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呂布第一百五十三章 興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冒牌呂布 >>冒牌呂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興商

第一百五十三章 興商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4日  作者:執子歸來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執子歸來 | 冒牌呂布 


“那就從別處購買吧。”呂布漸漸有一個想法,那就實行商業化,但是現在施行重農抑商,想要商業化也很難。

“我們要有相應的物品來交換吧?天下諸侯私自鑄錢,錢幣貶值,根本就不值錢。”陳宮說道。

呂布問道:“那諸位可有生財之路?”

在坐的除了徐庶都是世家出生,商人低賤,他們從來都沒想過以商業來聚錢,個個毫無辦法。

“我到是有一條生財之道,不知販賣書籍市場如何?”呂布問道。

“供不應求。以前我欲求一本書來讀,非四處奔波不可得。”徐庶感慨道,他出生寒門地位低下,根本就沒門路借到書,更不要說買了:“但是書的成本太高,能買得起的人太少了。現在市面上根本就沒書買,每一本書都是經士子抄寫所成,一本書要多少時間才能抄寫完成?何況士子是世家子弟根本就不缺錢,需要賣書嗎?”

呂布終于放下心中的擔憂,將書籍流通到市場上來就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他完全可以實行市場壟斷,也可以采取用書籍換糧食的辦法:“如此就好。”

“主公想派人抄書?現在連處理政務的官員都遠遠不夠,哪有人手抄書?”陳宮說道。

“不需要人抄書,我有辦法批量抄寫,一個技術熟練的勞工一天至少可抄寫十數本書。”呂布打算將這個也列成軍事機密,他故意誤導別人,才說的是‘勞工抄書’,呂布打算采取后世的活字印刷,這樣大大的提高生產效率。

呂布接著說道:“但是,我的方法不能抄寫在竹簡上,需要蔡侯紙這樣面積比較大,也比較平的紙張才行。各位有何良策?”

現在市面上的蔡侯紙昂貴無比,還不能普及,用它來印刷書籍,成本太高。呂布記得的造紙術還需要各種實際操作,他只記得理論上的流程,而且竹子還要經過近一年的腐爛時間才行。

華夏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他后世記憶中就像家常便飯,連火藥的主要成分他也知道,但是這落后的科技,落后的儀器,生產出火藥來除了當做煙花,根本就無法提純變成炸藥,根本就沒有殺傷力。他也不知道現在的硝石叫什么名字,他也不打算研究,火藥對戰爭影響太深,他研究出來沒有威力的火藥又不能投入戰爭,晚一天出現,就當多積一天德。

“可用薄木板替代。”徐庶以前就用木板抄過書,建議道。

“哈哈哈……元直解我煩憂。”呂布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生產出紙,徐庶這建議讓呂布可以盡快進行印刷實驗,等掌握技術之后就開始印刷書籍來圈錢圈糧。

舒邵見呂布要重商抑農,那他這個屯田校尉不就名存實亡了,立馬跑出來反對:“孔圣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農為國之大利,商為私人之利,為國之害。望將軍勿要本末倒置,請將軍三思。”

“那你到是給我變出糧食來。”呂布有些惱怒,現在人多了,不同意見也多了起來。

“將軍息怒,末將明年屯田,這秋收之后開始著手安排,明年的糧食,末將保證無憂。”舒邵說道。

呂布和徐庶、陳宮對望一眼,三人都不知該如何解釋,他們的信任程度還未進入呂布的核心圈子,有些軍事機密還未到告訴他們的時候,三人對看,都不知該怎么解釋。

劉曄說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現下將軍倉中無積糧,若是明年出現天災人禍,豈不是無糧果腹?多準備一手,也無可厚非。”

呂布才想起來,劉曄也知道自己不在壽春停留,要去‘漢中’。劉曄倒是很光棍的支持呂布,歷史上,連曹操篡奪他祖宗基業他都能支持,小小的興商正常,劉曄倒是不反對。

荀干起聲擔憂道:“一旦書籍廉價泛濫,普通百姓亦有能力購買,如此一來也就能讀書識字,將會導致社會尊卑貴賤關系的紊亂,此事將軍不可為之也。孔圣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將軍統治百姓,驅使他們去做事即可,不必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要去做。此乃亙古不變之真理,將軍切莫大勿。”

孔子有說過這話嗎?呂布真不知道,他的論語水平僅僅停留在后世上學中讀過哪些,呂布也不相信孔子會說這樣的話,荀干是潁川荀氏子弟,深知文化對士族統治的重要性,一旦呂布將書籍推向全民,他們這些文化人再也不能實行愚民統治,地位不保。

