在他們生無活路的時候,一定會落草為寇,為禍鄉亭。到那時,他的治下一片混亂,那等待他的,不是被問責,就是丟官。這也是李家與楊家正在對他在做的事。所以他們家族即使在怎么富有,也不給城外的流民一顆糧食。
”哎。“康京輕輕地嘆息了一聲。他如今已經是無能為力了。宋凌作為一個被康京征辟來的倉曹掾吏,知道康京嘆息什么,也知道康京與李家,楊家之間的齷齪事。他剛剛得到一個消息,而這個消息有可能對眼前的窘迫的局面有所幫助。雖然他不認同康京的為人,但康京作為他的恩主,把它帶入官場,就應該知恩圖報。于是道:”縣君,要不我們把高云軒請來相商如何?”
“高云軒?賣馬救民的高云軒?他來了又如何,即使他如今在流民中有名聲,但對城外那些饑腸轆轆的流民,也是無能為力。如果他有家財,在文莊亭也不至于賣馬救民。”康京搖了搖頭,否決了這個提議。
宋凌連連擺手道:”不是,縣君,如今高云軒就在縣城里賣鹽,而且是大賣特賣,一個時辰都不到,就把他們帶來的鹽給賣了個精光,還有許多百姓,因為買不到鹽,而失望的離去。他如今是有錢財。以他的仁義,一定會救城外那些流民的。“
”當真?”康京猛地撲在了宋凌的身邊,驚喜的問道。
“當真。”
“好,寶路你速去把這高云軒請過來。不悄悄地去,不要讓李家,楊家的人知道了,這寺衙里到處都是與李家,楊家有瓜葛的人。如果讓李家,楊家知道了,定會又產生一些波瀾。”康京還是信任這個被他征辟而來的倉曹從事的。他是知道宋凌的為人與底細的。這宋凌在家鄉兗州陳留郡圉縣為掾吏時,因為嫉惡如仇,執法如山,得罪了本縣豪族,被豪族迫害,幸得當地游俠首領相助,才以逃過一死。于是他帶著自己的家人來到了海鹽縣。被康京知道后,于是征辟其為倉曹從事。
“諾。“宋凌起身離開大廳,出了寺衙。
高珣等人正在整理店鋪里的東西。看見一個二十多歲,頭戴小冠,著深衣,穿黑履,配長劍,帶銀鉤沖牙的男子走進了店鋪。正四處打量他們,久久不說話。
高珣見來人眼神犀利,又氣勢不凡,正要想向前見面。不遠處得高江直接來撲到此人面前,大聲的道:”喂,你這廝什么意思。想買鹽,現在已經賣完,明日起早再來。想鬧事,先過我這雙拳頭再說,如果都不是,還請你這廝的鳥嘴開下口。不要拿著你的賊眼亂瞅。“
”四兄,不得無禮。“高珣把高江拖到了身后,想來人躬身行禮道:”家兄太無禮,珣代他向君賠禮,還請君海涵。“
“無事,是我無禮在先。小郎君是高珣,高云軒?”
“我是高珣,草字云軒。”
“久仰足下大名,君賣馬救二百老弱婦孺流民之事,實在讓我欽佩。在下宋凌,名寶路,添為縣府寺衙倉曹”宋凌向高珣行了一禮。
“原來是宋君,宋倉曹。珣也是久仰君之大名。今日能夠君真顏,實在是我的榮幸。不知君今日來我店鋪是?”高珣跟著行禮,高珣在海鹽還真聽過這宋凌的大名。這宋凌因為把手倉曹,又執法如山,把李家,楊家,安插在倉曹中那些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的人,全部開除了出來。所有得罪了李家,楊家二被海鹽縣人所知道。
”哦,是縣君有請小郎君前往寺衙。“
”縣君請我?“高珣頓時滿臉疑問。海鹽縣長衙要他去寺衙做什么?也用不著派人來請他一介白身,難道是我的名聲?不像,他這點名聲,還輪不到請他。要請也是請一些名滿郡縣的名士才對。不過高珣也不敢耽擱,交代了高澤幾人后,與宋凌走出了店鋪。
高珣追上宋凌道:”縣君要在下去寺衙,可是為了城外流民之事?“
宋凌滿臉詫異的看著高珣,沒有想到高珣如此機敏,這么快就想到了問題所在。宋凌帶著歉意的向高珣又行了一禮道:”是我向縣君說,小郎君在海鹽縣賣鹽的。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把小郎君推到了火上烤了。有所得罪處,還請足下包涵。“
”推到火上烤?“高珣疑問的看著宋凌道。
“縣君與李家,楊家的關系很差。為了趕走縣君,對城外的流民是不管不顧。所以。”
“所有就請我高珣插入縣君與李家,楊家之間。然后讓李家,楊家的怒火直接燒到我的頭上。以縣君作為一縣之長,都對李家,楊家無能無力,卻讓我一介白身,一個小小的平民百姓去擋海鹽最大家族的李家,第二家族的楊家。縣君與足下真看的起我?”高珣一聽到李家,楊家與康京之間的矛盾,以及對城外流民的安置,也是因為李家,楊家在于康京在斗法時,整個人都心煩意亂了起來。看來,他高珣把所有的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本來以為賣了鹽,買些糧食,救濟流民,再把流民招到他的家中。什么事情都萬事大吉了。沒有想到這不救流民的背后,還有如此一出。一旦高珣介入其中,他可以想象,李家與楊家的怒火。如今他什么都沒有,李家與楊家要他的性命還不是一句的事。
“足下很怕李家,楊家?”宋凌見高珣如此失態,很是失望,他還以為這個剛剛名滿吳郡的高云軒是一個有擔當的人物。他還特意跑來,一是為了傳遞康京的命令,二是特意來結交高珣。
“怕?當然怕。如果是我獨身一人,我想救這些流民,就救這些流民,大不了救了之后,拍拍屁股走人。他李家,楊家能奈我何?可是你也看到了,在店鋪里,我那些家人,還有在高家村,我的長輩親人,總共一二十口人,一點自保的力量也沒有。現在要我就直接擋李家,楊家的槍口,這不是讓我的親人直接去閻王殿喝茶嗎?如果足下是我,怕不怕?“高珣直直的看著宋凌道。
”這。。“宋凌此時也不好說什么了,高珣說的不錯,為救流民,把自己的家人全部推向死亡,這代價也實在是太大了。可是一想到城外幾千人流民也正在死亡邊緣。宋凌咬了咬牙道;”如果足下信的過我,足下把家眷交予我,我辭了這海鹽倉曹,帶他們遠走高飛,而足下留下來救民。如果足下在這次救流民中,被李家,楊家所殺。等我安置好你家眷后。想辦法替你報仇,如果報不了仇,我就來你墳前自刎。以報你救流民之情。如何?“
高珣深深地看了看宋凌一眼,沒有想到這里還有如此為民著想的人物。高珣也最大,如果他還要把他的目標一直進行下去,這次的流民是非救不可。那也必須邁過這李家與楊家這堵墻。
高珣深深地吸了口氣,對宋凌道:”走,去寺衙。不過,除了你所說的帶我家人避禍外,還應該有其他安得辦法。“
”什么辦法?“宋凌急切的問道。
”不知道,見了縣君在說。不過,這流民我要救,家人我也要保。“高珣斬釘截鐵的道。這次事件,讓他又多了一次體會,以后做事,在沒有做之前,不要把事情說的太滿。三思而后行,邊行邊思。不然會把自己弄的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