呂布心中對荀干已有殺意,手不直覺的摸上腰間佩劍。

劉曄見呂布心中有殺意,若是因為政見不合,殺了投效的荀干,將會嚴重影響呂布在士族中的名聲,以后得罪的就是全天下讀書士子,起身反駁道:“孔圣為仁義圣賢,主張仁政,又豈會如此愚弄世人,先生此言斷章取義了,沒能整體把握孔圣本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從他‘有教無類’亦不難看出此語意思,意思是不分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一同教化。

因此,此句的意思‘百姓知道的事情、自己能夠做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做。老百姓不知道、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要教他們,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做,然后由他們自己去做。’”

徐璆也點頭贊同:“如此才不失為圣賢。”

荀干被劉曄說的啞口無言,心中不服又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連同是降將的徐璆都支持劉曄的言論,荀干更不知如何反駁。

劉曄和荀干二人的對話,讓呂布對二人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至少劉曄開始邁進他核心圈子,荀干慢慢會被變成疏遠邊緣,直至最后被人替代的角色,呂布只會讓他幫忙打理政務,卻不會對他委以大任。

舒邵反對呂布,出于公事,也出于根深蒂固的統治思想所至,荀干卻是為了世家利益所使,這和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如出一閣,就是想讓世家世世代代統治百姓,這和呂布全民教育的思想嚴重違駁,呂布又怎么會容忍荀干。

“不管出于困境所需,還是大勢所趨,某都會大量抄寫書籍,流傳民間,教化世人,若有人想要反對,自己滾蛋。”呂布寒著臉冷冷的朝荀干說道。

“何人可勝任?”呂布轉頭問向陳宮,如果找不到信任的人來做,只能將這件事情交給陳禹。

“陸績雖年幼,卻愛著書,這件事情不如交給他來負責?”徐庶說道。

“但是陸績、陸遜二人尚未歸心。”呂布并不知道陸遜和呂綺玲發生的事情,他擔心一旦陸績知道印刷辦法,將這技術傳給敵人,他就不能進行壟斷聚財了。

“主公先考驗他一二,負責抄書的人他卻是最好的人選。”陳宮也說道。

事情已經商議完畢,剩下的便是機密大事,呂布將閑雜人等全都散去,只留下陳宮、徐庶,劉曄也被留下旁聽。

呂布先像劉曄說道:“布先向子揚陪個不是,前日所言取漢中一事,乃詐言。”

劉曄先是一愣,才反應過來呂布現在開始信任他,才會有此一舉,忙躬身說道:“曄惶恐,將軍既信曄,曄當效犬馬之力。”

“本將真正欲取之地是關中、西涼一地。子揚以為利弊如何?”

“關中天險,秦之四塞可拒百萬敵軍;土地平坦、肥襖,秦以關中之地掃六合而得天下,但如今的關中人口凋零,沒有人口就沒有生產力,也就沒有戰斗力。取關中得地利,而失人和。漢中人口殷實,卻是彈丸之地,不足以成大業。如此格局,上上之策便是取關中而掠奪漢中人口。”

劉曄說得沒錯,所以呂布才會連幾千里外的廣陵百姓也想遷徙到關中去。

“可有良策?”

劉曄搖了搖頭:“將軍可雙管齊下,一是取漢中,二是取關中,將這兩個戰略同時安排,到時候根據形勢來決定先取漢中還是先取關中。”

“但是張魯以五斗米教愚昧百姓,漢中在其教化之下,上下一心,猶如一塊鐵板,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想要擊敗他,比擊敗韓遂、馬騰聯合更難。”徐庶道,他在獻計取關中時就有過先取關中立足的打算,深入了解之后將這想法否決。

“徐軍師可知張修其人?”劉曄問道。

“不知也。”呂布、陳宮、徐庶三人同時搖頭。這信息落后的時代,想知道一個不太出名的人還真比較困難。

“張修,巴人,五斗米道真正的創始人。”劉曄說道:“其與張角同時傳道,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漢中之民深受蠱惑數十年,五斗米教深入人心。然而他們卻不知張修死因。初平二年,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張修為別部司馬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后,張魯又殺張修,奪其兵眾。”

“此事當真?”徐庶、陳宮同時驚訝的問道。

“千真萬確。”劉曄肯定的說道。

“我已有破敵之計了。”陳宮、徐庶同時說道。

“我也有破敵之計。”劉曄不甘落后的說道。

呂布心中也有計策,打算看看各自的計策,提議說道:“不如你們三人將各自計策寫在紙上?”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冒牌呂布目錄  |  下一章